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象”--中医理论的核心

 LGB936 2016-03-31

       人作为一个活体,生活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同时,人作为有别于一般生物而存在的高级动物,又有着自身极其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因而人体的内在平衡时刻受着自身或外来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这两者不会对人体造成疾患,那是因为,人体有着自身的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及时抵御各种外来因素对机体的侵害,并调适机体的内在平衡,使内、外界各种因素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机体用以实现上述功能的两大体系就是:①防御体系:它主要负责对外来伤害的防御。包括: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修复系统(使机体受到外来损伤后能及时修复,而不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应激系统(使机体在受到伤害后的损伤程度降到最小)。②调节体系:它主要负责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正常、协调运转。我们知道,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有赖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这六大系统的正常、协调、有序地运转,这就要求人体有一个完善的调节体系来维持这六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平衡、互相制约、协调运转的关系。人体实现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实现。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和司令部,监控着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物质成分的微小变化,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将这种调整信息通过外周神经传递到各组织器官,实现对内环境的直接调控;同时,它又控制着内分泌系统,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改变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从而增强或减弱某一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以此实现对内环境的间接调控,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使机体内环境尽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机体的健康。中医将这两大体系合称为“正气”,它是护卫人体内在平衡的主导因素,有了它的正常运转,人体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内、外界因素无处不在影响下依旧保持健康的状态,中医 学称这种现象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前面已经提到了,人作为一个活体,时刻都受着外界或自身的影响。外界的影响比如各种气候变化、细菌、病毒、外伤等,自身的影响如情绪变化、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当这些内、外界的影响超过了人体“正气”所能调节的范围,它就会对人体的内在平衡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学称这种能造成机体内在平衡失调的因素为“邪气”。“邪气”从来源分可分为“外来”和“内生”两大类。外来的“邪气”包括各种自然条件对人体的伤害(中医将其归纳为6种典型的邪气:风、寒、暑、湿、燥、火,简称“六淫”),细菌、病毒造成的各种感染(中医将其中有传染性的一部分细菌、病毒称为“疫疠”)等。内生的“邪气”包括各种情绪变化对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中医将各种情绪变化归纳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饮食劳倦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后引起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中医将其归纳为5种,它们指: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简称“内生五邪”)。当这些“邪气”破坏了人体的内在平衡时,我们就会感到各种不适,这时我们就“生病”了。也就是说,当“邪气”对人体的影响,超过了“正气”所能防御和调节的范围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产生这种结果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过于强盛,二是自身“正气”虚弱。而当“邪气”对人体的影响,没有超过正气的防御和调节范围时,就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中医学是通过疾病在人体的外在表现来判断体内平衡失调的情况,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医疗观察和实践,运用归纳、分析、演绎等方法,创造了“藏(音脏,去声)象”理论。“藏象”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独特方法。所谓“藏象”就是“藏之于内而象之于外”的意思,也就是说,机体五脏六腑虽然藏在体内我们无法看到和触摸到,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可以在体外表现出来而被我们所观察和了解到,因而我们就能利用我们观察、了解到的体外的变化来推断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情况。西医学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如两颧潮红是心脏二尖瓣功能不全的表现,面色黧黑是肾功能不全的表现等等,但西医学在这方面的认识是零碎的和肤浅的,远远比不上中医的系统化和整体化,中医将诊断(望、闻、问、切)、生理、病理都和“藏象”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现行所有的中医书都仅仅将“藏象”作为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而没有意识到它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我认为藏象学说指明了中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机体的外在表现推断体内脏腑功能的变化),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有了它,中医的“望、闻、问、切”才成为可能,中医的诊断用药才有科学性可依,而唯有理解了“藏象”,我们才不再会觉得中医“玄不可及”,才不会因为中医不借助仪器的检查而指责中医“不科学”。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医学实践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医学遗产,其科学性可谓烛照千古,难道我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把它仍进垃圾堆吗?

  根据患者的外在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生理变化,这正是中医的科学性所在,就好比我们手暴露在气温很低的环境中时会有“冷痛”的感觉,我们通过这感觉完全可以来推断是由于“寒冷”这种因素导致了“冷痛”这种不适感觉的出现,我们就能相应地采取“保暖”的措施来改善这种不适感。同样,假如我们从体外获得如下信息:胃口不佳,大便不成形或夹杂有不消化食物,时有胃脘隐痛、空腹时尤为明显,经常感到疲劳乏力,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象细弱等,我们就能推断出体内脏腑的变化是“脾胃虚弱”这一原因造成的,我们就能采用“补脾健胃”的方法来治疗它。这一推断并不是凭空说说的,而是建立在历经检验的“藏象”理论之上的。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很大一个原因是认为中医没有客观的检查作为诊断的依据,还有中医所称的"气血阴阳"玄乎,让人感觉捉摸不定。其实这是因为中医千百年来,没有人真正正确阐述过中医的本质,现代中医更是将中医的根本抛之脑后,大搞西医化的中医,还自谓中西结合,良可叹也。其实,中医的诊断与用药有着极其严谨而客观的依据,只不过这些依据并不是通过仪器检查获得,而是通过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医生的望、闻、问、切,并进行综合分析、取舍后获得的,它较之仪器的检查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我认为也更能揭示疾病的本质,更符合生命科学的特点。中医的诊断与对疾病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依据,其科学性、严密性与可重复性更是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中医的核心就在"藏象"二字,了解了"藏象"也就跨入了中医的门槛,你将会发现一个别样的医学领域,你也会发现中医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医学,其科学性及远见性早已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达到的高度。西医学至今仍在微观的世界中寻找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找到了一条整体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我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中医学在千百年前独具慧眼的研究思路(藏象学),会是远远走在现代医学的前面。

  “藏象”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它几乎是中医的病因、生理、病理、诊断各个学说的存在基础。概括地说“藏象”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藏象。指人体内各种物质成分、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外在表现。②病理藏象。指人体内各种物质成分、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经络的病理过程与外在表现。③病因藏象。指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疫疠、外伤、痰瘀等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不同外在表现。

  中医的“藏象”学说,是怎样通过对机体的外在表现的分析来揭示疾病的本质呢?认识疾病的本质,不外乎以下几点:①疾病的部位②疾病的性质③疾病的原因。在“藏象”学说中,每一脏腑、经络和各种基本物质成分的疾病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疾病的定位是很容易的,比如中医认为“心主神志”,故出现心慌、神志不宁、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心”;“肺主呼吸”,故出现气急、呼吸不利、哮喘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肺”;“肝主疏泄”,故出现情志不畅、两胁胀痛、口苦黄疸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肝”;“脾主运化”,故出现胃口不佳、脘腹胀闷、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脾”;“肾主骨及生长发育”,故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脆弱、佝偻病骨折后不愈合、性功能低下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肾”(这些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会详细地介绍,这里仅作简介)。在认识中医的过程中,有一点要说明,中医所称的脏腑,决不是单纯解剖意义上的组织器官,而是基于中医对人体的整体性认识,比如中医所说的“心”就包含了现代医学很多大脑与植物神经的功能,其他肺、肝、脾、肾也是一样,它们都是中医学整体研究的名称,它们包含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组织器官、活性成分、体内激素的内容。我们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着很多不同的功能,比如大脑,有着思维、记忆、调节体内激素水平、语言、肢体动作、调节体温等等功能,中医学则将它的功能细化,重组,比如通过观察,失眠、健忘、神志的变化常常和心慌、心悸以及心脏的跳动联系在一起,因而就将大脑有关神志、记忆、思维这一部分功能划归“心”这个脏腑,中医学的这种研究我认为可以更好地认识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疾病认识的全面性,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疾病的部位确定了,我们再来确定它的性质,疾病虽然千变万化,但究其本质不外乎“虚实、表里、寒热”六项而已。虚实”反映了人体邪气和正气的盛衰情况,邪气盛就是实证,正气虚则是虚证。所谓“邪气”也就是指各种外来致病因素和体内代谢障碍所致的病理产物,所谓“正气”则是指人体内的各种精微(营养)物质。“实证”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腹痛拒按、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腹膨隆、小便淋漓涩痛、舌厚腻、脉实有力”等。“虚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小便失禁、大便滑脱、自汗盗汗、腰腿酸软、头晕乏力、嗜睡健忘、语音低微”等神气不足的症状。“表里”是判断病邪侵入机体的深浅程度。致病“邪气”入侵机体,机体“正气”必然会产生抵抗(现代医学称之为“免疫”),在二者抗争过程中,如果人体正气占上风,则不会造成疾病,而当“邪气”占上风时,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比如说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头身痛、脉浮”等,我们称之为“表证”,这时“邪气”尚在肌表,正气尚有力抗争,故只需用药解散外入的“邪气”,病就会好转。假如“正气”不足以抵抗“邪气”而导致“邪气”深入脏腑,则会出现“高热口渴、腹痛腹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时,我们称之为“里证”,此时,邪气已经深入脏腑,只能用泻下、利尿、涌吐等方法祛邪外出。而当正邪双方势均力敌时,则会出现“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胁苦满、不欲饮食”等症状时,我们称之为“半表半里证”,这时“邪气”在表里之间,只有扶正祛邪才能兼顾。“表里”反映了疾病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一般来说,疾病在表为新病、轻病,在里则为久病、重病。““寒热”是用于判断疾病对人体原有的平衡造成的影响。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各组织器官和物质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比如说恒定的体温,相对稳定的各种细胞数量、种类,相对稳定的各激素浓度水平等等,这种平衡状态,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通俗地讲,就是“阴阳平衡”的意思。一旦发生疾病,这种平衡往往会被打破,从而造成阴阳平衡的失调,这种失调可以是“邪气盛”造成的,也就是产生“阴盛”或“阳盛”的结果,也可以是“正气虚”造成的,也就是产生“阴虚”或“阳虚”的结果,前者属于我们前面讲的实证,后者则属于虚证。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后果只有两个,“阴盛”和“阳虚”均会导致“阴”相对过盛而产生“寒证”,而“阳盛”和“阴虚”则均会导致“阳”相对过盛而产生“热证”。“寒证”由于“阴盛”造成的称“实寒证”,表现为“受寒而发,发作突然,脘腹肢节冷痛,得暖痛减,痛处拒按,脉紧或弦”等;由于“阳虚”造成的称“虚寒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脘腹疼痛绵绵,时做时止,痛处喜暖喜按喜揉,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脉细弱无力”等。“热症”由于“阳盛”造成的称“实热证”,表现为“热度较高,畏热喜冷,面红目赤(呈深红或紫红),烦躁不宁,甚者有神昏谵妄,口渴多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黄赤热烫,大便干结不通或大便溏泻伴肛门灼热,舌深红或紫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或实”等;由于“阴虚”造成的称“虚热证”,表现为“热度不高,常为低热或中等热,夜间骨蒸(指自觉有热从骨骼间向外透发,热后汗出,汗后热退,自测体温往往正常,一般出现在夜间),午后潮热(一阵阵发热,犹如潮水一般,周而复始),五心发热(双手心、双脚心、心窝),口渴不欲多饮,心烦失眠,两颧潮红(呈嫩红色),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表里、虚实、寒热”在疾病过程中往往是错综在一起,形成“表虚”、“表实”,“里虚”、“里实”,“表寒”、“表热”,“里寒”、“里热”等多种结果,基本上概括了疾病的总体性质。

  中医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也是基于“藏象”理论的,并不是从微观上去研究,而是根据各种内、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外在表现来定义病因的名称。根据外在表现的不同,中医将病因分为三类:一是外因,指外界邪气侵犯人体造成疾病。具体来说有六种邪气,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它们为“六淫”。“淫”有过多的意思,我们知道,上述六种因素均是自然界存在的,平时并不会造成疾病,只有在“过盛”或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这六种因素才会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二是内因,指人体内在因素造成机体代谢障碍和平衡失调,从而产生各种不适。具体来说有七种因素,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之为“七情”。七情和六淫一样,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调节能力,则会造成疾病。其中过喜会伤心、过怒会伤肝、过思会伤脾、过悲会伤肺、过恐会伤肾,这都是中医学长期观察、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三是不内外因,也就是除了上述“六淫”、“七情”之外的致病因素。具体包括:饮食劳伤、外伤金疮、房室劳倦、虫兽所伤等等。

  中医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疾病的本质,是基于中医对疾病的整体观和相对观。前面我已经讲过,中医认为疾病症状的产生,关键是机体平衡被打破的结果。比如说细菌感染后出现发热,这时,对疾病的本质而言,细菌的种类并不重要,(好比我们手指被烫伤,我们在治疗时无需知道是滚水烫的还是蒸气烫的,因为不管什么烫的,只要其外在表现相同,则疾病的本质是一样的。现代西医学在细菌、病毒的微观研究不断深入,发现的种类不断增加,可是对付的办法却越来越少,微生物的抗药性越来越多,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无法避免,这是为什么?微生物是没有穷尽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它们,关键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后果是造成了机体体温的升高,而这种“发热”的症状才会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中医学抛弃了对病因的微观研究,而是着力于从机体平衡入手,探讨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平衡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病因学说。

   LGB936-选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