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急就章”?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当面或者以文字的形式夸我们的文章、书法作品、篆刻作品水平高,我们需要给对方一个回复时,一方面要谦虚地说自己的水平不好,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一方面又要表达出自己还有提高的空间,这个作品自己创作的有点仓促,没有精工细做,这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作品是“急就章”,今天,我们就把“急就章”这三个字好好扯道扯道。


(汉印“鹰扬将军章”)


(汉印“扬武将军章”)

一,“急就章”的原义

首先的第一层含义是,急就章,就是紧急情况下刻成的印章,因此就叫急就章,看,多直接。大致我们学篆刻的朋友都知道,汉印里有一部分印章,特别是那些“某某将军章”,通常情况下,这些印章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在行军途中,或者在打仗调防其间,出现紧急军情,会有临时拜封的情况,那么,这时候所刻的印章往往就会比较急促,我们大致看一些汉印里的急就章,大家就会明白,布局章法一概基本不论,只要印文正确就行,甚至有些行文干脆是潦草的,偶尔还会在印章中出现错别字,文字不规范的急就章,多了去了。急就印章见上面两幅图。

这些急就章在东汉末期、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多,原因就是那个时代的战争像家常便饭一样,时有发生,国家长期陷于战乱,有战争就有紧急军情,就有紧急任命,于是就“急就章”。这类急就章大多是“将军印”,制作有时是迫于形势,但并不是说,这些印章就一点艺术价值都没有。恰恰是因为紧急,是因为迫于形势,这些印章往往在形式上更加显示出天真烂漫的形态,而且刻法是凿印刻出,别有一番天地,因此,也为一部分印人非常看重,比如,齐白石老人,他的齐派印章,就从急就章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当然,那是因为他老人家有极深厚的艺术功底,平常人学不来。

(齐白石印风的“湘潭人也”)

还有一种急就章,就是殉葬章,因为作用就是殉葬,已几乎没有实用价值,刻成之后就是随着死者“入土为安”了,因此,刻工不考究,甚至印章的材料也不考究,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急就章》书法)

二、“急就章”的另一个原义

对了,又一个原义,这个跟文章和书法有关。西汉汉元帝的时候,皇帝比较注重幼儿教育,于是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情形相当于现在的《看图识字》到小学课本级别,这篇文字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全文无一个字是重复的(真下功夫啊),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就像一部小的百科全书。因为篇首有“急就”两字,因此就叫《急就篇》,因为是一篇文章,也有称《急就章》,此文从汉代至唐代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急就章》的抄写规范版本还可以作为临习书法的摹本。唐以后,《急就篇》蒙学教材地位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代替。


(书法家皇象画像)

《急就章》中最有名的版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皇象书写的,这个版本的书法成就非常高,也是至今流传下来最好的《急就章》书法作品,通常我们说《急就章》,有一个意义就是专指三国皇象急就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我谦恭用急就章是不错的,大抵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水平像识字课本一样,还在学习。

三、“急就章”的另一层书法含义

这个说法当始于篆隶交替时期,当时在处理紧急公文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时态紧急,把本应篆书书写的公文内容用隶书书写,原因是隶书写起来要比篆书写起来方便多了,但这显然是不够正式的,因此,这样形成的公文内容也叫“急就章”。

(篆书与隶书的比较)

四、“急就章”的现代引申含义

这个意义算是常用的意义吧。就是开头我们所说的意义,大意是指为了应付需要,而匆忙完成的作品或事情。比如参赛的作品,明明下了功夫去完成,也有自谦说是“急就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