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友兰:禅宗:无修之修与妙道顿悟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4-02

 

禅宗:无修之修与妙道顿悟

 

冯友兰

 

  禅宗的来源,可以推到道生。道生与僧肇同时同学。立有“善不受报义”,“顿悟成佛义”。道生的著作,今多不存。其“善不受报义”的详细理论,今亦不可知。但与道生同时的慧远,有《明报应论》,亦主“善不受报义”。

  照慧远所说,所谓报应,就是心有所感召。心有所贪爱,则即有所滞,有所著。有所滞者,则其作为即是有为。有为即在佛家所谓生死轮回中造因,有因即有果。果即是其所受的报应。圣人应物,出于无心。所以虽应物而无所滞着。无所滞着则其应物,虽似有为,实为无为。所以虽有作为,而不于佛家所谓轮回中造因。无因亦无果。

  道生的“顿悟成佛义”,见于谢灵运的《辩宗论》。圣人“虽处有而同无”。同无是圣人的境界。刘遗民与僧肇书云: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无与无名同。体无鉴周,理归一极。

  无就是无相,无相就是诸法实相。对于诸法实相的知识,谓这般若。然诸法实相,不可为知的对象。所以般若是无知之知。得般若者之知诸法实相,实是与诸法实相同为一体。此即所谓“理极同无”亦即所谓“体无鉴周,理归一极”。鉴是鉴照。周是周遍。与无同体者,普照诸法。故体无则鉴照。体无同无的境界,就是涅般。涅般与般若,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涅般是得般若的境界。般若是得涅般的智慧。得涅般则得般若。得般若则得涅般。涅般般若,亦是得即一下得,不得即不得,一下同无即一下得涅般般若。此所谓顿悟成佛。顿悟是得般若,成佛是得涅般。

  所谓“无”究竟是什么,有两种说法:1、无不是什么,无就是“毕竟空”。空诸所有,又空其空。无是无相,无相故不能说是什么。圣人的心与无同体。所以说圣人心如虚空。非心非佛。2、无是能生诸法的心。诸法都由心造。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法的生灭,就是心的生灭。诸法实相,就是众生的本心,或称本性,或称佛性。见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道生称“反迷归极,归极得本”。即心即佛。

  禅宗中的人,无论持第一种说法或第二种说法,大概都主张下列五点:第一义不可说;道不可修;究竟无得;佛法无多子;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第一义不可说:因第一义所拟说者,都在“攀缘之外,绝心之域”(僧肇)。“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神秀的前二句是对于第一义所拟说者,有所说。有所说,则即与无相者以相。后两句,欲得到第一义所拟说,须用修行的工夫。慧能的前二句,是说:对于第一义所拟说者,不能有所说,后二句是说:欲得到第一义所拟说者,不可修行,不可修行,不是不修行,而是以不修行为修行。禅宗的人,大都以不说第一义为表显第一义的方法,是“不道之道”。以不修行为修行的方法是“无修之修”。

  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所谓有为。有为是生灭法,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修成还坏。有心的修行则有为法,其所得亦是万法中之一法,不是超乎万法者。超乎万法者,就是禅宗所谓不与万法为侣者。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不可说的。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即是说:不能向汝道。说不能向汝道,亦即是有所道。此即是“不道之道”。欲说不与万法为侣者,须以“不道之道”。欲得不与万法为侣才,须用“无修之修”。

  有修之修的修行,亦是一种行。有行即是于佛法所谓生死轮回中造因。造行即须受报。不造新业,所以无修。然此无修,正是修,所以此修是无修之修。

  不造新业,并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无心。马祖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习。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于善恶事上不滞,就是无心。不滞就是不著,也就是不住,也就是无情系。“若踏佛阶梯,无情有佛性,若未踏佛阶梯,有情无佛性”

  无心也就是无念。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无念是“于诸境上心不染”,“常离诸境”。“于诸境上心不染”,即是“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此即是无住。此亦即是“于相而离相”,亦即是“无相”。所以《坛经》所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只是“无念”。“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此即是“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义。

  人是能知的主体,境是所知的对象。六祖云:“汝其暂时敛欲念,善恶都莫思量。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上座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水饮水,冷暖自知”。父母未生明上座时,并无明上座。无明上座之人,亦无对人之境。令明上座还其父母未生时面目,就是令其人境俱夺。人境俱夺,与“无”同体。忽然默契,就是所谓顿悟,所谓“一念相应,便成正觉”。悟无能悟与所悟的对立。因其无对象,可以说是无知。但悟亦并不是普通所谓无知。悟是非有知非无知,是所谓无知之知。

  南泉:道不属知不知。知星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法演:“如来有密语,迦叶不覆藏”。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暧自知。诚哉是言巳。乃有投机颂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理为智之对象,境为神之对象。智与神为能,理与境为所。“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即是知对象之能,与对象之所,冥合不分。不分而又自觉其是不分,此所谓“如人饮水,冷暧自知”。“道不属知不知”普通所谓知识之知,有能知所知之分,知道之知不能有此等分别。故曰“知是妄觉”。道不属知。然人于悟中所得的能所不分,亦不是不自觉的,若其是不处觉的,则即是一个混沌,一个原始的无知,一个“顽空”。所以说:不知是无记。道不属不知。

  禅宗人常形容悟“如桶底子脱”。得道的人于悟时,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均一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积极地解决,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的道,为“不疑之道”。

  “山前一片闲田地,几度卖来还自买”。田地本来就只是那一片田地,而且本来就是你的。除此外另找田地,谓之“骑驴觅驴”。既得驴之后,自以为真有所得,谓之“骑驴不肯下”。舒州:只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驴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除即觅驴病,狂心遂息。既识得驴子,骑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山河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复有什么事?

  禅宗的主要意思,说穿点破,实是明白简单,亦毫无奇特秘密。“如来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云居:“汝若不会,世尊密语。汝若会,迦叶不覆藏”。密语之所以是密,因众人不会也。佛果:“迦叶不覆藏,乃如来真密语也。当不覆藏即密,当密即不覆藏”不覆藏的密,即所谓公开的秘密。

  自迷而悟,谓之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圣人的生活,也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平常心是道”,圣人的心也是平常心。此之谓从圣入凡。从圣入凡谓之堕。堕亦可说是堕落,亦可说是超圣。超圣是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南泉:直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直向那边会了”,是从凡入圣。“却来这里行履”,是从圣入凡。

  因为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是从圣入凡,所以他所做的事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而其做此等事,又与平常人所做此等事不同。百丈: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黄檗: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也言瞬目,尽同无漏。庞居士偈云:神通并妙用,担水及砍柴。担水砍柴,平常人做之,只是担水砍柴;圣人做之,即是神通妙用。因有此不同,所以圣人虽做平常人所做的事,而不受所谓生死轮回中的果报。黄檗:但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无我相等。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过水而脚不湿,谓做事而不沾滞于事,不为事所累。圣人就是这一种的自在人,禅宗亦称为自由人。

  这就是“无修之修”所得的成就。于修时,也是要念念不著于相,于相而无相;于成就时,也是念念不著于相,于相而无相。不过于修行时如此,是出于努力;于成就时如此,则是不用努力,自能如此。这不是说,因为修行的人养成了一种习惯,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而是因为修行的人于成就时,顿悟“同无”,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

  圣人的境界,就是所谓“人境俱不夺”的境界。在此等境界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人巳不是旧日的,从凡入圣的人了。从圣入凡,所以虽有人有境,而仍若无人无境。“人境俱夺”,是从凡入圣的工夫。“人境俱不夺”,是从圣入凡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