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徒步者的收藏 2016-03-30

      阿根廷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阿根廷第一条铁路在1857年诞生时,当时的“天朝上国”大清国还视铁路为“奇技淫巧”,直到8年后的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才在北京宣武门铺设了一条长约500米的“展览铁路”,结果被视为“妖物”,由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除”……又11年后,1876年,美国人、英国人偷偷地在中国修建了第一条全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运营大半年,平均每英里每周可赚27英镑,与英国国内铁路日利润相当,但是也难逃脱被拆除的命运,1877年10月20日,大清政府花费了28.5万两白银把吴淞铁路从英国人手里买了过来,干啥?自己运营?你想多了,他们把它拆了!中国第一条正式的、没有被拆除而顽强活下来的铁路的诞生,还要等4年后的1881年,那条铁路叫唐胥铁路,全长11公里,而且被大清政府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为理由,勒令只能用马拉,所以开通初期这条铁路也只能算是一条马拉铁路。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中国过去那点糟事咱就不说了,咱接着说阿根廷。阿根廷铁路最初由英国人修建,是阿根廷从英国人手里继承的一笔优厚资产,阿根廷也成为拉丁美洲运输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到1980年代,阿根廷尚拥有5万公里铁路。当然到了1980年代,铁路行业在很多国家开始被唱衰,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国家掀起了铁路私有化的浪潮,包括日本、英国、阿根廷在内都开始酝酿或者执行铁路私有化计划。

      在阿根廷铁路私有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是总统Carlos Menem,还有一个机构就是世界银行。在他们的推动下,阿根廷铁路的私有化进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铁路系统被分为几个独立的货运和城际客运网络,有6家货运公司和6家客运公司分别运营。

   私有化初期,效果还很不错。首先呢是服务质量有了提升,而且发车也更加准时了,客运数据也出现了短暂的增长。但是,不久形势就出现了逆转,大家发现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想象的路径往前发展。怎么回事?我先给大家展示两张对比地图。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左边这张是私有化前的阿根廷铁路运营网,右边这张呢,就是私有化之后的铁路运营网。一张全长50000多公里,排名全球第8位的铁路网私有化10年后,到2000年已经只剩下了10000公里还能运营。

      为什么?既然私有化了,企业当然是要赚钱的,不赚钱的线路怎么办?当然是停开。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私有化企业为了减少铁路运营成本,完全无视其投资维护和保养铁路的义务,经过十多年的运营,阿根廷铁路的线路基础设施以及运营车辆状况每况愈下,线路设施越来越差、车辆购置以二手为主,维修保养,能省就省,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猜也能够猜到,车祸猛如虎。2012年2月22日,阿根廷铁路事故造成51死、703人伤,5天之后再次发生事故,而在短短4年内,他们大的铁路事故竟然发生了8起。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当然客观上也为中国铁路企业进入阿根廷市场提供了良机,2012年之后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开始大量进入阿根廷铁路装备市场,成为阿根廷铁路市场上最重要的玩家。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最新的结果是,2015年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重新启动了铁路国有化进程,在5月份正式公布铁路国有化法案,根据该法案,阿根廷目前所有被承包给私营铁路公司的客运货运铁路将统一收归新成立的“阿根廷铁路公司”管理和运营,同时政府将继续为铁路服务提供补贴,以使乘客享有更廉价便利的服务。


阿根廷铁路私有化之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