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一词如今已成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流行语,就连“OK”的手势也被广泛应用。它几乎称得上是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最通用的一个词汇。词源学家称,“OK”始于1839年3月23日,也就是说,今天“OK”已经177岁了。 虽然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但是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国人或多或少的用过“OK”或者表达“OK”的Emoji,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来说,“OK”的使用频率自然更加恐怖。不过,你知道“OK”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道,今年64岁的亨利·纳斯是纽约上城的一名退休英语教师,他在过去几个星期一直在街头派发倡导支持设立“国际OK日”的宣传卡片。“人们都会说“OK”这个词。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词语的来源。”纳斯说,“其原因可能是它使用太普及了,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它的来源。” 据报道,“OK”诞生于十九世纪的缩写潮中,后来跟它的手势一起红遍了全球。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圈子中有一个流行的做法,就是故意拼错单词并缩写这些词,然后在交谈中把这些缩写当作俚语使用。比如,他们会把“Nouse”(没有用处)写成“KY”(“knowyuse”),把“Nogo”(不行)写成“KG”(“Knowgo”)。 一般认为,“OK”诞生于1839年的波士顿。当时,《波士顿早报》幽默的编辑们在签署文章时会用“OK”或“oll korrect”来表示“完全正确”(all correct)。1839年3月23日,“OK”第一次登上报纸,出现在《波士顿早报》第二版的一段长话的中间。 从那以后,“OK”这个词很快被公众接受。它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俚语那样消失呢?这与政治有关。1840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丁·范·布伦在竞选时用“OK”作为竞选口号。原来他出生于纽约的老金德胡克,用这个地名的头两个字母作为竞选口号,意思是“竞选成功”。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批复文件中使用“OK”来增强自己的权威。很快,“OK”就作为某个常见单词或缩写词的提示语存在。 此后,“OK”这个词语日渐深入美国人的生活,人们会在电报中用“OK”表示平安。《OK:美国最伟大词语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书作者艾伦·梅特卡夫表示,1969年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OK,发动机停止”。 如今,“OK”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词语之一,当然它也是美国对外输出的最伟大的语言之一。现代的短信息促使一大批缩写词诞生,比如BTW(bytheway,顺便说)、LOL(laughoutloud,大声笑),但在文化关联性上它们都无法跟“OK”相比。例如,谷歌眼镜的语音启动是“OK,Glass”,美国最著名的约会网站名为“OKCupid”。 在联合国机构,每天都会正常使用6种语言,但翻译员们不需要将“OK”翻译成外交官的母语,因为每个人都懂得它的意思。 或者,这就是纳斯为什么这么努力地支持将3月23日定为“国际OK日”的原因。“既然知道了OK诞生的时间和地点,我们为什么不庆祝一下呢?”他说。 177年来,OK跟它的手势 今天,你“OK”了吗?一天会说几次“OK”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