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地秦风:妙文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反思来

 心上耕田 2016-03-24

刊首:“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盏灯,一支笔,一叠习作,一声叹息,多少语文老师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可是,收效甚微,不尽人意!陕西汉中何定琴老师奋起疾呼:“再也不能这样过!作文批改要变革!”她巧妙引导学生运用“反思”和“自评”两大利器,挣脱沉重单调的作文批改,向低效缓慢的作文讲评“宣战”,点子妙,有奇效,习作巧变身,旧貌焕新颜!这正是:“妙文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反思来。”

作文自评,可以从学生的反思开始

文/何定琴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最新的知识建构理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所获得的知识本身,本人也一直认为,如果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没有发生改变,教学方式无论怎么改变,都不会收到理想中的“高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必须先要想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身为语文老师,没有谁不为批改学生的作文头疼,没有谁不为学生畏惧写作、习作内容单薄、思想贫乏而感叹,更没有谁不为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揪心,而期望早日找到作文教学的“康庄大道”。我也如此,班级不大,50多人,但一鼓作气地把学生作文改完,每次都是头昏眼花、疲惫不堪。农村学校的孩子,基础弱,见闻少,读书少,练习少,家长批改少,因此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初一初二的时候一个班三十几人,感觉还可以应付。初三合并班级后,一个班学生增加到五十几人,简直不堪忍受。何况这是马上就要出成绩的一年,怎么办呢?

有同事建议:让学生互相批改。可是一则占用学生课堂时间多,二则会弱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三则由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一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一番思忖之后,不能为了单纯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做耗时大,收益小的事,这可是分秒必争的初三冲刺阶段呀!可每次要命的作文批改,又促使我一直寻求一种效果明显、操作性强、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作文讲评思路。苦苦探索之际,一次习作讲评让我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作文的题目是《我眼中的     》空格中要求补上“名人”的名字。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表述不清,语句啰唆且逻辑混乱,扣题不紧,没有突出“我眼中”三个字,引用的资料准确度也有欠缺,平铺直叙,主题不突出。

本次作文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整合材料的能力,简明叙事的能力和一分为二看待名人的历史观,习作范文是《陈涉世家》和《隆中对》。由于学生掌握的资料有限,分析材料的能力薄弱,叙述的功底也有欠缺,所以写作很不理想,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后再说,我打算用两课时的作文修改讲评,来解决作文中“语句不简明顺畅”、“详略安排不当”这两个问题。首先从段落内部的句子整理修改开始,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作文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一步:选择典型语段,师生合作修改

经过甄选,我确定了两个典型的语段,将其出示在黑板上,师生合作,完成修改。 

语段一:

这本名著有许多章节写得很好,书中把许多人物性格都描写得很好,许多情节写得时候也很详细,很多打斗场面更是让人胆战心惊,有的大场面无论谁输谁赢都很激动人心。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诸葛亮……(姚阳《我眼中的诸葛亮》)

这是一个学困生的作文,班里学生作文我一律鼓励原创,严禁抄袭。即使学生作文再差,只要是说自己想说的话我都是鼓励的,不曾打击过学生。因此被当做典型文章修改,姚阳同学也不会感觉不愉快。

“许多,许多,很多!”有人首先喊着。

“很好,很好,很多,很详细!”有些学生也仔细地找着。这种形式的讲评是第一次,大家都很兴奋。

“嗯,我也同意。不过大家说的这是表面现象,表述上需要简洁准确地说出这是什么问题。”我说。

“简单重复。”“重复啰唆。”

“对。”我把“重复啰唆”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写作文时重复啰唆呢?请举手回答,发表你的个人看法。” 

“词汇量不够。”

“分析得太透彻了,那我们试着选用合适的词,把重复的部分替换一下如何?”在学生选词的时候,我一边板书一边让他们自己分析淘汰。最后的结果是:

人物性格(人物形象)—— 鲜明生动

故事情节———————— 跌宕起伏

打斗场面(战斗场面)—— 引人入胜

大场面————————   惊心动魄 

接着我给学生补充,本文段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逻辑混乱,首先“许多”就表明还有一些章节不好,根据文意,应该是每个场面都很精彩,因此“许多”这个词使用不准确。其次,“大场面”中也包含“打斗场面”,是包容关系而非并列关系。我让同桌两人把自己的修改意见说给对方听。最终我们把得出的最佳结果整理出来: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战斗场面引人入胜,有些大场面简直是惊心动魄。

接着我让姚阳同学把原文和修改后的文字各读了一遍,全班分两个组把修改前后的文字大声读一遍。大家感受颇深。顺水推舟地强调了一下做摘记的重要性,这是克服作文语言贫乏的不二法门,大家点头称是。


第二个语段是针对语段中由于句序的混乱导致的逻辑混乱问题所设,这是一个很勤奋的女学生,作文每次写的很认真篇幅很长,但总抓不住要害。

①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和喜爱的人物就是“尼摩船长”。②他在那种情况下以海洋发电为动力制造了这艘设备先进、速度惊人的“鹦鹉螺号”,这已足以表现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船长。③他在与鲨鱼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看得出来它是一个非常勇敢而且机智的人。④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就不会有这艘奇妙的“潜水船”,没有潜水船,就不会有这样大规模的环海旅行了。⑤总的说来这些都是靠“尼摩船长”发明出来的呢!(李莹《我眼中的尼摩船长》)

这段文字我找了两个平时作文较好的同学上黑板修改,其余同学两两合作将改后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同学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都觉得有问题,但又不知该如何修改。黑板上的两位同学颇为认真地改着,可是到了最后两句改来改去总觉得不甚满意。

我也和学生一起修改,在这期间我转到教室后面,把修改结果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和喜爱的人物就是“尼摩船长”,他勇敢机智,与鲨鱼进行殊死搏斗并巧妙脱身;他非常聪明,在没有任何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以海洋发电为动力制造了这艘设备先进、速度惊人的鹦“鹉螺号”,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这艘奇妙的“潜水船”,没有潜水船,就不会有这样大规模的环海旅行。 

在比较之下,大家认为老师的修改更加顺畅,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总结出这段话的主要问题所在:句序不合理,因而逻辑混乱。这段话是“总—分—总”的结构,从“智慧”和“勇敢”两个方面,表现尼摩船长是一个让人佩服和喜爱的人。在句②表现船长聪明,发明“鹦鹉螺号”的过程中,句③却穿插尼摩船长的勇敢,与鲨鱼搏斗,接着句④又返回去叙述“鹦鹉螺号”体现出的智慧。显得没有条理。这是学生写作文是随心所欲的一个通病。在大家意兴盎然之际,告诉学生:这样的逻辑问题不仅学生作文中有,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又一鼓作气,引导大家寻找语文课本上类似的问题,当大家分析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的第五段,先说“人体构造中呈现的智慧,中间插入一句“大自然也懂得美学原则”,接着又回到人体构造中呈现的智慧上来,显得紊乱这一类似问题,自豪、兴奋之余,明白再高明的作家也有疏漏之处,但我们要取长补短,对写作的畏惧感消散了不少,写作兴趣大增。   

第二步:设置作文总结反思表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有更清楚的认识,解决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洋洋数言不知所云的问题,我即兴为同学们设置了一个作文总结反思表:
     我的文章《……》主要写了          (事情),表现了       (主题)。为了突出主题,我详写了          ,略写了           

作文反思:这次作文,我在——方面做得较好,在               方面做得不好。通过这次作文的写作、评改和反思,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把作文写好的经验              。 


第三步:学生填写表格,教师收阅指导,形成格式,养成习惯。

学生的修改意见及作文反思我收阅以后,觉得这样的引导方法甚好。现摘录两则如下:

我的文章《我心目中的Angela chang》主要写了张韶涵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做的努力,以及她的那股对生活永不服输的态度,我认为自己也和她一样永不言败、永不退缩,表现了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疼的主题。为了突出主题,我详写了她追求梦想的内心挣扎,略写了她梦想实现的过程。

作文反思:这次作文,我在文章选材和详略安排方面做得较好,在文章结构的严整和逻辑严密方面做得不好。通过这次作文的写作、评改和反思,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把作文写好的经验:写文章详略要得当,主题要突出,文章结构不能过于松散。 (杨沛荷)

我的文章《我眼中的诸葛亮》主要写了诸葛亮辅助刘备成就霸业、兴复汉室和与刘备四处征战的一些事迹。表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敬业、开明、智慧。为了突出主题,我详写了诸葛亮忠心辅佐刘氏父子的细节,略写了刘备建功立业的过程。

作文反思:这次作文,我在叙述人物事迹和描写人物形象方面做得较好,我在文章的整体布局和前后呼应方面做得不好。通过这次作文的写作、评改和反思,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把作文写好的经验:写文章要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详略得当。(刘文拓)

本次作文评讲在轻松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

1.学生作文中句子的简洁流畅富有逻辑性的问题,2.通过反思明确要围绕中心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后,也开始尝试教学生反观自己的作文,为下学期学生作文的自评、他评做铺垫。在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建构作文修改知识,学生在反思和他评中,自然而然的要思考如下问题:构思、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详略。反思后,下次作文时就会想方设法在某一两方面有所改进,评阅别人的作品,又可以取长补短,效果比单一的讲评好许多。

附:

这样的作文讲评,我们不仅收获了学生作文上的反思,建构了简单易操作的作文反思模式,而且收获了一个多方面反思自己的习惯,摘选两则: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李璇

    “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应该反省自身,反省自己每天做的每一件事,是对是错、收获是多是少。我每天都会反思自己,在周末我会更深刻的去反思,反思学习上、生活上的不足。

在学习语文上我属于不爱写作文的那种,要么就是选材不好,要么就是个别句子欠推敲,但是我每次都在认认真真的写,不过作文有时写的还差不多,但是有的时候却写的很差。写得好的时候我会继续加油,写的差的时候我会反思自己找出导致这篇作文差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得方法,在下一次作文中不犯同样得错误。比如在上一篇作文里我们写的是《心中最美的风景》,在这篇作文中,我写的不好,虽然我的选材很好,但是我认为自己写得色彩太单调,就像一幅画中只有黑白色一样。但如果能加上修饰和一些描写手法就能显得整篇文章色彩更加丰富、生动。

在生活中也应该时时刻刻反思,自己待人是否和气、是否会跟他人斤斤计较,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优点必然会有缺点,与他人交往时应取长补短,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如果你及时发现了它并且改正了,那么你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你已经发现了错误却不知悔改的话,你最终会自己害了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养成每天都自我反思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员。

每天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曾老子学习“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做得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应该继续保持,而做的不好的方面应该及时改正,争取在下一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上、学习中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不是平淡乏味。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何振

一天,时间银行把我的账户信息发了过来:您好,您此生已用去约七分之二的时间具体情况请查询123456……

看到这儿我瞪大了双眼,有点不敢相信眼睛,再仔细一看,这是事实。我不得不开始反思,我的时间到底去哪儿去了?我回忆着自己的过去,在各个角落追寻我消费时间的踪迹。

我查出我在过去不断地重复着丢东西、找东西,就数这笔消费最多。回忆自己打小就是一个马大哈,不是忘记这件事就是丢了那样东西。家里给我买的学习用品过不了几个星期就会自动蒸发;我也能忘记自己几分钟前随手一放的东西,估计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健忘的人了。

丢东西是容易的,可找东西的时间是漫长的,东瞅瞅,西瞧瞧,上找找,下翻翻,却怎么也找不着。经过反思我发现我那珍贵的时间就在这片忙碌之中被我大把大把地花掉了。我开始觉得自己再也不应该也不能丢三落四浪费时间了。我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再预先支取的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有条理地做事,把挤出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里。

我又发现了自己的一大笔消费。我对已经过去的事是那么得充满遗憾,对即将到来的事却总是在犹豫。今天的作业怎么会忘带了?明天的考试又该怎么办……我对此虽不在意,可时间银行却将此记录在案,想抹都抹不掉。

 现在想想,自己以前怎会这样傻,已发生的事早已没了结果,未到的事我也无法预测,既然如此,自己当初又是何必?我将自己的时间花在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我这是在挥霍自己的生命吗?我追问自己。

我知道时间银行不会为我的后悔少记一笔账,所以我必须去节约每一分每一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我不断反思着自己过去种种滥用时间的行为:修剪指甲、排队等候、看电视打发的时间……时间悄悄地溜走,我却抓不住它,我当初怎么就不知道要及早反思呢!如果我早早地反思自己的时间,或许现在就不会是这般模样------债务缠身!

但愿我现在开始反思还不算晚。时间银行里我的不良信用记录,会一直提醒我不再去浪费时间了。我一定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反思时间的先行者!

【注:以上作文及用例均来自沙河营2015届八年级(2)班学生】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