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白富美”中药可能被过度硫熏 对身体有害

 369蓝田书院 2016-03-28



    最近,福州鼓楼的朱女士买了些党参想炖汤,一闻竟有刺鼻的酸味;熬煮后,酸味才逐渐消失。她担心这是用硫磺熏蒸后残留的味道,会对身体有害。

  昨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多位专家。他们说,硫磺熏蒸是一种传统工艺,是国家允许的,但必须控制在相关标准内。目前,市面上的中药材大多经过硫磺熏蒸,但有些不良药农、药商为了利益,可能过度熏蒸,会导致硫磺超标。为此,他们传授了四招,教市民辨别中草药含硫是否“过度”。

熏过更光鲜 价格低得多

  朱女士说,党参是在福州鼓楼的一家药店买的,50克仅卖9元,细长的根须很饱满。但她一闻,浓烈的酸味很呛人,再一嚼,也有股酸味。工作人员告诉她,酸味是药材本身发出的。

  “是硫磺熏过的!”国医堂的药房负责人潘女士说,朱女士买的党参看起来光鲜,且水分很足,推测被硫磺熏过。她给记者看了一种“无硫党参”,粗壮的根须很干瘪,但闻着香,嚼着清甜,50克卖20.4元,价格是药店的两倍多。

  她说,中药材用硫磺熏蒸后,看起来更白、更鲜亮,还能防虫、防霉、增重,一举多得,能卖个好价钱;而采用脱水、烘干等工艺,含水、含硫量较低,但成本高、难保鲜。以党参为例,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及四部,党参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毫克/千克。潘女士手头的“无硫党参”只经过微量的硫磺熏蒸、烘干等,检验报告单显示,含硫量仅3毫克/千克,但卖相较差,价格较贵,保鲜时间也很短。春天只能存3个月,入夏后,即使进入冷库保鲜,也只能存2个月;可如果反复用硫磺熏蒸,能保存半年,甚至一年。

  硫熏本无“罪” “过”在违规滥用

  “硫熏可防虫,有利于保存,使部分药材的色泽及外观相对稳定,价格也低廉,是民间生产加工常用的方法。”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车苏容说,这种方法已使用近百年,虽然硫磺具有小毒,但合理应用无需担心“中毒”。尤其是用于一些极易生虫的药材,比如党参,比用其它农药杀虫,毒性要小得多。国家有关规定并没有禁止使用这一方法,而是要求不能滥用,即超剂量应用。

  按国家药监部门规定,一般药材的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毫克/千克,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不得超过400毫克/千克。车教授说,如药农、药商能严格执行这个标准,中药残留的硫磺很少,短期少量服食不会危害健康。

  记者了解到,在日本、韩国,对中药材采用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工艺。车教授指出,受药材本身质地及成分的影响,这些工艺并不适合所有药材,且主要是起干燥作用,对虫卵的杀灭效果不可靠;而硫磺熏蒸除了便于干燥,还能杀虫,而且低毒、低成本。

  中药材长得丑反而更靠谱

  “问题出在过度‘打磺’。”车教授说,一些药农、药商给发霉变质以及陈旧的药材“化妆”,经硫磺“漂白”后,药材色泽会变浅或变鲜艳,这可能导致硫磺超标并掩盖其它问题。他建议,国家应从源头上倡导研究和规范硫熏工艺,生产部门应加强监管,并向消费者明示药材的含硫情况。

  潘女士说,过度熏蒸的药材,长时间浸泡后,可能破坏药效,即使长期敞开晾晒,可能减少一些熏蒸产生的刺鼻味道,但还是可能残留二氧化硫,如果食用量较大或长期食用,可能损伤呼吸道、消化系统、肝肾功能。

  “不要白富美!”她提醒,市民买中药材,要一看外表,二闻气味,三掂重量,四尝味道。有些长相丑的中药材,反而更靠谱。

  福州市中医院药剂科的负责人则说,医院有长期合作的医药公司,原料来源较靠谱,且根据需求每周进货,保证药材质量,建议市民到正规医院、药店购买中草药。

  教您四招 揪出过度熏蒸药材

  看一看

  硫磺熏蒸过的中药材,色泽鲜艳或发白,摆久了,还可能变黄;

  闻一闻

  有刺鼻的酸味、火药味,可能已被硫磺过度熏蒸;

  捏一捏

  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较重、较饱满;

  嚼一嚼

  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有酸味。但党参和麦冬等含糖量较大,即使被硫磺熏蒸,煲汤后的酸味也不明显,未必尝得出,只能靠市民多方鉴选。

开心一笑

HAPPY SMILE

叫你玩小孩子玩的游戏!

啊啊啊啊,凤姐……吓shi宝宝了


各位战略合作伙伴、各位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