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夜话(续二)

 隐士的书屋 2016-03-24

武林夜话(续二)

常有人诘曰:“你总说你们孙门前辈的技击功夫如何高绝,你们怎么不在现在的擂台上展示一下?”

答:第一自孙存周、裘徳元、支燮堂等先生先后去世,孙门技击功夫的练法就失传了,孙存周先生晚年不止一次感叹:“孙氏拳让我带进棺材里去了。”说明即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除孙存周先生外,已无人能全面地继承孙氏拳(因裘徳元很早就不教人)。第二,除孙存周先生外,其他孙门传人中有高超技击功夫者在解放后被长期管制,根本没有授徒以技击功夫的环境。如孙振岱、支燮堂、何回子等。有的干脆隐居了,根本不露头,如裘徳元、李玉琳、牟八爷、圆觉和尚等。致使在传承上出现断裂。第三,社会政治环境不允许公开教授技击,因此象郑怀贤、孙剑云等老师都不得不适应武术功能的转向,一个转向正骨,一个转向健身。第四,当代孙门没有搞武术专业的传人。都属于业余锻炼的性质。第五,当代孙门传人之间也很少有技术交流,致使当代对孙氏拳的基本规矩能够了解百之一二者都极少。综上五点可知,当代练习孙氏拳者已经没有人能掌握孙氏拳的技击功夫。因此无法在擂台上展示孙氏拳卓绝的技击效能。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擂台比武属于竞技体育的性质与实际格斗在技能要求上不是一回事,两者虽有一定的交集,但对技能的要求在理念上不一样,在技能的内容上其差异化就更大。孙氏拳的技击功夫属于无限制的实际格斗的功夫,而不是擂台比赛的竞技体育。

支一峰师兄在湖北时与陈湘陵先生曾有交往,陈湘陵师兄在湖北省专业队当武术教练,他讲支一峰师兄与七八个练拳击、摔跤的专业队员过招,都是一触就将对方弄倒,而不伤对方皮毛,后来七八个人一起上,结果支一峰师兄很轻巧地把七八个人都弄倒了。在深圳时,我问支一峰师兄是怎么打倒对手的,支一峰师兄讲:“我哪敢打,把人家打坏了怎么办?我只能摸他们,他们说我手上有电,想学,结果三体式没站三周,他们就不来了。”另外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张烈师兄,少年时一个人就能打败十几个人,打架厉害出了名。郭沫若的儿子被人欺负了,为了请张烈师兄为他出头,不仅把家里的大中华香烟拿出来两条孝敬张烈师兄,还请张烈师兄下馆子一个劲的央告。张烈师兄那时打架的对象已经不是其他在校的学生,而是一些有名号的社会人,所谓老炮之类。张烈师兄对我说,他打架没吃过亏。还有黄万祥师兄也是能动手的。这几位都是我亲身接触过的,而且都是练孙氏拳的。

我以前讲过,当年我找孙剑云老师也是奔着技击功夫去的,结果老师让我斜身用手指顶墙一站,我就知道孙氏拳的技击我练不了,太苦了。但这个功法很重要,不仅提升人的核心劲力,还能使核心劲力与梢节贯通一体。现在谁想练,我可以把我所知道的孙氏拳技击训练的方法、规矩告诉他,我认为,他只要能吃得了这份苦,一定能够练出来技击上的大功夫。

孙氏拳腿法要单练,我所知道的孙氏拳的基本腿法有十六种,实际上是十六个劲路:蹬(正、侧、反、转)、铲、抽、扫、点、截、摆、剁、撩(正、反)、按、穿(抹)、挂、钉、砸、绞、切。我认为比当代散打中的腿法及劲路要丰富的得多。当年肖格清先生能把放在地面上的两百多斤的沙包踢起来,连踢不落地。踢沙包,要一下子把沙包踢起来,不能先插入沙包后再踢。这种沙包只装半袋沙,能装4百斤的沙包只装2百多斤沙,让沙子能在沙包里有流动的余地,所以很难踢起来。练南拳的陈一虎先生看肖格清先生踢,他也想试试,他以为能找巧,先把脚插进沙包里,再用力向上踢,结果沙包挂在他的脚上踢不出去。打吊起来的沙袋同样也有讲究,不能把沙灌满,要留余地。打沙袋也有几种打法,以后再谈。崔老玉先生即能飞腿断树(用脚背),又能踢落低飞的燕子。这是童子功,从小练就的。一旦过了发育期,就练不成了。齐公博先生一个进步平趟,没有起腿,却把摊在地上几十斤重的毛皮趟起来三尺多高落在案子上。可见孙氏拳前辈们在腿法上的巧妙及劲力上的功夫。这种腿上的功夫是极其实用的,动作自然而且威力巨大。

回到人家的诘问:我们现在这些练孙氏拳的人如何才能在擂台上展示一番孙氏拳的技击功夫?

第一要多交流,我们现在这些人各自所得的孙氏拳的规矩都很有限,更需要相互交流,力争集腋成裘。虽不能完全恢复孙门前辈们的风采,但终究能找到一点影子,接近前人一点。第二要平心静气的相互研究,不要争正宗,以理服人,形成学术风气。第三要培养专业人才,形成团队,要培养一批人去从事武术技击方面的职业。第四要吸收当代中外各家之所长,融合百家。第五要多参加竞技比赛。

遗憾的是目前孙氏拳还没有这样一个组织来做这件事,也没有具有这种能力和公信力的领军人物。大家都安于抱残守缺和以孙氏拳来健身的现状,自诩正宗。

武术逐渐变为一个交友的媒介,而不是学术,味道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