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亦田 周二带小宝去医院进行四个月的查体,我趁机把洗澡时发现小宝腿纹不对称的问题提出来,顺便咨询一下。 儿童保健科的医生看看小宝的腿纹,又翻过来看看臀围,均出现比较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决定让我们去儿童外科就诊。 儿童外科医生给小宝做一个专门的髋关节测试:将小宝双腿分开,弯曲再伸直。 医生说小宝右侧髋关节正常,但是左侧髋关节活动时发出“咔嗒”的声音说明宝宝的股骨头(大腿骨上端)在活动时从骨盆的关节窝里滑进或滑出。这称为临床髋关节不稳定。建议我们去给小宝做一个髋部超声,根据影像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医疗手段干预治疗。 我和阿姨都非常紧张:“孩子从出生到三个月查体都正常,怎么才一个月时间忽然就髋关节不对称,左侧发育不正常了呢?” 医生介绍说:“髋关节是一个半圆形‘球窝’关节,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能影响宝宝的髋关节发育。引起宝宝弹响髋的原因包括:有时球状的股骨头没有很好地嵌在窝状的髋臼里而发生移位;有时虽然股骨头在髋臼内,但容易滑入脱出;或者由于髋臼太浅导致髋关节容易脱位。” 医生进一步询问以便确诊病理:“你是剖腹产还是顺产?” “顺产” “出生时胎位是正常的?不是臀围吧?” “正常。” “是足月生产吗?” “是的,37周生产。” “是否有家族病史?就是家里有没有这样的遗传病,走路一瘸一拐的?”耐心的医生配合着肢体语言。 “没有。” “这是第二胎,拿第一胎小时候曾经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过。” “一胎是男孩、女孩?” “女孩。” “出生后没有包得太紧?” “没有”医生一边问一边飞快做着笔录,最后医生满意的抬起头:“好,我跟你们说一下,从医学的角度来讲,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比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在1‰左右,大约约20%的先髋脱位有家族史。女孩发生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比例是男孩的6倍,另外,臀位出生、羊水过少孩子在子宫内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超过预产期时间较长出生、或者家族其他成员有髋关节发育病史的宝宝都更容易出现髋关节发育问题。但是,很多宝宝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并不是很清楚。 先带孩子去做个超声筛查一下。” 虽然不明原因,但是连续两天检查后,我们非常庆幸小宝左右两侧髋骨差异极其微小,不用采取干预治疗。医生还是很不放心的把小宝两条腿捋直了仔细趴下观测腿长,进一步确定两条小腿一样长短没有大碍后给我们填写病历。 临走之前,医生忽然有所发现:“你们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应该是把孩子的腿分开,像小青蛙一样抱着。现在不是有腰凳吗?尽量让孩子分腿骑坐在上边,不要并腿紧抱,这样骨骼长期扭转就容易发生髋脱位,进而髋关节发育不良!回家让孩子多躺着蹬蹬腿,别总抱着,下个月随访检查。” “抱孩子还能影响髋发育?”虽然我是二胎妈妈,但是这个问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医生笑笑:“你以为呢?抱孩子也是有讲究的!你的月嫂培训时没有人教过吗?” 阿姨摇头。(建议:月嫂培训不要仅仅局限在母婴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实操上,还是应该请儿科、骨科医生仔细讲一下新生儿生理发育的特点才全面。) 医生真是个好脾气,笑着对阿姨说:“培训没讲啊?那我给你讲讲,你得给我学费哈!造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学说。臀位产可使髋关节在异常屈曲位遭受机械应力,造成股骨头的脱位;或是产后婴幼儿包裹不当、抱姿过紧,因为老人传统的习惯给孩子抱蜡烛包,双腿包裹过紧,再就是喜欢抱着孩子,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活动双腿,都有可能会造成小儿的髋关节脱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