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揭秘扬州中医八大门派传承方式罕见

 知识分享zhsh 2016-03-28

绘图沈江江

绘图沈江江

  昨天,在扬州中医流派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名中医论坛上,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创建人王琦教授揭秘了扬州悠久辉煌的医史,著名的医家,中医的传承模式,及“八大门派”和各科的医学成就。

  1

  扬州中医历史悠久

  数部中医专著勇夺“第一”

  “扬州地区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史,出现了不起的人物。”王琦说,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在《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华佗曾经为广陵太守陈登诊治疾病。汉代广陵郡的吴普,曾经跟随华佗学医,著有《吴普本草》。

  隋唐时期,扬州中医学技术日趋发达。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将律宗、中药带到日本,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作出贡献。

  宋元时期,扬州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家,为后人留下了很多重要著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陈直、许叔微、滑寿。

  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了顾世澄、吴尚先、叶霖等著名医家。顾世澄曾在扬州业医,尤以疡科著称,著有《疡医大全》一书。清代江苏扬州人叶霖常以西医之说解释中医之理,所著有《难经正义》、《脉说》、《痧疹辑要》等。

  近现代时期,扬州涌现了赵海仙(著有《寿石轩医案》)等名医名家。

  历史上,扬州中医数部中医专著勇夺“第一”:如中国第一部养生专著——陈直《养老奉亲书》;中国第一本医案著作——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国第一部外治专著——吴师机《理瀹骈文》;中国第一部医史著作——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

  2

  扬州中医“八大门派”

  传承方式全国罕见

  近现代,扬州医学也有一定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名医名家,并形成各自的医派。王琦介绍,淮扬医派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保持着严密而有序的传承模式。特别是在近代,凡是师承之弟子一般均须有特定的医名,名中的最后一个字是固定的,且一般以医名行世。“改易医名且以其行世的门派传承方式,作为淮扬医派的一大特色,在全国都是极其罕见的。”

  扬州中医八大门派有经方“臣”字门、推拿“山”字门、内科“然”字门、喉科“庭”字门、伤科“春”字门、儿科“谦”字门、妇科“曾”字门、外科“年”字门。

  为讲析各门派的传承关系,王琦还例举了各门派的特色和成就。

  内科“然”字门。“然”字门以时方为主,任家世代行医,代表人物任若然、任继然。另外,任氏第十代传人任述然(步青)是“然”字门的杰出代表之一,在“然”字门的基础上独辟“青”字门,凡医名带“青”字的如孙干青、王一青等均出其门下。

  推拿“山”字门。“山”字门开创于丁富山,形成于丁凤山,以“一指禅”推拿手法为主。丁氏传人更是将此技艺在上海发扬光大,成为现代推拿界的领军人物。“山”字门传人有王松山、丁海山、丁鹤山、丁树山、丁鸣山,他们均善推拿而名噪江浙。

  喉科“庭”字门。创始人为耿树初,原籍山东东阿,后流寓扬州。形成“庭”字门,始于耿氏第五代耿耀庭。耿耀庭承家传,精喉医。因师从浙江兰溪迁来扬州的喉科名医姜步庭、姜荫庭,遂以耀庭为医名。“庭”字门的代表人物为耿鉴庭。

  3

  推出各自的理论

  将温病学等上升为学说

  扬州前辈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相继推出各自的理论,甚至上升为学说,为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滑寿提出了“十四经理论”,在其《十四经发挥》中按照十二经的流注顺序依次论述各经穴歌诀、相应脏腑机能以及经穴部位和经脉主病等。

  生于1861年的泰兴籍医家杨如侯主张中西互参。著有《医学新论》、《灵素生理新论》、《灵素气化新论》等。

  “江”字门传人孟澍江整理出现代温病学体系。“他的著作至今仍是各版《温病学》教材的蓝本。”

  医家梅健寒虽是泰州兴化人,王琦也将其归于扬州医家行列。他说:“梅先生曾参与编撰第一版高等中医药校《针灸学》教材,总结了十四经腧穴的主治纲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穴处方规律和腧穴主治规律。”

  刘弼臣在家传儿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精辟地提出小儿“少阳学说”。(汤红芳 张庆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