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频 | 来自教育礼包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0:22 论语节选(九) 来自缘聚阁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选自《论语》 【字词注释】
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职高的人。
周:团结周围的人。
比:原义指并列,这里指的是因共同利害而勾结。
【解读评析】
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对于自己要说的话,要先做到,再讲出来。”
孔子说:“君子是用道义来团结人,而不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小人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而不是用道义来团结人。”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
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
古人看来,修德首先要时时关照内心,不断提升素养。
善恶就在一念间,心里想着善,行为才会善;如果想着恶,即使帮助别人做了好事也并非真心。
有德的人在独处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君子善独其身;而小人最怕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暴露自己,而独处时又会因为没有他人监督而做坏事。

从《论语》中,学习教导孩子的好方法。
建议: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时时询问孩子的内心想法,或教育孩子要审视自己的起心等,若发现不好的念头,一定要及时改正。
其次,要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凡是好事、善事,不能认为事小就不做。
而对于坏事、恶事,也不能认为事小就可以做。孩子心中一定要有善恶之分,并能在生活中行善。
——内容素材选自传统文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