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

 智夫勤 2016-03-21

在组建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用心搭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而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以下结合几个个案,尝试着与各位同行探讨班主任应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一、利用逆反心理——面对倔强的学生

  心理学家詹姆斯·鲁滨逊说过:“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欲望禁止得越严厉,他实现其欲望的信念就越强。”逆反心理是学生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对某一事物你越想否认他,学生就越想了解它,并且给予肯定。反过来,对一些事物你越想赞美它,别人越是否定它,找出理由来加以挑剔。

  个案1:班级中的黑板报,在几次评比中落在后面,而班里有一个学生出黑板报的水平比较高,就是不肯干;原因是,他在学生干部选举中落选了,情绪不好。假如此时要求他干,他肯定找理由推托。于是,班主任把这个学生找来,对他讲这几次检查黑板报的结果,又让他推荐班里有美术特长的同学,他推荐了几位,班主任都不满意,说这几个同学也难做得好。从班主任的话里他明白了班主任信任谁。不出班主任所料,最后该同学主动提出他自己出这期黑板报。结果,得了第一名。这是一则巧妙的利用学生逆反心理说服的案例,从反面诱导学生,班主任达到了目的。

  二、妙用艺术语言——面对调皮的学生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大凡精灵调皮的学生,对别人给予他的尊重或鄙视都特别的敏感。这就启发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尽可能的使用艺术、科学的语言,多一些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智。

  个案2:一位班主任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放着一把扫帚,班主任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意,他发现平时爱搞恶作剧的两位同学的眼里闪着几分狡黠。班主任明白了,他稳住情绪,说道:“扫帚虽然破了,但它为我们班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它天天牺牲自己,才赢来了我们班整洁的环境。扫帚是平凡的,但它又是伟大的,‘敝帚自珍’是人们对它最好的肯定,扫帚对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学习以及怎样进行人生定位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今天有同学把扫帚“请”上了讲台,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下面我们请这位同学把扫帚放回到它应在的地方。”教室里静悄悄地,那位平时爱搞恶作剧的同学慢慢地站起来,把扫帚放回了墙角。整节课的纪律非常好,尤其是这两位同学,听得更是认真。

  这个案例整个教育环节的转换非常自然,没有对抗、抵触的痕迹,是教师成功运用艺术语言的范例。案例中的教师对问题的处理非常巧妙。平淡的语言不仅化解了一个意外的尴尬,而且开发出了这件事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在不知不觉中既教育了搞恶作剧的学生,又教育了全体同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

  三、善于情绪调控——面对听话的学生

  一个班里的学生,在性格、习惯等各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从遵守纪律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种类型:听话的和调皮捣乱的。最引起老师注意、牵扯老师精力最多的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因为他们常常会出一些“问题”,让老师接应不暇。听话的学生又有两种情况:成绩好的又遵守纪律的和遵守纪律但成绩一般的。对于前者,因为他们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自然对他们宠爱有加。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是后一类学生,因为他们遵守纪律又默默无闻,常常引不起老师的注意,但是他们的心理又是最敏感、最脆弱的,他们最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老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注意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

  个案3:有一位女生,性格内向,在班里成绩属于中上等,凡事都很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做事比较谨慎,不善言辞,对于别人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特别敏感,非常在意。她对班主任说:“老师很少看我一眼,根本不找我谈话,即使有时对我说话,态度也很冷漠,我心里很难受,老师看不起我。”说着,激动地哭了。班主任等她稍稍平静后,开始与她交流,班主任说:“你觉得很委屈,认为老师不喜欢你,不关心你,是吗?”她点点头。班主任接着说:“这是因为你很听话,从不给老师添麻烦,学习又比较主动,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老师觉得不需要再提醒你什么,比起那些整天违规违纪的同学来说,你是一个让老师非常放心的学生,只是老师忙于管理那些整天惹是生非的同学,没有顾得上多关注你而已。其实,老师心里是非常喜欢你的。只是老师没有表达出来,你认为呢?”这位学生想了想,点了点头。情绪渐渐地平静下来。

  四、巧用谈心活动——面对“后进生”

  后进生在长期被老师拿来与好学生作对比的过程中,大多数养成了压抑苦闷、郁郁寡欢或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就要多尝试与他们个别谈心,更要学会倾听他们的言辞,从中找机会点燃他们渴望的火苗。经常这样不经意地和他们坐下来谈心,可消除学生潜在的心理疑虑,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真,从而缩短心理距离。

  个案4:班中有一位男生,自由散漫,经常迟到,自习课说话,上课时有其他老师听课还在说话。班主任找到他谈话时,列举了这些错误,班主任问他:“你的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呀?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低下头说:“老师,是我的品质不好。”听了他的话班主任很惊讶,但感觉到这个孩子很诚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对他说:“你又错了,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你的品质没问题,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知道给任课老师面子。”班主任的话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改。”通过此番谈话,从此以后,他真的象换了一个人,每次班主任在看他时,多是用鼓励的目光,或者时常小表扬他。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成绩也突飞猛进。

  五、合理运用班级舞台——面对具有表现欲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都有被别人注意的心理需求。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低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促使学生信心百倍地学习和生活。这种心理需求,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得以满足,有的在文艺方面实现,有的在体育上体现……

  个案5:班中有一个学生,几乎每天都迟到。上课刚二三分钟,他就会急促的从外面赶来,并在门口来一个正规的立正,响亮地喊一声“报告”,接着便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于是全班哄堂大笑……班主任暗中观察,他经常上了课还在操场上转悠,原来他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故意迟到来表现自己。一天,班主任在上课前五分钟找到了他,与他一起走进教室,并大大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

  教育无小事,处处教育人。班主任的眼睛应时时都充满着希望与期待。教师只要用心搭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就会很快平稳地度过生理和心理的转折期,心理素质大大提高,并能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由于学生在心理上的良性发展,他们的智力也将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