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梅公园,常州第一公园(上)

 阿榧榧香 2022-05-14

★旅游地点:常州红梅公园

要说到少年时对常州的印象,就是红梅公园和天宁寺,那是父亲带我第一次来常州,适逢梅花盛放的时候,确实让我对红梅公园念念不忘。

可惜的是后来往来常州几次,因为都是顺带着一游的关系,每次时间允许,就到红梅公园转悠,但偏是每次完美地避开了红梅花季。不过虽说以“红梅”为名,其实红梅公园的梅林规模并不大,也算不上国内著名的赏梅胜地,倒也不觉得有多么遗憾。

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市中心东侧,因为园内的红梅阁而得名,号称常州第一园林,是常州市最大的国家重点公园。在国内陆处市中心的公园中,红梅公园应该称得上规模是比较大的了。

自来红梅有八景: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

这次我是起了一个大早,自东门进入公园,迎面就是常州的一些著名景点和人文遗迹,中间配着清代立体城厢图,周围则是能够体现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风采的八座坊,有早科坊、状元坊、世科坊、兄弟翰林坊、双桂坊、正素坊、椿桂坊、进贤坊。

旁边还有一些常州著名的景点,例如青果巷、毗陵驿、大观楼、石龙嘴……当然,这些景点都是模型,但做得还挺仿真,也算是让对常州不熟悉的人了解常州“吴风遗韵”。

前几回来的时候,这个景点倒是没有看到,可能是近来新建成的,这些模型看着也确实很新。

高山流水是一组雕塑,取材自伯牙鼓琴遇知音的传说。相说古时候俞伯牙在这里鼓琴,和钟子期相遇,虽然子期只是个打柴的,但伯牙却并不因此轻贱,而是把他请上船细谈,结果子期不仅识音,也识得他手中的名琴。

伯牙于是复弹几曲,子期听琴声雄壮高亢,赞道:“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子期道:“这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伯牙听了惊喜万分,两人越谈越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再到这里来相会。

当伯牙次年赴约时,却得到子期病卒的消息,临终前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以待来年听伯牙的琴声。伯牙悲痛地弹奏《高山流水》,曲毕挑断琴弦,把瑶琴摔了个粉碎。子期不在人世,他的高山流水还能弹给谁听呢?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

伯牙与子期鼓琴听音的地点并不在这里,伯牙和子期都是楚国人,他们在汉阳江口相遇,距离常州着实有些遥远。古时候交通可不便利,伯牙和子期的活动范围估计出不了湖北省,不知道这组雕塑是否还有别的典故在,不过看其服饰,分明是楚人无疑。

四月仲春,鲜花盛开,红梅公园从来不乏春花秋叶。湖畔有一树红枫,红得实在耀眼,横斜的枝干,配着一侧古典风格的亭轩,一时几疑是春景还是秋景了。

沿着湖畔往前走,就是塔影森林。这里树茂草深,但最漂亮的还是各色的春花,杜鹃、海棠、木绣球都开了,石边还有迎春花凑着趣。

文笔塔一带建筑密集,单是桥似乎就走了好几座。有的桥栏上刻着篆字,看着倒有几分古意。不过最漂亮的还是笔架山,旁边的牡丹园国花也开得正好,姹紫嫣红,满园都是春色。

前几天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虽然我也爬了一下笔架山,但也只是为了看文峰塔的倒影。

今天倒是好好地爬了个遍,大白天视线很好,方笔塔在水中的倒影也很漂亮。周围是非常深的翠绿色,五彩缤纷的花点缀得恰到好处。

文笔塔是一座古塔,经历了几毁几建的过程,文笔塔身是晚清的建筑,莲瓣状古塔基是仅存的南齐遗物。

这座塔于一九八一年修复,七级八面,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每级设四个拱门,不过现在不能登塔。

笔架山与文笔塔隔池相对,这也是与塔呼应的,有笔就得有架子搁笔呀。笔架山顶部有十五株白皮松,正与齐梁两朝的常州籍皇帝相对应,可见树也不是乱种的。

龙博悦读小屋也不开放,这也是仿古建筑,门棂和窗棂上还雕着花,面阔三间,从窗户里看进去,书架上的书放得满满当当,很有读书的氛围。

文笔楼是两层古典建筑,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集作画的场所。原来有清朝著名文人龚自珍的《高才篇》。现在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梳篦博物馆,不过可能由于疫情原因,今天并没有开放。

楼南有碑廊,西南是墨香榭、文思桥,正面则有梦笔轩、砚池、星聚桥、待月亭、夕佳亭等建筑。中国的文人素来风雅,文房四宝都齐全了,还得有风花雪月。

虽然旁边有“丛林体验”,不过掐算了一下时间,我还是看了看栈道,继续往前走。丛林,对于城市公园来说,只能勉强有个意思。

沿着道路一直往前走,原来常州画院就坐落在红梅公园。周围的树木高大,道旁的花圃里鲜花盛开,这环境真是画家们喜欢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公园的另一个出入口了。

岸柳廊桥波映绿,萧齐遗胜揽浮光。

曾依疏影花期许,总是蹉跎错暗香。

——七绝

自驾游:常州红梅公园

4月仲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