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针对高血压病的一些特点,经多年反复实践,自拟知白降压汤辨证治疗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病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疗效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1979年4月郑州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座谈会制定的标准为依据。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计36例。有效:主要症状减轻,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达基本正常范围,计24例。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舒张压未能达到基本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变化不大或反弹,计 5例(其中痰浊上蒙型1例,风阳上扰型4例)。总有效率为92.3%。 患者,女,49岁,干部。2004年7月初就诊。患高血压病半年余。常见眩晕,头痛,少寐,心烦不安,心悸,心前区不适,口干,腰腿酸软。有阵发性发热感,已有半年不能正常工作,血压160/130mmHg。曾服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片、卡托普利片等西药5个月,效果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X线检查:左心室稍扩大,心脏搏动较强。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稍变窄,无出血和渗出物。血、尿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型眩晕。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II期)。给予知白降压汤加川杜仲、磁石、仙茅、枣仁、夜交藤。每日1剂,分3次服。至8月11日,血压降至140/90mmHg,各主要症状消失。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再服1个月,服药期间每星期检查1次血压,均在正常范围。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窄较前好转。服药2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年龄多在41~60岁之间,与其工作紧张,生活奔波,饮食改变有密切关系,至体内出现痰、热、风、虚等,特别时虚于风易使人体冲、任两脉不调,损害肝肾气血致其亏虚而成病。故治疗高血压病不能单一清肝泻火,而应注意辨证。方中知母,苦、微寒,有润肾滋阴、清热养肝的作用。白芍,酸、微苦,能平抑肝阳、养血敛阴。配黄柏、当归、淫羊藿、巴戟等药具有补肾润肝,调气养血功能;天麻定风荣肝,能激活脑细胞,名为定风草,对眩晕有特效;川芎润肝补血,搜肝气,补风虚,经动物试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草决明用量稍重,以增强息风功能。诸药合用,对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所致的高血压病疗效较好。用水煎低温浓缩成流浸膏,效果超过煎剂,且便于长期服用。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而顽固的疾病,用西药往往奏效一时,而长期服用又多会出现体倦乏力、性功能减退、腰酸腿软等副作用。用知白降压汤治疗,血压下降后可稳定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又可不断服药以巩固,无任何副作用。(吴松梅,郭明巍)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8..实用偏方秘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