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红梅公园导游词

 mrb8 2016-03-30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红梅公园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是园内的一名讲解员,今天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如果在游览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或需要帮助的,请大家尽管提出,我将尽我的所能为各位解决,预祝大家在红梅公园游览愉快!
    (请大家上游览观光车)
    各位来宾请看车的左前方,那是选用的我国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的红梅图,在设计上是运用的是青铜浮雕。在它的前方是1983年,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应邀为红梅公园题写的园名。
    一进入北入口,我们能感受到古典园林的韵味,更能感受到这里弥漫的现代化气息。这一侧是公园的导游图,是现代化的指示性标牌,用来提供路线指南,帮助游客寻找目标。下面我们将从这里出发,沿着公园的中轴线来逐步的揭开改扩建后的红梅公园的——神 秘 面 纱!
    红梅公园建于1958年,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它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的中心。如今,改扩建后的红梅公园就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龙城的大地上。它是“大众乐园,城市绿肺和园林典范的城市中央公园”,它既保留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符号及元素,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活力。使这样一座江南园林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右侧是多功能电话亭。亭内配有免费的充电装置,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进一步的为游客游园提供了便捷。
    本次改扩建园内还建有残疾人通道,在电话亭的前方还摆放着专门免费为残疾人朋友游园准备的轮椅。体现了本次改扩建的人性化设计。
    它边上的就是可以24小时播放新闻,天气预报和文体节目的LED电子信息系统。
    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缩写。
    它是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大型显示屏系统。以其独具一格的优势,成为目前国际上使用广泛的显示系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它以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耗电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众多显示媒体中的佼佼者。
    对面掩映在鲜花与树木深处的是听松楼大酒店。是一座集商务,餐饮,娱乐,健身,停车为一体的现代化五星级大酒店。 
    绿色是城市的生命,公园是城市的“绿肺”。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常州的城市形象;于是相继整修了部分老公园,并且坚持“还绿于民”,在对部分公园改扩建后,向市民免费开放,让老百姓“居在园中、人在画中、乐在其中”。到目前为止,我市除了具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公园还未向市民免费开放以外,其余的近20座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了。
    本次红梅公园改扩建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且采纳了许多市民的合理化建议。公园改扩建后的面积有34.64公顷,约528亩;新增绿地9.3公顷;总投资达4亿元人民币。本次改扩建公园广泛运用新思维,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做到传统造园与现代造园手法有机结合,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左侧就是我园在全国园林界率先推出的饮水系统——向上式直饮水机。直饮机也称为逆渗透纯净水机,是目前欧美国家较为广泛的大型公共设施。是采用源自于美国宇航水的处理技术,也就是说从这里出来的水是除水分子、氧分子以及部分微量元素外不含任何细菌、病毒和重金属杂质的,口感甘甜,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它的原理和构造大型纯净水厂如出一辙,让您在口渴时免费品尝到纯净水。(共9个)
    走在公园里,您可以尽情享受到这样的现代化服务,更能欣赏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自然景观。公园原有植物约200个品种,改建后新增到500余个品种。园内古树参天,名木荟萃,郁郁葱葱,四季如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森林,也是我们城市的“天然氧吧”,更是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的绿色课堂。   
     绿,本就是公园的题中之义,本次改扩建公园在“绿”字上做足了文章,无论是花木的数量、品质、种类,还是花木的编排布局、交错组合、都是前所未有,匠心独运的。可以说新的红梅公园是绿色的世界,花木的海洋,城中的森林。
    公园改扩建后的面积为34.64公顷,这其中对水系进行的改造和完善就占了1/5;对园内的水系进行了局部疏导,形成了水系回路,使园内的死水变为活水,有利于开展水上活动,如:划船。(划船处配备了电瓶船,脚踏船,划桨船等多种船只,供游客选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并且也充分满足了我们现代人全新的审美需求 。
    这块巨石就是龙石,是黑色的灵壁石,是常州“龙城”的象征。它与园内东部的凤凰石相对,取“龙凤呈祥”之意。象这样的树石小品公园内还有多处。
    红梅公园于2005年10月18日封园改建,于2006年9月28日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整个工程历时不到一年;本次公园改扩建是我市造园史上工程最大,工期最短,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最广,拆迁速度最快,参与人数最多的“民心”工程。
    现在我们前方的就是一星桥。园内的水面积占了全园面积的1/5,其中桥梁众多,风格迥异。园内拥有曲桥,拱桥,平桥,廊桥等多种造型的桥梁。一星桥是一座现代化的桥梁,跨度60米,桥身两侧 运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它坐落在映梅湖上,并且处于公园的中轴线上。
    站在桥上,我们能欣赏到众多美景。最抢眼的就是高耸的——天宁宝塔。它号称东南第一佛塔。与寺庙建筑在同一中轴线上,是采用唐宋古塔的风格,八角形布局。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塔身采用钢架结构,高153.79米,为13层。它是一座盛世之塔,文化之塔,旅游之塔,传世之塔。
    那是滨水平台和浅滩叠水,为游人提供了一个观水,亲水,听水,戏水的空间环境。那中央的石景名为“狮回头”。
    在我国古都北京有著名的燕八景,【清代 (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那是人们到了北京后非去不可的地方,而在红梅公园里,根据各区景点的不同特色,也分为八景:它们是【林园钟声、翠薇秋霞、雪山劲松、青峦倒影、曲池风荷、红梅春晓、吴风遗韵、文笔夕照】。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
    站在桥上我们就能将其中四景尽收眼底。那边就是其中的一景:林园钟声。它与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一墙之隔,古树森森,景色宜人。晨钟暮鼓,尤显幽深安静,采用借景,名曰“林园钟声”。我们看桥的左侧,远处是另外两景:翠薇秋霞和雪山劲松。
    翠薇秋霞,沿石阶登山,枫树夹道,山顶有翠薇亭,山上多植红枫。秋季,霜重色浓,再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雪山劲松,地势高耸,四面环水,山上植物以青松、雪松、腊梅为主,尤其是本次改扩建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雾森。“雾森”是源于真空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云集,形成了白色云雾状的奇特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尤若“雾的森林”。其最终之目的在于满足现代都市人体验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雾森制造出的雾气,薄如轻纱,浓似迷宫,可按照设计想要得到的效果以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它是一种可制造出特殊云雾效果的景观设计手段。在其周围配以宣城石,向我们展示了淋漓尽致的北国风光。
    那里是另一个景观——青峦倒影。它就座落在映梅湖畔,峰峦起伏,山道弯弯,百米长廊蜿蜒其间,山顶建有半山亭。
    半山亭
    位于青峦山之巅的就是半山亭,它原来位于武进县衙前的惠民桥西北,是为纪念王安石任常州知州而建。
    王安石,字介蒲,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哲学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两次任宰相,实行变法。嘉佑二年(1057),王安石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到常州来任知州,他不坐轿,不鸣锣,只骑一匹努马,轻装简行。那时,常州连年水灾,民不聊生,他到任后,便体查民情,兴修水利。虽然他在常州只做了一年的知州,却政绩卓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他外出坐船总在惠民桥的码头上,所以人们就在那建了一座亭子纪念他,因他号半山,故名“半山亭”。在清末明初毁废。1989年由常州市园林局筹资重建于公园的青峦山上。以示纪念。】
    它是为了纪念王安石在常州任知州而修建的纪念亭。山上遍植青松,翠竹,红梅,栀子和樱花等各种花木,树影婆娑,叠石堆景,倒影湖中,故称其为青峦倒影。
    在远处是公园的科普教育区。有盆景园,屠一道根雕艺术藏珍馆和八景之一的曲池风荷景区。
    曲池风荷
    公园的水域极广,多处种植了荷花,白莲,红莲等,可谓“曲池风荷”。荷花既是观赏植物又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它给人一种格调高雅的美的享受,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质,是其他名花无法相比的。自古以来荷花就是宫廷园林或私家庭院中的一种珍贵水生花卉。并且在近代园林中应用极为广泛。荷花全身都是宝,它的茎也就是藕,是水生蔬菜,营养丰富;荷叶,莲蓬,莲子都用途广泛。荷花在我国的分布极广,炎炎的夏季,长长的暑假,这里就成了观赏荷花的胜地了!
    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句有很多,如: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曾有诗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如:“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盆景园
    欣赏盆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在室内陈设盆景,会使人顿觉生趣盎然;斗室之中,能领略到旷野林木的景色,自然山水的风貌,令人心旷神怡而豪情满怀,既陶冶了性情,又增进了艺术的素养。盆景的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更是千变万化,主要是看艺术表现手法如何。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是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由于季节的更换,可以看到春花、夏绿、秋果、冬姿规律性的四季景观。所以盆景的制作必须具备植物学的科学知识和园艺学的栽培技术,根据选用树种的习性、树龄的老幼,决定采用何种造型技艺,运用何派、何地造型风格,目的是以能表达主题思想,形神兼备,才为上品。生气盎然的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欣赏盆景佳作,不仅使人清心悦目,还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目前园内拥有各类树桩和水石盆景数以百计,其中有在昆明中国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的树桩盆景“探幽”,获全国盆景艺术展览一等奖的雀梅树桩盆景“横空出世”,获二等奖的水石盆景“峰青云掩”和圆柏“大将军”。还有取名为“黄山一奇”的五针松盆景,已逾百年,它是盆景园里的寿星松,也是常州最古老的五针松。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同志欣然命笔题词“常州不平常”。 
    对面的巨型高空铁建筑是生态动物观赏区——鸟语林。它的外层是铝丝网。共饲养了孔雀等飞禽20余种500余只,其中有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整个建筑和展区仿效动物原始生活自然环境,游客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观赏到各种色彩艳丽,品种多样的鸟禽。使游客在享受大自然带来乐趣的同时培养起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前方就是 万人大草坪,是红梅公园里最大一片休闲绿地,是我市举行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今草皮已修剪整齐,薄薄的象绿毯一样铺在公园的中心位置。大草坪边一棵巨伞一样打开的松树颇引人注目,它在多年前曾经历雷击,顶部受到重创,如今只留下一半的身高,但它坚强、蓬勃,笑傲风云,使它具有了一种精神象征意义。
    右侧是金鱼展区。它是我园在全国园林界唯一的一个大型露天展区。展区内展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十余种金鱼和锦鲤。鱼缸以圆柱体为主,造型新颖,可全方位立体观赏,效果极佳。展箱内部工作系统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计,独特的底部气泵增加了箱内动感,鱼缸里还装有杀菌灯,可有效净化水质,提高观赏效果。我们常州是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最低气温在-10℃以上,最高不超过40℃,到了冬天可以保证这些鱼缸不结冰。其实这些金鱼享受了热带鱼的待遇。
    今天大家是在白天来游览园内的风景名胜,可以说白天的公园景致宜人,夜间的红梅公园可谓光影动人。
    红梅公园的整个夜景照明工程全面体现了“绿色照明、节约能源”的全新理念。 整个工程总共安装运用了近百余种灯型,共9700余盏造型各异的灯具。其中有常见的庭院灯、草坪灯、荧光灯、侧壁灯、    地埋灯、LED灯带,也有我市从未使用过的氙气灯带、投影灯等等。                                      
    我们的右边是此次新添置的一个高达18米的升降式广场灯,将它开启后,整个大草坪将一派璀璨。此次大量新灯具的选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高光效、低能耗的追求。另外,整个公园中如星星、地砖、彩带的LED节能灯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灯具。
     园内所有景观的灯光都有重大节日、节日以及全夜与半夜多种控制模式,所有灯光一般只有在重大节日才华光齐放,一般节日和平时将在不影响景观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关闭一部分灯光,深夜则将从满足基本照明的需求出发关闭大量灯光以节约电能。这些节电措施的全面上阵,使整个公园的用电功率比常规情况节约了25%的能耗。
    经过本次改扩建,园内的功能设施得到了更好的完善。现在园内的停车、商务、休闲、健身、娱乐、餐饮等各项设施齐备,可以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周到、便利和安全的服务。说到安全,我们可以来注意一下左前方的外型形似路灯的物体,它就是红外线-360°-24小时的监控摄像头,在园内的不同景点景区和角落共配有57个摄像头,它为游客游园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而且,在我园内还专门设立了“警务站”,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系数。
    本次改扩建遵循“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宗旨,园内建有多处树石小品。这一侧的树石小品是普洱石,它产于广西,是经水流冲刷而自然形成的。
    左前方的青峦山是园内观赏樱花的最佳之处。是日本友人也是常州的荣誉市民草野真男先生在2001年捐赠的2001株樱花。(象征:樱花相伴,友谊长存)
    前方就是八景之首的“红梅春晓”景区。它以保留的红梅阁为中心,在景区周围挖掘环形水系,并且广植数千棵百年古梅,形成“园中之园”的特色景观。
    位于红梅阁西北侧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古春轩,轩南有石驳放生池。它原为玄庙观的一部分。古春为春天之意,它与红梅阁相呼应,座落于梅花丛中,一派盎然春意,是红梅春晓的点题之景。它为清代仕绅所建,原为道士修心养性之所,是玄庙观的一部分。常州三杰中的瞿秋白,张太雷少年时期非常喜好在此处攻读和嬉戏。据说,瞿秋白的父亲瞿世伟颇具绘画功底,曾经亲手绘制玄庙观全图,并挂于古春轩内供游人欣赏,后轩毁,玄庙观全图也不知去向。
    现在的古春轩是由园林局于1992年10月在原地重建的,门柱上有楹联一幅:“文笔塔高仰太雷,红梅阁长怀秋白”。
    改扩建后它已成为了游客接待中心。其内部设有问讯处、导游服务、投诉与医疗服务点,能及时解决游客在游园中碰到的基本需求;还为游客代办基础邮政业务等。
    轩南有石驳放生池。它是指佛教信徒把别人捉住的鱼和龟等水生动物买来放生,以了却慈悲为怀的心愿。用现代的观点看,就是保护动物,制止滥捕滥杀,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有益人类生存的善举。
    整个景观以阁为主景,北有后山,放生池,古春轩,一枝斜长廊,南有冰梅石,四周红梅翠竹遍布。每当冬末春初,红梅怒放,游园赏梅,登楼眺望雪景,怡然自得。
    现在我们前方的就是似仙都之仿佛的红梅阁。大家看门两侧的对联:“崇台溢彩 恰东接城阴 西连塔影,杰阁飞翠 喜风敲怿韵 雨湿钟声”。这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吴祖光题写的。他是新凤霞的先生。红梅阁是著名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关于红梅阁历代都有题咏,清代常州籍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曾题诗:“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先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这里的羽客,就是指道士,而瑶台呢,指的是红梅阁,它形象地说明了当年红梅盛开,迎春敖雪的景象。红梅公园的得名也就是来源于此。常州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和张太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早年就读于府中学堂,假日课余常到红梅阁玩耍嬉戏。秋白从小就喜欢红梅,曾用铁梅,梅影山人作为笔名。他曾写了一首怀念红梅阁的诗“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足见这里景色宜人,令人留连忘返。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建筑就是红梅阁。据《常州府志》一书记载,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889—904),原在荐福寺内,后为玄妙观的一部分,距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屡经毁建,宋代这里曾作为贡士试院,后改为道院。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的,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的,高达17米的楼阁,建在两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作为重要道教建筑的红梅阁,至今为止阁内壁间尚存石刻四方:一块镶嵌在墙壁中间的,由于年代久远,石刻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但仍能辨识出其中的老者头像,长须飘逸,栩栩如生。这块石刻是清嘉庆年间所刻,上面的图画和文字就是对紫阳真人张伯端的介绍。另一块为清嘉庆十五年浣悟道人所书“紫阳真人著经处”石刻,余下的为“重建红梅阁记”等碑刻。阁的南端有云鹤纹冲天石坊1座,3座4柱,额书"天衢要道"、"青云直上"。两旁石柱楹联为:"道有源头,立言立功立德;工无驻足,希贤希圣希天"。
    我们对面的石柱,它可是千古珍奇遗物,名为冰梅石。说起它,还有一段与红梅阁有关的故事呢!
    最初红梅阁叫做飞霞楼,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龚子彬的县吏,在此造狱册。有一天,他误以为女婢未及时送饭,愤怒之下责打女婢,不料“误中脑而毙”。他向上司请罪,上级给了他流放云南的处分。恰巧,当时常州刺史是云南人,托龚捎带家书。龚起程时,遇到鹤发老人,教他跨上一根手杖和一条丝带,就飘然飞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云南。龚到刺史家送信,刺史父亲见封缄上署的是当天日期,大吃一惊。为了感谢龚及时送信,求当地官府给假。龚仍飞回常州,去见刺史。刺史以为他还没有出发呢。及至见了回信,惊讶不以。龚又出示从云南折回的红梅作为凭证。于是,龚把这枝红梅种在阁的周围,红梅居然透出新枝,花苞累累,怒放盛开。从此,飞霞楼就改名为红梅阁。数年后,龚欲随仙人去学仙道,玄妙观的道士与其随行。道士的徒弟追上去问:“师傅何时归来?”道士指着石柱说:“此柱开花,吾归期也。”三年后,石柱果然生花,由于形似梅花,又是白色,所以称其为冰梅石。按照科学的说法是石头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风蚀之后发生的化学反映。
    我们的前方就是红梅广场,那长长的砖石甬道,赋予了红梅阁悠长的历史回声,也延伸了人们的视线和思绪。
    走在红梅春晓景区,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里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更能感受到“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的意境。我们的四周红梅翠竹遍布。说到梅花,它是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
    赏完了梅,我们再来品竹。竹,是中国古代画家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由于竹有着挺拔、有节、虚心向上、耐寒不凋等习性特点,中国古代画家常常以之作为精神的写照和人格的象征,不论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还是松、竹、梅的“岁寒三友”,竹都赫然位列其间。东坡先生曾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谈的就是竹所代表的雅兴。总之,竹子与中国人永远都有着一种剪不断的情节。历朝历代关于竹子的佳话也是层出不穷:文与可画竹,给后人作出了"胸有成竹"的典范;郑板桥画竹,留给后人的是刚直不阿的清官形象;谢灵运以竹赋诗,则是抒发了对祖国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
    下面我们将游览“八景”中的另外两景——吴风遗韵和文笔夕照。他们都位于园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区。 “红梅八景”是红梅公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景点,本次敞开扩建立足于延续“红梅八景”的历史文脉,并通过现代造园技术和艺术手法演绎中国传统的造园文化,突显常州的吴文化特征;同时改造工程还对原有景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从而达到增强历史内涵、提升文化品质的目的。
    前方高8米,宽11米,厚1.4米的牌坊就是——嘉贤坊。它是为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建的。它的正负面各有一幅楹联,正面书:“春秋争弑不顾骨肉,孰如季子始终让国”它的意思是: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不只是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战争频繁,就是在一国之内,贵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也经常
    互相残杀,而季札却视富贵如粪土,三次推让君位。
    季扎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547年,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季札被封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延陵”从此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人们经常把季札的三次让国称为“后三让”,和他祖先吴泰伯的让国相媲美。季札是常州倍受敬重的人文始祖,坊后有楹联“延陵世泽、让国家风”。
     常州之名定于隋文帝时期,这里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三国时,常州叫毗陵,属于吴国。这里就是吴风遗韵景区的点题之景。
    进入景区,右边是知音坊和塔影山房。   雕塑“高山流水”,是设计者的精心之作、才气之作。晋国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如今,这个相传发生在常州古镇奔牛的千古佳话“定格”在了红梅公园。远处的雕塑以高超的大写意,生动勾勒了两个人物的神情风貌,一个瘦削,一个壮硕;一个高古飘逸,一个怡然陶醉;一个登高远眺,一个俯身半卧。他们的身后是堆叠成型的假山和涓涓流水,游者到此,驻足细听,当神往“黄金万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亦难求”的境界。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大文豪苏东坡和太平寺方丈钦禅长老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知音舫旁就是塔影山房。北宋大学士苏东坡古时11次来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在此之间他与太平寺方丈钦禅长老结成莫逆之交。然而,当苏东坡流放海南后,钦禅长老怕受到牵连,于是就将苏东坡在寺内墙壁上题的诗词书画全部铲除;东坡流放归来后,想定居在太平寺,却遭到钦禅长老的拒绝。这让东坡感到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于是东坡以告别为由来到当时长老的方丈室,指着当时的一幅长老的肖像画说:长老,这幅画把您的栩栩风度勾画的惟妙惟肖,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配诗。这时钦禅想,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书画出类拔萃,何不让他在画轴上题诗一首呢!
    于是,东坡就顺水推舟在画轴上题了一首诗:   一夕灵光出太虚,    化身成佛人腾去;    秋莲宝华不用火,    凡是悟空点点除。
    当时在场的人都只看了字面意思,都拍手称好。半个月后,常州的洪太守来太平寺游玩,看见了这首诗后就对钦禅说:你一定是得罪苏东坡了,他在骂你呢!原来,这是藏头诗。前后两句个影射两个字:“死秃”。
    塔影山房曾随着太平寺的兴废几毁几建。如今的塔影山房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门柱上挂着著名篆刻家刘友石篆刻的选自《易经》中的诗句作为楹联: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恰是对钦禅长老一类人的真实写照。
    这一侧就是为了纪念常州的奠基人季扎而修建的至德亭。现在道路的左侧是吴风遗韵景区的另外一景——科举与坊名。
    中国历史上推行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人才、巩固统治起过很大作用。各级地方官府和莘莘学子把科举考试看作大事,一旦金榜题名,不仅本人本族春风得意,即使地方官员、乡里百姓也都感到荣耀。常州自古人文荟萃,科第十分兴盛,出现父子同科,兄弟同榜或世代联弟等突出事例,官府为褒扬他们的功绩而建立牌坊,并改居住地名以志纪念。于是坊以人传,人以坊传。仅清代,常州城区就有牌坊30余处,大都与科举、官宦、名人有关。
    本次经过斟酌、筛选,确定了八块石坊。在常州市区一直沿用至今的同科举有关的街坊,仅有4处,即双桂坊、椿桂坊、早科坊、世科坊。
    历史最长的是双桂坊,在北宋(967),宋维、宋绛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改其居住地名为“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宋景佑元年(1034),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官府将“来贤坊”更名“双桂坊”,取双双折桂之意;
    名声大振,至今已966年。
    椿桂坊之名由来,也有一段佳话。北宋崇宁二年(1103)居住在此的张彦直及其子张守,父子同榜,6年后,张宰、张宦、张宇三兄弟又同科中进士,父子5人金榜题名,乡里甚感荣耀,常州太守徐申在此建立牌坊,取灵椿丹桂之意命名“椿桂坊”,历代相沿,至今891年。
    早科坊,南宋宝元年(1253),霍端友(崇宁二年状元)六世孙霍超龙荣登进士第,当年霍超龙年仅18岁,少年高中,皇帝宋理宗喜其年少有为,命郡守将居住地改名早科坊,至今747年。
    世科坊,来源于“世科第”牌坊,该牌坊是庄氏家族所建。庄氏是常州的望族,名扬盛极一时,族中中举者、为官者颇多。“世科第”的意思就是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该牌坊上记有庄氏104名有功名的成员姓名。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坊时,常州知府祖进朝、武进知县贾国栋均为其题词、题名。在“世科第”牌坊附近,还建有一座“翰林坊”也是庄氏所立,可见庄氏名声之显赫。
    常州还有好些同科举有关的坊名已经失传或废弃。如状元坊有两处,解元坊有两处,还有进贤坊、世进坊、正素坊、翰林坊、示化坊、兴贤坊、传胪里等。 
    [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在重重的压力之下,科举制度在1905年9月2日终被废止。慈禧太后:1905年应袁世凯、张之洞等要求,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废止科举。]
    本次改扩建,园内的楹联匾额,约请国内知名书法家冯其庸,沈鹏等30多人撰写。
    在该景区中间有一幅 清代常州城厢全图,是“老房子画家”季全保的呕心沥血之作,此次经青年女雕塑家秦虹二度创作放大复制并以青铜浮雕的形式展现在红梅公园内,这幅近10平方米的《全景图》,反映了常州城池建设发展演变的过程。   由此,数百年前的常州古城风貌第一次以一览无余、亲切可感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鳞次栉比的屋宇,纵横交错的街巷,蜿蜒绵长的河道,使观者产生了伸手触摸的欲望。用这种浮雕的形式展现城市历史,这是常州人的首创之举。它已成为一幅龙城清明上河图!
    让老常州倍感亲切和怀旧的,是红梅阁、文笔塔、袈裟塔、嘉贤坊等一批保持了原汁原味风貌的“传统旧景”。右边的袈裟塔勘称代表之作。原塔分为五层,目前看到的是塔尖遗留部分,是原南宋末年常州义僧万安、莫谦之的纪念塔。相传元兵攻打常州,护国寺里万安和尚号召众僧奋起抗击敌人,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后来,人们将万安和尚遗下的袈裟埋葬并砌了石塔,取名为袈裟塔,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袈裟塔曾多次移建,此次“安居”红梅公园一角,并且围砌了一道元代城墙作背景,营造了义僧守城献身的浓厚氛围。   
    众所周知,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常州形象的不断提升,到目前为止,我市与世界各国的许多著名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前方就是著名的国际友谊林。是由原外交部长李肇星题词的;这里是我市开展重要外事活动和对外交流种植纪念树的重要场所。常州与意大利普拉托、日本高槻市、韩国南扬州市、荷兰王国梯尔堡市以及毛里求斯博巴桑、荷津市、美国罗克福德市、澳大利亚赫斯特维尔市等先后结为友好城市。   
    展现在眼前的是架设在半空中的林中长廊。---丛林体验。(注意脚下台阶)顺梯而上,设计者的护绿意识会让我们砰然心动,木梯所经之处,每当碰到树木,都钻孔护绿,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为自然让道的现代环保意识。“对公园内原有植被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力求做到大树一株不砍,下层灌木及地被尽可能保留”,这是此次造园遵循的一个重要思路。
    我们可以看一下那边,临街的商务层全部采用了已申请了国家专利的覆土建筑,把建筑隐藏在长满植物的土坡之下,既保留了功能,又丝毫不减少公园的绿地。
    走在丛林体验上,习惯在树根行走的我们一下子有了林中飞鸟的幻觉,人与树有了更直接的亲近感。我们的下面就是国际友谊林,这里遍植广玉兰、香樟、桂花等名贵树木。而且我园内还有多棵名木古树分布是不同景区。
    就在前不久,[‘世界小姐’与“环球小姐”、“地球小姐”和“国际小姐”并称为全球四大选美赛事。]2006-11-04日,本届(第46届)国际小姐,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十多位佳丽来到这里,亲手栽下了象征友谊的纪念树。
    现在我们就要走下丛林体验了,(注意台阶)这里就是 “笔架山”,是常州籍书法家异良忠书写的。在笔架山下的一处枯藤则显示了巧夺天工之妙。虬曲的老藤攀爬在山岩之上,仔细观查,那枯藤原来半真半假,真假结合,真假难分,趣味倍增。如此这般可圈可点的精妙构思在园内不计其数。 
    下面我们就进入了“文笔夕照”景区。这里是由于宋代诗人杨万里“题太平寺诗”中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的诗句而得名的。
    走过这座伯牙桥,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常州人文荟萃象征的文笔塔下了。古代贡生应试时都要登塔许愿以祈祷金榜提名。
    座落于公园南部的这座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该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公元480-482年),原为太平讲寺塔,迄今己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北宋大观年间,常州一地中进士53名,占当时朝野的1/5强,据说皇帝下令改太平讲寺塔为文笔塔,因此,该塔便成了常州文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自塔建成后,常州先后出现了十五位皇帝,九名状元,一千五百多名进士,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因而就成为常州文化的象征。这也就是文笔塔的来历。
    文笔塔屡经沧桑,几毁几建。尚存的文笔塔身为晚清建筑,仅莲瓣状古塔基座为南齐遗物。常州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于1981年拨款修复文笔塔,耗资50余万元。现在的文笔塔七级八面,高48.38米,底层外径9.85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基由八角形花岗岩条构筑而成,高80厘米,八角形花岗岩须弥座高1米,每面有浮雕花瓣。塔身每级设四个拱门,塔内有旋梯可供游人攀登。 
    壁外围以檐廊,飞檐戗脊翘角。每层翘角挂铜铃。第六层中心竖有16米长的通天圆木柱,直通塔刹顶端铜葫芦内。塔刹由覆钵宝珠、仰莲缸、七层相轮、风盖、承露盘、上下宝珠、铜葫芦等组成,下层仰莲缸上铸有17莲瓣及铬文,记光绪修塔年月、住持僧、捐款人姓名,上层承露盘系1981年新铸,上有四组铬文:“常州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5月重修文笔塔”,“继承刘公国钧遗愿献款资助重修,妻刘鞠秀率子汉栋、汉良、女璧如”等。
    历代文人登塔咏诗者较多,下面让我给大家诵一首清代洪亮吉的诗:花光裹塔红三面,燕剪穿帘紫一双。十字港中容小刹,七层楼外见空江。 
    不少应试学者和商人来此总不忘了登塔。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常州清代史学家赵翼的父亲不信登塔有灵感,结果赵翼本该是一甲一名的状元,可是乾隆提起朱砂御笔,不知怎么搞的将赵翼和王杰的名次作了对调,于是当地民众对登塔有祥光先兆就更加坚信不疑了。为什么商人也忘不了登塔呢?请看,这四个拱门面向四方,而八个角代表八方,财从四面八方来,会给经商者们带来生意兴隆,吉祥如意。
    塔之北区是笔架山,意即笔魂之架。既然文笔塔是常州“文人甲天下”的象征,那么有了笔就要有架笔的架子;塔之北面的这座山也相应的成了文笔塔的笔架子,名为笔架山。笔架山顶部,有白皮松15株,隐寓齐梁两朝的常州籍皇帝。山之东端,有9株桂花,“蟾宫折桂”暗喻常州历史上的9名状元。笔架山的绿化,用比拟的手法将众多的常州历史文化名人寄寓某一特定树种表现出来,使其人以物传,物以人传,相得益彰。 
    在文笔塔东面,与之交相辉映的就是文笔楼。楼为两层古典建筑,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在改扩建前,这里的楼前写有嘉庆、道光年间著名文人龚自珍《高才篇》中赞美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如今文笔楼已辟为我国唯一的一座梳篦博物馆。它系统的向我们展示了木梳和篦箕的28道和72道半工序。常州的梳篦从晋朝起就是宫廷御用的珍品,素有“宫梳名篦”之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整个景区中有许多诗情画意的景点,塔之东区以“砚池”为中心,四周围有墨香榭、碑廊、(太平兴国讲寺重修碑)文思桥、文笔楼、梦笔轩、夕佳亭、待月亭、塔碑、星聚桥和牡丹台等建筑,塔之西区以塔影池为中心,围以观赏文笔塔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扎的季子亭,瞻仰抗元高僧万安和莫谦之的袈裟塔等景物,幽雅别致,令人陶醉。[寓意文房四宝一应俱全]
    各位来宾这边请(南大门)。前面的广场中央有“萧齐遗胜”四个大字,边长各为2米,均为金山石刻浮雕,因为,该广场前身是太平寺所在地,文笔塔是太平寺附属建筑;太平寺于1958年逐渐荒废而被拆除,只留下寺内的这座孤塔。1992年在太平寺故址兴建状元楼时,曾挖出由唐荆川撰写下的一块石碑,上面写道这样一句:“惟塔则萧齐旧物也。”意思是只有这塔是齐代那时留下的,说明此塔年代久远。这“萧齐遗胜”四字便是指的公园内文笔塔。 
    经过这短暂的游览,不知您是否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感觉,改扩建后的红梅公园是我们常州的“氧吧”,更是我们常州的“绿肺”。欢迎大家能再次光临这大众的乐园!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