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存在的意义 ★跑鞋的分类 ★不同脚形所对应的跑鞋
第一: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跑鞋存在的意义是啥?
慢跑,不管是多慢的跑,都会对膝盖造成剧烈的冲击。冲击力量大约是体重的3-5倍,你跑步的时候整个人腾空而起,然后落地,然后 瞬间再腾空而起。现在跑量很大的人,需要一个东西来代替膝盖吸收冲击,保护骨头。跑鞋不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不是为了让你冲击世界记录,是为了让你跑步的时候不受伤。 这就是跑鞋存在的意义。
第二:跑鞋有哪些种类?
先来解释一下市面上能买到的跑鞋的分类,跑步的鞋一般能买到的为这么几种: 1,慢跑鞋:为普通跑步爱好者准备的。全力注重保护,避免用户运动伤害。一般寿命是跑程1000KM。特点是重,保护完善,为不同身体特征,不同跑道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系列型号。 2,性能训练鞋:为专业,半专业长跑运动员准备,赛道训练专用。这种鞋注重的是保护和轻巧的平衡型,一方面要避免运动员训练受伤,另一方面也要让运动员出成绩。 3,马拉松鞋:仅为马拉松准备的鞋!绝对不适合日常慢跑!极限类型鞋,真正的超轻,轻到几乎没有重量,保护性能极差,寿命极短。这种鞋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追求比赛最高成绩。 之前说了,慢跑鞋是针对不同用户身体状况,不同路况有区别设计的,你还要搞清楚你适合的是什么类型的慢跑鞋,也就是所谓的,你在跑鞋矩阵里是什么位置。 跑鞋矩阵有三个维度,第一,跑步姿态。第二,体重。第三,跑步路况。 道路首先分为了越野和径跑两种。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么“好的”,山路,土路,树林。径跑就包括赛道,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胶,水泥,柏油,都算。 确定路况之后,再确定你的跑步姿态。 一般跑步的姿态有三种,外翻,内翻,严重内翻。这三种是连续渐进关系。 一般来说,这三个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外翻 | 高足弓 | 无八字脚或内八字 | 避震型 内翻 | 中低足弓 | 无八字脚或外八字 | 稳定型 严重内翻 | 扁平足 | 严重外八字 |姿态矫正型
装备量是两个概念的集合:你的体重,你的锻炼强度。 体重越大,锻炼强度越高,跑步的冲击就越大。体重代表着单次冲击的力量,锻炼强度代表这个冲击会持续的程度。跑步差不多就等于你的膝盖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所以尽量根据自己的体重来选择装备量级,不要只盯着顶级款。大装备量级和轻装备量级分界一般是75KG,如果你的体重紧接这条线,而跑步距离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70KG的每天要跑15KM,买KAYANO没错的!你要是80KG,每天跑3KM,买GT 2130也挺好。你要是45KG,买KAYANO干嘛! 你现在应该能确定:自己什么路况,什么跑鞋类,什么装备量。那么这就已经确定了要买哪些跑鞋了。
第三:具体该买哪一款? 已经在跑鞋矩阵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几个较专业的运动品牌里,根据官方的跑鞋矩阵,有哪些款可以买就已经定好了。 国内能买到的好跑鞋一般是亚瑟士、新百伦、美津浓这三个牌子。 亚瑟士: 稳定:大装备量:KAYANO 轻装备量:GT 21X0 避震:大装备量:nimbus 轻装备量:culmbus
美津浓: 稳定:轻装备量:inspire 大装备量:Nirvana 避震:轻装备量:rider 大装备量:creation
新百伦: 稳定:1224 避震:1063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tip:虽然跑鞋是有分:避震,稳定。但是实际上变化是线型的,而不是绝对化的。上面说了,假如跑步姿态是-2到2之间,跑鞋 的矫正也是在-2到+2之间。就算同样类型的跑鞋,矫正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对足弓的支撑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稳定型,ASICS gt 2130的足弓支撑明显比MIZUNO的INSPIRE高,inspire的足弓支撑又比同为稳定型的NB 1224高。NB的避震型1063比ASICS的NIMBUS足弓支撑低很多,更接近GT 2130的程度,许多穿著名稳定型跑鞋GT 2130的同学可能未必适合NB的顶级稳定型1224,反而更适合NB的避震型1063!所以跑鞋的类型只是一个大致的指标,哪个更适合你的脚,一定要亲 身尝试。 ——摘编自豆瓣
关于五指鞋等赤足跑鞋: 基本上绝大部分跑步运动中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都来自跑步姿势,跟穿什么鞋关系是不大的。五指鞋因为模仿赤足体验,所以关键在于一个适应过程。 五指鞋(还有最近各种品牌推出的极简跑鞋)核心是脚跟和前脚掌的0高度差,所以穿五指鞋的正确跑步姿势与穿传统跑鞋的正确跑步姿势本来就已经不同了。要前脚掌(球状部)落地,绝对不能脚后跟落地。 不要怀疑五指鞋,因为你不能怀疑自己的双脚。五指鞋是一个帮助人找回人双脚原始功能的辅助工具,前提是如果你对你的双脚原始功能有兴趣的话。只是适应五指 鞋,甚至适应赤足,是一个过程,比较漫长,少说几个月,多要几年。不少人把五指鞋当作训练鞋、跑步姿势纠正过渡鞋,我觉得都是很好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