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42】竞争对手根深蒂固?

 昵称30596815 2016-03-28

竞争对手根深蒂固

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当接触到这个项目时发现对手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客户高层和大部分负责人基本上都被竞争对手“搞定”,或者这家客户已经使用对手产品多年,效果还不错。总之,对手在这项目中根深蒂固,感觉我们根本就没机会。

多年前我曾遇到过这样一家客户。他们准备在原有系统上扩建一套新的管理系统,功能不仅覆盖原有的财务部门,还要包括供应和销售部门。客户原先使用对手产品,因为有多年合作关系,对手与客户高层领导、信息主管、财务主管的关系维护得很好。

我们去拜访信息主管时,他虽然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但能感觉到他是敬而远之,根本就不想与我们有深入沟通。在我们看来,他礼貌接待很可能是为后期招标多一家厂商做准备,既不想让我们知道太多,也不想让我们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没办法直接接触客户高层,哪怕动用什么关系通过第三方介绍也不合适。如果没有底层的决策支撑,即使有再硬的关系,高层也没办法强行决定选择哪家,况且我们又没有适合的第三方可以引荐。

正面接触了很长时间,没有丝毫进展。而对手和客户的关系看上去越来越近,安排顾问调研、安排专家交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手的销售每次都能趾高气扬地进入那道门,我们依然要经过三审六查才可以进去。并且对手也非常重视,他们的销售经常红光满面地去拜访客户高层,也经常和信息主管、财务主管跷着二郎腿一起抽烟。

做了很多工作没什么效果,但我们始终没放弃。每次约信息主管,他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或者见个三五分钟,或者干脆不见。约财务主管,他总是很忙,我们只能在财务大厅等。

客户的财务大厅最外面是资金科,大理石隔断外面有一块很大空间,放了很多椅子,给前来办理资金业务的客商临时休息,半米多宽的大理石隔断就是双方办理手续的地方。再往里,依次是会计科、材料科、成本科。

有一次,我们坐在大厅的休息椅上等着见财务主管时,对手的销售来了。他昂首挺胸,拎着黑皮包,迅速推开玻璃门,直接走向最里面的财务主管办公室。每走两步,他就挥手喊一句“王科长好”、“宋科长又忙呢”、“李科长”……然后不等对方回复,脚下速度丝毫未减,直接奔向里面。我们站起身看了看那些被称呼的科长,他们或“哦”了一声,或抬头瞧了一眼,或头也没抬继续忙自己手头的事。他们埋头鼓捣计算机的屏幕上,运行着对手的软件。

看到了这一幕,我们心想或许能找到一些机会。从此以后,除了正常拜访部门主管之外,我们每次又增加了新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接近那些科长,当然不是向他们销售产品,而是找机会拉近距离,他们对从主管办公室出来的人也没有太强的防备心理。不久,有些科长就能约出来聊了。

通过和这些科长的交流,我们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软件并没有实现他们最关注、也是最头痛的复杂核算问题,还抱怨有些财务报告不能直接生成,需要输出到EXCLE进行人为加工,等等,为此大家经常加班,这些信息对我们很有帮助。

不仅如此,后来吃饭时还请他们约上供应和销售的一些科长。逐渐地,我们和财务、采购、销售这些部门的科长能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特别是通过他们掌握了正面调研所无法了解的很多“小故事”,这些大多是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的。

在选型期间,信息主管、财务主管都很积极,主管副总也比较关心,唯独不见经营主管参与,无论调研还是方案汇报,经营主管总是委托两个科长代为参加。我们感觉这里有玄机,或许可以争取这位经营主管的支持,就利用所掌握的业务情况,精心准备了一份简报,拜访了那位主管。主管对我们提交的报告很感兴趣,但表示不想过多参与。

毕竟他主管的采购和销售业务将在系统中运行,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如何让他说出认知和期望,以便我们针对性解决他关心的问题,成了争取这个项目的关键切入点。在后期工作中,除了兼顾财务主管和信息主管之外,我们把经营主管作为了重点。

经营主管认为,这个系统是管理层想加强对采购和销售业务的控制,是对他所管辖业务的监控和制约,远远大于他看到对业务效率的提升,所以一直对这项目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反对。我们了解到他这想法后,清晰地告诉他我们是如何实现财务与业务对接,如何在系统中对各部门权限进行设定,甚至在流程调研和咨询过程中我们将如何解决他的顾虑。他也认识到这项目是公司的决策,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由不得他自己,与其放手不管被动接受,还不如找一家谈得来的公司合作。

转机是我们那次的方案汇报。

在方案汇报中,我们利用得到的各种信息,对企业存在的管理瓶颈和难点做了细致深入分析,并对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方案。公司董事长和主管领导,以及那几位业务主管都参加了。从现场汇报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我们的方案比较认同,特别是经营主管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那些观点与我们前期交流有直接的关系。

自从那次汇报之后,局面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被动。我们借势又拜访了高层领导,与财务和信息主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沟通,逐渐赢得了其中一部分人的认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把局面打开,就像在鸡蛋上找到一条缝,我们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经过后期精心运作,我们赢下了那个项目。

在这个案例里,刚开始竞争对手占尽优势。如果我们说放弃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手越是有优势,越容易感觉安全,甚至因为得意而忽略某些因素。而鸡蛋上那条缝,可能就在对手忽略的地方。

复杂销售是个长期过程,如果对手过于关注“时间”,希望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尽快推进并签单,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忽略了组织上的“空间”,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所有人支持。而利用时间争取空间,恰恰是销售老手的常用手段。

复杂销售涉及客户内部多人决策,这些人的意见有时候很难统一。即使做得再好也很难赢得所有人支持,那些被忽略或被压抑的人中,很可能就有我们潜在的支持者。这个项目中,恰恰就在竞争对手最有优势的财务底层使用者中找到了机会。

当竞争对手占尽优势时,不能用报低价搅局等“毁灭法”来破坏项目,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永远失去了和这个客户合作的机会,在客户看来我们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供应商。我们能做的,依然是想尽办法帮助客户。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在竞争对手“根深蒂固”的项目里,争取在客户组织里与更多人员接触,总能找到鸡蛋上的那条裂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