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找东西zdx 2016-03-25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年02月01日 23:08  [来源] 嘉兴日报(平湖版)  [我要投稿]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新兴产业,它所具有的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强大的渗透带动性,对于突破我市资源瓶颈、培育消费空间、推动“平湖制造”向“平湖创造”提升,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文化+”的模式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837家,从业人数1.8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法人单位38家,从业人数0.33万人;规模以下法人单位799家,从业人数1.54万人。2014年,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值79.6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文化服务业投资6.58亿元,同比增长50.8%,初步形成了印刷包装及文化产品制造业、休闲娱乐业、广播影视业和创意设计业等多门类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在全市范围内蓬勃兴起,极大丰富了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政策保障日臻完善 规划确立“一核两园三片多点”的文化产业总体格局,建立市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成立市文产办。修改制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化强市政策,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措施,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创意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平湖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对文化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扶持政策。2014年给予6个单位8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138.9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向上争取资源,帮助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依爱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分别获得600万元国家级和100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二)转型发展日趋明显 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建设与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相关联的文化产业项目实现转型升级。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融汇虫草科研展示、科普教育和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全国首家“中国虫草博物馆”、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家以情景变装为主题,融合角色扮演、育乐拓展的综合性少儿游乐场所“伊佳林开心梦工场”,以及伊思佳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集成户外生活体验馆”等项目均是通过工业文化旅游,将“体验式消费”作为企业的特色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展了企业营销渠道。平湖童车行业则借力“宝马”、“奥迪”、“奔驰”等国际品牌,加大新产品设计、研发力度,成功出口至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5个国家和地区。

  (三)新兴业态日益兴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突出“互联网+”思维,推动数字新媒体、网络电商文化等新兴业态发展。近年来,平湖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通过人才、资金、平台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保障未来电商发展。同时,大力实施阿里巴巴“平湖产业带”、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楼宇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引导成立电商行业协会等一系列举措。开办电商基础知识培训班,举办平湖市青年电商大赛等系列活动,给予获奖项目最高100平方米的免费创业场所,并提供10M免费移动宽带以及最高3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2014年,排名“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第九位。

  (四)集聚效应日渐凸显 近几年,我市相继启动服装文化创意园、箱包文化创意园、童车电商产业园、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将园区打造成设计创意、品牌孵化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对入驻园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行“租金两免三减半”政策,成功创建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的,最高给予50万元的奖励。目前,全市已有嘉兴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家,平湖市级5家,入驻园区企业200多家。至2014年末,仅服装文化创意园就吸引各类设计人才100多人,园区电商服务类企业实现交易总量6000多万元,服装设计研发数量1058款,转化商品生产400多款,实现服装设计成果交易额5000多万元。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

  (一)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我市地处杭州湾北岸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紧靠上海、杭州两大创意产业集聚区,境内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独特,便于承接两大都市文化产业配套服务项目。且长三角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百姓对文化旅游、创意服务、休闲娱乐等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对于我市来说是发展文化产业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2.文化底蕴深厚。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历史积淀,我市孕育形成了西瓜灯、钹子书、九彩龙等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涌现了陆绩、陆稼书、赵孟坚、李叔同、陆维钊、吴一峰等文化名人,拥有莫氏庄园、乍浦炮台、庄桥坟遗址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南河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埭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3.产业特色鲜明。我市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是国家级火炬计划光机电产业基地、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和全国箱包、童车、卫浴洁具的重要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62:34.5。同时,现代服务业乘势而上,形成了以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二)发展机遇

  1.宏观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在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国务院及文化部等相关部委连续出台了多个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涉及文化金融、文化财税、小微文化企业等方面,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激发了群众创造活力,打造了经济发展新引擎。随着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前景。

  2.市场需求机遇。文化消费需求高度依赖于物质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的高低。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居民在基本物质生活进一步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新兴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动力。

  3.新型城镇化机遇。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文化对人的素质、修养的提高是其他要素无法替代的。无论是从目前的产业规模,还是从产业带动能力以及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来看,文化产业都应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发挥其独特优势。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导向不够明晰 我市的城市发展定位是“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平湖文化产业应该适应这一总体目标,在杭州湾北岸和长三角地区形成独特的定位与优势。但是平湖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定位和基本战略还不够清晰,各镇街道对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等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不够平衡,特色不够鲜明。从全局来看,缺乏大文化、大产业、大平台的综合思路和统筹安排。文化产业与生产力布局的融合性不够突出,发展导向不够明晰。

  (二)发展主体不够强大 目前,除印刷、童车等几个传统行业和依爱夫、茉织华印刷等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外,文化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和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状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仅占总量的4.8%。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影响力都比较低。现有的传统文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型、集中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还没有形成,一些文化企业的功能定位和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结构形态不够丰富 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科技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等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还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缺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

  (四)资源挖掘不够充分 虽然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但由于资源整合不够,对文化的产业化认识不足,导致资源配置低、资源闲置和浪费等问题明显。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文化产业整体框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对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与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以大量涌现。

  (五)推进机制不够健全 文化产业的活力来自于优良的产业环境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机制,以便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比较欠缺,各镇街道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像抓工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那样抓文化产业的工作力度还不到位,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做实。

  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与特色文化的融合 将金平湖“鱼米之乡、瓜灯之乡、书法之乡”的文化底蕴进行充分开发。在整合文化资源优势的同时,坚持错位发展。结合城市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叔同故里”、“平湖派琵琶”、“当湖十局”等文化资源。依托“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含金量,有序开发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和新埭、新仓等历史街区,使之成为展示我市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举办好“西瓜灯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发展会展、旅游等行业,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影响力。彰显山水文化品牌,依托九龙山旅游度假区“面向大海、背靠上海”的优势,体现平湖“开放、亲水、崇文、报本”的文化特征。以开发蓝色文化、滨海旅游为亮点,逐步开发游艇、滑翔伞、垂钓、海上热气球、水陆两用汽车观光等特色项目,形成水面、水边、水岸三个层次的健身休闲区域,进一步挖掘九龙山特色文化,使之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休闲养生基地。做强餐饮文化品牌,积极开发独山港镇特色海鲜文化,积极推进创意农庄、生态农庄、农家乐等特色休闲餐饮,把美食烹饪和品尝体验结合起来,吸引海内外的美食爱好者和游客。

  (二)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与特色产业的融合 省级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吹响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我市的传统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通过实施“文化+”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已经建成的平湖服装文化创意园依托已有的服饰品牌,加强创意开发对服装产业链的创新拉动,为企业提供以服装和服饰设计、时尚品牌打造、企业品牌推介等多方面的服务。加快打造平湖箱包文化创意园,依托新秀、爱美德箱包等企业,集聚设计研发力量,形成创意含量高的新型箱包产业集群。以创意开发为引领,以提升能级为重点,打造平湖箱包品牌文化,使得平湖市的箱包产业向创新型、时尚型、总部型方向不断提升,推动平湖箱包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印刷创意产业集聚区,依托茉织华印刷、平湖印刷等企业,在新仓、曹桥打造印刷创意产业园,发挥创意设计对印刷包装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建设平湖婴童产品创意产业园,以2016年建成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为契机,依托新仓童车生产基地,通过创意研发树立优秀的民族童玩品牌,以创意设计、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工业旅游等举措建设中国婴童创意产业的头脑中心和博览中心。

  (三)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与创业创新的融合 可以说,文化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舞台和最广阔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文化和财富在这里相互转换,创业和创新在这里水乳交融,这正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文化产业极富活力,能有力推动创业就业。通过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核心层产业,抢占行业制高点,进军文化产业最具成长力的新文化产业形态,运用现代高科技改造和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上的加成作用,加快产品研发。人才是创业创新的基础,要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加强高端创意、文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依托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培育和支持发展文化创客空间,提倡和丰富创客文化,为各类人才加入文化创客行列提供最优的创意创新创业平台和良好条件。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准入条件,从建设用地、银行贷款、吸引人才、吸纳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四)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与文化需求的融合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文化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体验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艺术和文化表现新形式的产生,带来不断变化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对于我市来说,可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外商、高层次人才、外籍员工等子女的就学需求,以新引进的枫叶国际学校为核心,规划建设教育文化产业园;根据我市及周边地区巨大的婚庆市场需求,依托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内独有的山海景观和欧式建筑群,打造婚纱摄影产业基地;根据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影视拍摄需求,依托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时期江南水乡独有的建筑风貌,打造影视拍摄基地和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根据未来几年大幅增长的养老市场需求,依托金龙门农庄,打造面向上海的健康文化养生基地;根据周边城市大量的自驾游市场需求,依托东湖景区、莫氏庄园、九龙山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基地。

  -王郁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