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坛精英】刘胜民

 經生堂 2016-03-28



刘胜民,山东阳谷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研究员,聊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作品获全国第七届楹联展最高奖,全国首届隶书展提名奖,“西峡颂”全国书法展最高奖,“三苏奖”全国书法展最高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一等奖,第四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出版有《刘胜民书法作品集》。

中正儒雅   劲健飘逸
评刘胜民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
周德聪
       刘胜民“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动笔横锦摇墨散珠”联,无论是文辞的取舍,还是法则的运用,都表现出一个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
       刘胜民以隶楷立基,行草见长,这件获奖作品,也是以行草语言来表达的。刘胜民的行书,在二王的法帖中获得了诸多精华,尽管行书自魏晋始,经历了“唐法”与“宋意”的淬砺,但其本质依然保留了文人书法的中正儒雅与劲健飘逸的内在品格。他不仅在二王之中研习笔法,亦在二王一系探得消息,更在二王之外获得灵感,故其笔法与字法既在传统内部相摩相荡,互为生发,又在当代书法之中相互借鉴,扬长避短。这是一个长期临摹实践,提炼整合,逐渐形成自己语言的艰苦历程。
       一般而言,学习书法就是临摹经典,创作作品就是活用经典,然而如何临摹又如何活用,就成了考量一个书家识见与才情的试金石,也有许多大胆探索者,试图跳出传统的束缚,彰显新意,但又时常坠入“狐禅”之境。
       刘胜民的取法路径不是横向整合,破体交杂,而是纵向梳理,沿波讨源,因此,他的笔法不是死执二王,也并非米芾复现,但个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他在王与米之间的深度开发与合理运用,尤其是用笔的果敢之力与排奡之气,就暗合了米芾“风樯阵马,沉著痛快”的精神意蕴,“痛快”而有节制,矫健犹存婉曲。重按笔路清晰,万毫齐力,方峻厚朴,轻提线形细挺,笔锋杀纸,圆劲飘逸。
       刘胜民的结字,深谙辩证理法,或奇或正,或疏或密,或聚或散,都在矛盾之中达于谐和,上下联的字势变化、轻重变化、纵敛变化等,在本质上都体现出对联作为文学语言平仄音韵的变化,内化于笔墨语言之中的微妙机趣,使之于“对”之中见平衡,于“对”之内见张力,于“对”之外见意趣。人们习惯将汉字称作方块字,这可能是汉字应用走向规范化的结果,但艺术创作又是忌讳规范的,如果把对联的文字都写成大小一致,平整统一的一个空间,肯定会索然无味。刘胜民对每一个汉字的空间构成形象及各汉字形象之间在对联之中如何既对立又统一的考虑,体现了他在章法上的总体照应,无论是单行字构所形成的轴线变化,还是上下联组合所形成的对比效应,都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怡悦与创造的启迪。
       这副对联的文辞取自刘勰《文心雕龙》,虽为集联,然内涵丰沛,格调高雅,历代士人或当代书家,多以此作书,面对是联,会生“似曾相识”之感。无论古人的创作,还是今人的书写,都会在无形中形成某种“范式”,有“范式”作为依凭的书写,有意无意间总能看出因袭与借鉴的痕迹。近些年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入选与获奖作品中,不乏此种现象,某一文辞内容的书写在众人的反复之下,也会积淀为一种相对固化的形式,被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空拿来,从而获得评委的肯定,有时候这种认可与其说是对某一作品的奖赏,毋宁说是对这一“范式”的无意识认同。的确书写文辞本身对作品的成败会产生影响,比如诗化的文辞就比散文写来有味,似乎抒情的散文又比政论文写来有趣,个中三昧,值得深思。
       综观古今,尽管以此文辞和风格来创作者代不乏人,但刘胜民的书写显然并非简单的摹拟之作,仅凭他的款字亦可判断其深厚的临摹之功与娴熟的笔墨语言,不像某些“作品”,正文与款识书法差距甚大,只是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有趋同的嫌疑。对于未来如何书写,如何在毛笔文化渐行渐远的现实语境中,找到我们书写的坐标,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作品,都是个性特立,又不乏传统承绪的经典,当我们提到某一书家之时,眼前闪现的首先是他作品的形象与风格,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才使这一书家得以站立起来,并形成一部书法风格的演变史。当代书家能够被后世记住的,仍将是师古不泥古、承古又开新的一代大师,如启功、林散之、沙孟海、沈鹏诸辈,他们的作品,堪称“书体”立世的标杆,而非某一“字体”的应景流行。当代书坛行草盛行,继承某家某派者不乏高手,技法娴熟、五体悉备者亦不乏新人,然而,细究体法大多则停留在笔法字法乃至风格的相似度上,于史可对应某一大家,于今却湮没在相同的取法路径、相似的书法面貌的洪流中。刘胜民的行书面貌,在当代书法展览中,尤其是在经历了“流行书风”之后,走向回归之路,共同将“传统”越来越紧缩在二王一系的当下,成为雅俗共赏的新宠,在得到评委及书法爱好者的肯定的同时,是否应当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譬如:在书法的继承中如何体现出创造性特质?如何在保证个性化书写的前提下对传统进行合理化扬弃?笔墨的时代性如何彰显?等等。
       “文人书法”在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其人、其文、其书的多维构成,是中国书法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时代变迁,“文人”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社会分工的精细,致使书法亦在“艺术学”的门类之下成为一个专业,作为“科班”出身的刘胜民,又如何将古代文人之“余事”的书法,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恐怕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不惟胜民,所有的新时代书法专业毕业的学子及书道中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书法实践中,给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