分享

红楼梦中盛放食物的盒子(四)

 wunianyi 2016-03-20

前面已经介绍过,捧盒在红楼梦的第六回、十一回、三十五回、四十一回、七十五回,一共出现五次。

攒盒在第四十回、四十一回,一共出现五(或者六)次。

提盒和食盒,不同的版本中,都没有出现。

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印象,即便是红楼梦原文中,没有出现提盒和食盒,但是后来的读者,特别是一些研究红楼梦的读者,将红楼梦原文中的盛放食物的“盒子”一词,理解为提盒和食盒,或者可以认为是四种盛放食物的盒子,即捧盒、攒盒或者提盒和食盒之一,这本身应该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既然红楼梦原文中盛放食物的“盒子”,可以成为这四中盒子,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红楼梦原文中,都有哪些章回出现(与盛放食物有关)盒子。经过搜索,红楼梦原文中盒子一共出现了27次,但是这27次并非都与盛放食物有关。进一步搜索可知:

10次盒子是与盛放食物无关,有17次与盛放食物有关。他们分别是:

与盛放食物有关的“盒子”出现在如下这些章回中,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分别将其示例如下:

1,第三十七回,出现一次:

“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揭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2,第三十九回,出现四次:

“忙命人拿盒子装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她笑道:“偏要你坐。”拉着她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她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你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

3,第四十回,出现五次:

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贾母听了,说“很是忙命人传与厨房:“明日就拣我们爱吃的东西做了,按着人数,再装了盒子来。早饭也摆在园子里吃。”

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凤姐儿道:“她早吃了饭了,不用给她。”鸳鸯道:“她不吃了,喂你们的猫。”婆子听了,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4,第四十二回,出现两次:

这是一盒子各样的内造点心,也有你吃过的,也有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客,比你们买的强些。

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

5,第四十五回,出现一次:

小幺们倒好好的,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

6,第五十四回,出现一次:

秋纹、麝月忙上去将两个盒子揭开。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宝玉看了两盒内,都是席上所有的上等果品菜馔,点了一点头,迈步就走。

7,第五十八回,出现一次:

一时小丫头子捧了盒子进来站住。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这四样小菜。

8,第六十二回,出现一次:

说着,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9,第九十回,出现一次:

正在那里想时,只见宝蟾推门进来,拿着一个盒子,笑嘻嘻放在桌上。薛蝌站起来让坐。宝蟾笑着向薛蝌道:“这是四碟果子,一小壶儿酒,大奶奶叫给二爷送来的。”

一共出现17次。

与盛放食物无关的“盒子”出现在如下这些章回中,为了更简单地说明,这里就直接说明其与盛放食物无关的原因。而且与盛放食物无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书中直接地说明这些盒子的材质,或者说明其用途,其示例如下:


1,第二十七回:出现一次:为香盒子。

2,第四十四回:出现一次:白玉盒子。

3,第五十二回:出现一次,装鼻烟的盒子。原文是: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见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辣,快拿纸来!”

实际上,看原文就是指前面的扁盒。

4,第七十二回:出现一次:锦盒子。

5,第八十二回:出现五次,原文是

开了屋门去倒那盒子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唬了紫鹃一跳,不觉失声道:“嗳哟,这还了得!”黛玉里面接着问是什么,紫鹃自知失言,连忙改说道:“手里一滑,几乎撂了痰盒子。”黛玉道:“不是盒子里的痰有了什么?”

翠缕道:“林姑娘昨日夜里又犯了病了,咳嗽了一夜。我们听见雪雁说,吐了一盒子痰血。”

这五次,有的直接写明是痰盒子,有的没有写明,但是看内容,指的就是痰盒子,因此与盛放食物无关。

6,第九十二回:出现一次:玻璃盒子。

一共出现十次,与盛放食物无关。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与盛放食物无关的盒子,一般情况都写明其名称材质。用途以及形状。可是为什么红楼梦的作者,在描写与盛放食物有关的盒子时,采用这种方式描写呢?极少数写明其名称材质,如前面列举的捧盒和攒盒等等。而大多数则只用一个“盒子”来替代呢?

尽管我们说:后来的读者,特别是一些研究红楼梦的读者,可以将红楼梦原文中的盛放食物的“盒子”一词,理解为提盒和食盒,或者理解为前述的四种盛放食物的盒子,即捧盒、攒盒或者提盒和食盒之一。这也不能够说明,描写其他器物时,详细而详尽。可是描写这些盛放食物的盒子时,则一笔带过,或者只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与整个红楼梦的描写风格不仅相同的。

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难于断定,当时的文人是如何这样来描写这些事物的?如果像有的人评价的那样:“《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理解为:作者是故意这样描写的,或者是有什么另外有什么原因,描写成如此的。至于为什么如此写,以及另外的原因是什么?就超出了本文的范畴,本文难于回答了。

还有一个因素,这是本文猜测的,就是在红楼梦成书时期,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和当今时代,口语和文字表达存在着差异一样,但是要想得到这样的结论,需要有资料支撑才行的。由于红楼梦成书时期的说法不同,况且资料有限,这里我们只能够与《金瓶梅》进行比较。由于《金瓶梅》同样存在版本问题,所以这里进行对比的版本需要明确,是兰陵笑笑生著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经过对《金瓶梅》的搜索,结果是这样的:这里只简单地进行了搜索和分析,所以就不详细地列出在《金瓶梅》的搜索细节,只是将结果列出:

攒盒:出现九次,食盒:出现十九次,捧盒和提盒:没有出现。盒子:出现三十多次,而且是绝大多数都是与盛放食物有关的。

在《红楼梦》中,捧盒出现六次,攒盒:出现五(六)次,提盒和食盒没有出现,与盛放食物的有关的“盒子”,出现十七次。

对比从上述结果,对比可见:

在《红楼梦》成书的时间,经常使用捧盒和攒盒,而提盒和食盒较少甚至很少使用,更为常用的是使用“盒子”来替代。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前八十回中,后四十回仅有一例。

在《金瓶梅》成书的时间,则经常使用攒盒和食盒,而捧盒和提盒较少甚至很少使用。同时是更为经常地使用“盒子”来代替盛放食物有关的捧、提以及攒、食盒的方法。

也就是说,有可能在《红楼梦》成书期间,使用“盒子”来代替盛放食物有关的各种捧、提以及攒、食盒的方法,与《金瓶梅》成书期间的使用“盒子”来替代的方法类似,且数量要比在《红楼梦》多。

更详细的论证,已经大大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