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20160329:“取经”归来,专任教师成了“多面手”

 戴小眼镜的老师 2016-03-29
“取经”归来,专任教师成了“多面手”
田明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农村音体美专业教师短缺,专业课教师缺口达200人。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看,大多数青年教师兴趣单一,普遍缺乏艺术素养,引导教师树立积极高雅的兴趣爱好,培养“一专多能”教师是当务之急。

    甘州区把“教师过一种高品位的专业生活”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引擎,按照“育德为先、能力为本、农村为重、梯次成长”的要求,围绕“基础型、合格型、特色型、专家型”四级发展目标,尝试走一条“行政+学会+基地”的草根化专业教师培训道路。

    让行政服务的理念“立”起来

    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效的教师培训?教育部门重新定位自身功能,主动转变方式,重心下移,推动培训六大转变。

    变行政领导为学术领导。成立区教育学会和14个学科课程研究会,教育局一把手担任学会会长,学科骨干校长担任研究会理事长,推动学术主导,夯实行政“推动力”。

    变扁平管理为一体化管理,教研室负责人担任学会秘书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部分学科名师担任研究会秘书长,推动培训方式从单一向一体化管理转轨,夯实学会“执行力”。

    变单位人为系统人,遴选名优教师担任研究会理事或“蒲公英”导师,通过压担子,引导名师从单位人向系统人角色转变,夯实学会“凝聚力”。

    变优质校园为研训基地校。建立与14个研究会对应的“薪火”教师研训基地,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夯实优质学校的“发展力”。

    变行政命令为自主发展。下放权力,下放经费,让基地校立足需求,按“小模块,小主题,短时间”的要求,推动培训从“高大上”向“短平快”转变,夯实“服务力”。

    变分学段研训为联合研训,推倒“隔墙”,联合开展主题式研训活动,引导小、初、高各学段教与学的衔接互通,推动构建“抱团服务、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共同成长”教研训一体化运行机制,夯实教师的“学习力”。

    让教师培训的腰杆“硬”起来

    教育局全力破解思想不统一问题、场地和经费问题、工学矛盾问题和谁来培训问题,确定了培训工作的“四个优先”,即决策优先执行,困难优先解决,经费优先落实,专家优先配备,确保四项工作落实。

    首先,确保组织机构、场地和人员落实。分别成立音体美及书法研究会,遴选全区音体美名优专业教师担任理事,组成导师团队,承担培训任务,遴选有学科优势的南关学校、马神庙街小学、大成学校作为音体美学科研训基地,挂牌培训。

    其次,确保时间落实。培训全部安排在工作日内分散进行。各学校按照要求,对受训学员当日不安排教学任务。

    再其次,保障经费落实。区政府精准投入,为培训“买单”,为来自农村的参训教师每次补助30元交通费、伙食费;教育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甘州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办法》,资金下拨基地学校,专款专用。

    最后,确保设备配置。2014年,投入经费30万元,为美术和书法培训基地添置教材、教辅材料和专用桌凳;投入经费40万元,为音乐培训基地购置乐器达46种共102件。2015年,投入经费250万元,为体育培训基地修建高标准塑胶操场。

    四优先、四落实,让区域教师培训的腰杆硬起来,点燃了区域行政、学会、基地校共同参与的热情。

    让不同需求的教师“学”起来

    为适应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甘州区培训采用“分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式,音体美均设基础班和高研班。零专业知识的教师编入基础班,从头学习;有专业底子的教师编入高研班,持续提升。

    按“满足需要,技能提升,分层设计”的要求,课程设置突出“三性”。

    一是突出选择性。课程设置做到三个提前,即模块提前安排,主题提前确定,课程提前公布,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二是突出针对性。为推进武术和足球进校园,体育学会开设了足球和武术提高班。音乐学会精心设置了葫芦丝、锅庄舞等课程。为普及书法课,美术(书法)学会设置了临帖、研帖等研修课程。三是突出拓展性。为缓解培训压力,培养学员团队意识,设置室外拓展训练课程。低重心、多层次的课程,为学员学习提供了保障。

    高质量的培训需要高端引领。通过聘请专家和名优教师保证质量。采取“基地学校考察推荐,学会审核上报,教育局审核决定”的方式,坚持从学校和社会团体中高标准聘请授课教师。如,从河西学院聘请专职足球教练,从原“七一剧团”聘请长笛手,“专家介入”为培训团队输入了鲜活的“血液”。

    通过协同管理提高质量。教育局将培训纳入学分管理,学会负责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基地校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三方协同突围,提升了服务的质量。

    以科学的评价提升质量。印制学员培训守则,制定考核细则,按照阶段检测、集中展示、专业鉴定等三种方式,实施第三方评估,为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上岗证。基础班优秀学员推荐参加高研班学习,高研班评选出的优秀学员,推荐到省外培训。在实践中延伸质量。导师团队送培下校,巡回导视,并通过网络社区,开展线上指导,在实践中巩固提升。

    如今看来,该区从实际出发,从需要中突围,从化解矛盾中突破,培训起到了实效。2015年,首期培训527名学员。培训前,80%的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几乎为零,培训后,有478名学员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该区计划,3年内让2000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都掌握一门新技能,走向一专多能的专业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