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十四章:道态恍惚

 道德经学用 2016-03-26

——2012年06月01日——

亲爱的家人:

您好!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时代——科技在不断加速进步,物质文明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享受。但是几年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一篇调查报告说,未来每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仅美国,他们的收入到达世界平均富裕标准,但现在就有4000万人离不开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同时,还有8000万人需要服用安眠药。如果有朝一日新兴国家也拥有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和科技,他们极有可能会得到和美国人一样的感悟:前景光明,却危机四伏!

人类的出路在哪里?

《道德经》倡导自然无为的淳朴简单的生活,我们就有机会享受心灵被找回时的祥和宁静以及神采焕发的喜悦;就有机会产生颠覆性的觉悟;就有机会开始关注于敞开自己的心灵:我是谁?我来地球做什么?我将何去何从?就有机会感悟我们不需要外物来让自己快乐幸福,我们的内心原本拥有让我们快乐的一切。

《道德经》学用让我们有机会跳出小我小循环的小圈子,进入大我大循环的、更广阔的世界;让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生命轨迹变得更大、更圆满、更自在、更流畅。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我们《道德经》学用的起点!

六月是无为月。

“无为”是一种大思想、大胸怀、大格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无”开始,用“无”的境界去为人为事,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有”,才能把事情做到位,这就叫做“无中生有”。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十四章《道态恍惚》中,一起来领略修炼自我与宇宙大自然和谐同步共振的“无为”魅力与强劲生命力。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却看不见的,叫做“夷”;听却听不到的,叫做“希”:摸却摸不着的,叫做“微”。这三方面不可以追问,因为是浑然一体的。上面不明亮,下面不昏暗,绵绵不断而无法名状。复归在无物之中。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态,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就叫恍惚。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尾。把握自古大道,服务现代人类。能认识宇宙起始,就叫做道的规律。

本章共九十四个字,分成三段来来诠释“道”的形态。

第一段共三十三个字,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

老子这一段主要讲,道在不同的空间,对不同的生命展现各不相同。

从三维空间中人类感官功能来说,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不可感知的虚无飘渺。而对修炼者而言,由于认识自己、回归自己、同化宇宙特性,这个特性本身就会回报给修炼者同等层次境界的礼遇——这个礼遇让自己超越时空看到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境象。所有境象只是相对时空的相对展现,而非大道最本源的绝对展现。老子告诉我们,那个无时不刻掌控着宇宙一切物质与生物的造物者是谁?勉强在这里给他起个名字叫“一”,这个“一”就是自然大道。

这一段主要对道的形态进行了“夷、希、搏”的界定:道的形态虽然无形、无声、无物,但他是造化天地、造化万物、造化生命的本源力量。

第二段共四十四个字,即:“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一段老子从四个不同视角对道的容貌进行的刻画,从而使一个无颜无状、无明无暗,无头无尾、无上无下、无前无后、无影无踪的活生生大道彰显出来。老子把“道”称之为确实存在的无物宇宙运动,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道是若隐若现的;道是不见首尾的;道是不刻意张扬自己的——在上不耀眼,在下不模糊;道既非一目了然,也不是含糊不清,它绵绵不绝创生万物,无法把它表述,故命名为“无物”。

这一段主要讲道的面貌和运动状态。

第三段共十七个字,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三段落主要讲道是远古的,也是时尚的;道是变化的,也是永恒的;道是能量哲学的,也是贴近生活的——如果我们遵循道的准则去行、去做、去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我们的生活一定是越来越圆满,我们的人生一定是越来越富足、安详、自在、平和的!因为世间的物质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道是无中生有、有中有无、无中含万有,我们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做人处世,才能真正做到不争、不贪、不败。

本章的写作方法,用了六个“不”、三个“无”,形容道的神妙。

道,虽不是人的感觉所能把握的。但道可以通过修炼内观才能看得到、体悟得到。本章的主题思想,好像是在讲道具有超越有与无的不确定性:迎面而来,看不见其头;跟随着去,亦不见其后。

道具有至高性、神秘性,而实际上老子讲的是如何获得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本章幸福人生密码有三:

第一,“混而为一定律”。

“混而为一定律”告诉我们:道的无形、无声、无物的表现形态,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准绳。人因为有思想而成为地球的主人,正如我们常说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里的“冥冥”指的就是道。宇宙能量变化的本原大道就是通过看、听、用的因果而隐,非感官所显——这是道的常态。

只要心中有道,我们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二,“复归于无物定律”。

“复归于无物定律”告诉我们:营建幸福人生的修为并不难,进入神奇生命的修为也并不是难事,重要的在于人们在修炼之前要把道理弄明白!

什么道理?人是怎么在天地间生出来的?万物是怎么在天地间生出来的?天地是怎么在宇宙间生出来的……一层一层往远古追,一直刨根问底追到头:原来,宇宙间的一切“有”都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无”只是包含着一切“有”的契机。无,就是无边无际,无所不能。用一颗空无的心和知足的心来为人为事,我们可能收获的就是久违的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懂得“复归于无物定律”,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可以收获到的就是一个不一般的自己!

第三,“执古之道定律”。

“执古之道定律”告诉我们:在宏观上,谁能大道行世、天下为公,谁就掌握了好人一生平安的方法了。在微观上,我们要营建和谐地球、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生,我们应该借鉴前人智慧,以历史为镜,以古人为镜,特别是践行大道的品格力量,这样我们做事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压缩到最小。古人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成语说:“前车之鉴、古为今用、道冠古今、能者为师”等等名言,都包含有老子关于承上启下、代代相传、源渊流长、生生不息的思想体系。

修学大道,就是学他的至上性,而不是琐碎精微性。

现在,将本章的《悟道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道的形态是无相、无声、无形,当我们懂得去相、去声、去形时,所累积的功德能量就不会漏掉。

二、我们只选择听见及看见我们所相信的世界,就最终看不见生命的真相。

三、人不必瞻前顾后、左右摇摆,不必担忧结果的成功与否,不必脚踏几只船彷徨犹豫,消耗精气神。

四、人只要有排他性,就没有了包容性,您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您就走极端,就偏道,就离开了中道。

五、人的处境,要用和谐理念去化解,要用理导势!

六、人生黑暗了,但心不要昏暗,生命要的是当下每一刻的快乐自在。

七、人在无中,才能无穷无尽,才能宁静致远,才能聚精会神。

八、人生是有命运的,命运是可以改的,您不改他有定数,您要改,就可能打破枷锁。

九、对不知道的事情常持敬畏之心,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形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人生负起全责。

十、如果您能每天呐喊21遍:我是一个无我无为的大胸怀者,我用不着为一点小事而烦恼。您会发现,恍惚之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亲爱的家人,《道德经》学用走的是一条生命工程的探索之路。

当我们把充满无为的大思想注入我们的身体之中,生命中绽放的爱与喜悦将彻底打破困扰身体的种种忧虑压力、埋怨痛苦的枷锁。当我们把无为的大格局注入我们的言行之中,您的善良真诚、宽容平和、博爱谦卑、敦朴快乐的能量场将冉冉升起——人的能量级高,生活就顺畅。当我们把无为的大胸怀注入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高能量级往往会自动关闭那些危机痛苦之门,往往会自动打开温馨快乐、自我实现的另一扇幸福之门。

感谢家人每月来信的分享,也希望您的《道德经》学用故事与大家分享。您心中的无为大道,将通过您的文字结构与密度,释放出更高的能量级。同时,我非常感恩大家给我《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分享的机会!感恩我们一起成长,感恩生命中所有的发生,所有的创造!谢谢您!我爱您!

赵妙果

作者授权代发

2012年06月0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