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版书直追宋刻

 殘荷聽雨 2016-03-29

元代的刻书业,承两宋余绪,又有新的发展。在南方,杭州和建阳依然是两个重要中心,而在北方,则完全是一番新局面。《元史》卷二《太宗纪》:“〔八年(1236年)六月〕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修经史。”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又设兴文署,掌天下经籍雕版印刷事务。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前迻录翰林学士王磐序云:“朝廷悯庠序之荒芜,叹人材之衰少,乃于京师创立兴文署,署置令、丞并校理四员,厚给禄廪,召集良工,剡刻诸经子史版本,流布天下,以《资治通鉴》为起端之首。”康熙《御制孝经衍义》亦谓:“元立经籍所,后更为弘文院。又立兴文署,以编集经史、收掌板刻为职,宋元遗书,赖以不废。”


兴文署印行的书,并非本本重新雕版,而是多自江南调拨。元姚燧《牧庵集·读史管见序》说:“宋社既墟,诏令湖南宪使卢挚,以内翰籍江南诸郡在官四库精善书板,舟致京师,付兴文署。”但兴文署负责天下的印务并没有持续多久。其初属秘书监,三年后并入翰林国史院,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翰林、国史、集贤三院分立,兴文署改隶国子监,其职责已变为“掌提调诸生饮膳,与凡文牍、簿书之事”了。


兴文署外,中央直属机关有刻书业务的,还有艺文监下属的广成库(亦称“广成局”)、太史院(专掌天文历数之事)下属的印历局,及御史台、太医院、司农司等。地方上,则有各路儒学、书院、郡庠、郡学、儒司等,呈一派锦绣气象。特别是书院刻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曾云:“闻之宋、元刻书皆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则互相易而传布之。故书院之刻有三善焉:山长无事而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板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宋、元时各州县皆置有学田,以供师生膳食,余款悉用于刻书,成为风气。


通看整个元代,刻书业管理非常严格,但凡刻书,“必经中书省看过,下所司,乃许刻印”(明陆容《菽园杂记》)。无论中央、地方,抑或私家刻书,元版书最显著的特点有二:一是黑口,二是赵松雪体(或称之“吴兴体”)。


书之黑口,起于南宋之世,即于书页版心上鱼尾之上、下鱼尾之下,各加一条短线,以便于折叠。此黑线连属鱼尾,或称之为“象鼻”。黑线在上者,称之为“上黑口”;在下者,称之为“下黑口”;线粗者,称之为“大黑口”;线细者,称之为“小黑口”、“细黑口”或“线口”。不加黑线者,则称之为“白口”。就现存元刻书来看,元浙本白口居多,间有细黑口,鱼尾则几乎都是黑鱼尾,然或单或双。元建本则承南宋余脉,先是细黑口,后逐步演变为大黑口,鱼尾则几乎都是双鱼尾,但黑鱼尾之外,开始出现“花鱼尾”。


赵松雪即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其书体堪为一代之伦,通元之世,自上至下,士夫走卒,莫不竞习摹仿,成一代风气。就现存元版书而论,或纯以赵体书写,或在欧体、颜体、柳体的基础上参以赵体笔意。展读而观,字体的间架、结构和点画,流动而灵活,典雅秀丽,每字大小相当,结构平隐,布局清爽,古意盎然。清人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曾谓:“昔在申江书肆,得《黄文献公集》二十二卷,狭行细字,笔笔赵体……元代不但士大夫竞学赵书,如鲜于困学(鲜于枢)、康里子山,即方外如伯雨辈,亦刻意力追,且各存自己面目。其时如官本刻经史,私家刊诗文集,亦皆摹吴兴体。至明初‘吴中四杰’高、杨、张、徐,尚沿其法,即刊板所见,如《茅山志》、《周府袖珍方》,皆狭行细字,宛然元刻,字形仍作赵体。”


元版书的用纸,多属竹纸,比宋纸稍黑;间用皮纸,极薄而粗黄。黄是因染色。不过元刻亦不乏用白麻纸、白棉纸者,纸坚白而极薄,直欲驾于宋刻寻常本之上。《前尘梦影录》卷下尝谓:“元刻之精者不下宋本。曩在申江,见元《马石田集》十二册,其纸洁白如玉而又坚韧,真宋纸元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