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三个选择,你会选择什么? 第一个: A.确定得到了3万元; B.80%的可能得到四万元,20%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个: A.确定失去3万元; B.80%的可能失去4万元,20%的可能没有损失; 第三个: A.一份工作,同事都拿年薪6万元,你拿七万元; B.另一份工作,同事都拿9万元,你拿8万元; 你的选择依次是不是A、B、A?恭喜你,和大多数人都一样,但他们都是非常理性的。第一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A,因为人们在确定的收益面前厌恶风险,这叫确定效应。第二个选择大多数人却会选择B,因为人们处于损失预期时甘愿承担风险,这叫反射效应。第三个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A,因为人们对得失的判断来自于比较,这叫参展依赖。 这三个案例都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果,2000-2005年期间至少有三位学者主要凭借行为经济学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研究什么?行为静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前景理论,即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和选择是可以预测的。 以上这三个选择脚比较典型,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例如买彩票、赌博、购买保险,以及股市中的许多操作。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实际上也是人的取舍,并预测人们的选择判断。 孔融让梨,是流传了两三千年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除了体现谦让的中华传统美德之外,还在于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取舍。 现代社会里让我们选择、取舍的地方就更多了,从幼儿园开始到退休,我们就不停的做选择题。等我们慢慢老了,回首往事不免诸多遗憾:当初要是那样选择,我的人生肯定就大不一样了,早就......人生关键之处只有那么几步,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何抓住机会,如何选择与判断,如何取舍就是一门大学问! 围棋棋盘,就是帮助小朋友分辨取舍、提高判断能力的最佳训练场所。 小朋友们刚学围棋时,先学吃子。吃多的子还是吃少的子?哪个棋子更重要,哪个棋近就要先吃他。 自己的棋子有危险了,就要去救他。先救哪一个呢? 这些局面都是小朋友要去判断,去选择。虽然很简单,但是让孩子树立一个取舍的概念,加上大人的引导,慢慢他就知道生活和学习中如何选择了,例如先把作业做完才能看电视。 学了半年一年之后,孩子们下棋时的胜负就变成了地盘的多少了,这时候要做的选择题就更多了。哪边更大一点?是要实地还是要外势呢?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几乎每一步棋都需要孩子们从这几个角度来考虑。这样考虑的多了,家长就会惊喜的发现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做事情总是先做最紧急的,在做比较重要的,最后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围棋不仅仅培养了孩子的取舍判断能力,而且还教会他从全局来分析问题。因为下棋是,往往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要从全局来考虑,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也就是所谓的大局观。 许多中学老师发现从小学棋的小朋友,尽管没有继续下棋,但是团队意识明显强一点,而且面对问题时,他们的选择更为冷静、理性,更像小大人。这就是围棋带给他们的好处。 |
|
来自: jianmeijia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