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传下的插花技艺,这么美你造吗!

 昵称31952495 2016-03-26

版权说明







春日良辰,花事渐繁,正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诗里说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绯桃、绿柳、红杏、牡丹等,次第而开,到处涌动寻芳赏花的人潮。赏之不足,还要插在瓶、篮中观玩,形成了美好的插花艺术。








插花艺术分为西方式插花和东方式插花。其中东方式插花中就包括中国传统插花,它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更因其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被世人所推崇和青睐。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人们先是出于爱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







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工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瓦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仪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渐发展。 






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间,也不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进人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于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象,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已成一种风气。







到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了插花盛会习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则色鲜如初。






明代至清代,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上于插花艺术,不少义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论也是与诸艺术互相渗透的,如袁宏道的《瓶史》、张德谦的《瓶花谱》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国的文人插花,是现存较早的插花论著。






中国传统插花渊源流长,意境深邃,渗透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生活之趣,花的对与错,人的是与非,都在生命之美的花朵里得以体现,意趣盎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