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仲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清茶清清 2016-04-02
1、病因病机探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其发病往往是在正气亏虚( 免疫功能紊乱) 的情况下,感受湿热疫毒之邪( 乙型肝炎病毒) 而致,发病后湿热瘀毒互结、气血失调,相互影响,涉及脾胃肝胆等多个脏腑,病情严重者可演变为瘕积、鼓胀。
(1)病因
引起慢乙肝发病的原因有外感湿热疫毒,情志不舒,饮食不节( 沽) ,久病耗伤,劳倦过度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人体,或单独,或相互交织,破坏脏腑功能,影响气血流通,产生湿、热、瘀、毒诸病理因素,共同参与,进一步耗伤正气,发为本病。
①外感湿热疫毒
夏秋季节,感受外界湿热、暑湿之邪。邪气由表入里,郁遏不达,困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不能泄越,横逆肝胆,疏泄失职。若夹疫毒之邪伤人,则发病急骤,且多具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内及营血的危重征象。
②饮食不当
长期嗜恣食生冷、肥甘厚腻,或饮食不洁,或平素嗜烟好酒,皆能使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同久化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司,气滞血瘀,瘀热相搏,发为本病。
③情志不调
情志不调,或郁怒,或惊恐,或忧思不解,皆可扰乱脏腑气机。伤于肝气,木失条达,疏泄失司,气滞络痹;或伤于中气,则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或气郁化火,与瘀互结,瘀热相搏,以致发病。
④劳欲体虚
素体亏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一方面导致气血阴津损耗,气虚则血行无力,津血伤则无以载血周流,滞涩难行,于是脉络瘀滞,积久化热,瘀热相搏发为本病。另一方面,正气亏虚,易感外邪,湿热或邪毒缠绵不去,生瘀生热搏于肝胆。临床上慢乙肝病因复杂,常常是多种途径,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如常可见到体质虚弱患者外感湿热疫毒,部分平素因饮食内伤致痰湿内蕴,消化不良的患者致外感湿热发病。故当分析综合考虑。
(2)病机
①正气亏虚( 免疫功能紊乱) 是慢乙肝的发病基础。
中医学历来重视证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慢乙肝的发生发展也和正气不足密切相关。由于情志内伤,或生活失于调摄,饮食不当,劳累过度,导致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薄弱,外邪每易乘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湿邪郁而化热,气机不畅,终致血行瘀滞 而发病。因此,正气不足是慢乙肝发病的内在原因。即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 评热病论》“ 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瘟疫论》)。
②基本病机为湿热瘀毒互结,肝脾肾受损。
1)湿热瘀毒互结是病机关键
慢乙肝发病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失调,湿、热、瘀、毒诸病理因素相互交织,贯穿在整个病程的始终,湿热瘀毒互结是慢乙肝的病机关键。
湿: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均可生湿。湿为慢乙肝重要的病理因素,在早期与肝脾关系密切,中后期涉及到肾,三焦。湿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困阻中焦则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阻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乏力,困重不适。
其致病广泛,变化多端,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所不至,因其性重着粘滞,故致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是慢乙肝症状表现多端,迁延不愈,易于反复的原因。湿邪不化,伤及阳气,可寒化成水,停积腹内,或泛溢肌肤为肿。
热:多为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由表入里,扰乱人体免疫系统,感染乙肝病毒发病;火( 热) 亦可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是为乙肝的病理因素之一。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表现为高热,恶热,面赤,口干口苦,脉洪数等。热迫津外出,耗伤津气,表现体倦乏力少气等症。热邪易于生风动血,生风则现头晕,头痛,迫血妄行
出现衄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等;热邪易致疮痈,可见痤疮;易于扰乱神明,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
瘀:肝为藏血之脏,乙肝病毒深伏肝脏,可由气及血,其形成主要有如下四种,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瘀血形成后不仅使血液失去濡养功能,还会影响全身血液的运行,出现疼痛,出血,紫绀,肿块,舌质紫黯,这些症状在慢乙肝患者都可见到。周老对慢乙肝病机的阐述中,对瘀的形成及病理演变十分重视,瘀一般不单独存在,常与热、痰、毒胶结不解,以致病程缠绵,复杂多变。
毒:其含义可从下两方面理解,一、慢乙肝的发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征,符合中医“ 疫毒"致病的特点,现代认为其发病是感染毒邪一乙肝病毒。二、是指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因素之甚、盘踞不退,如热毒、水毒、火毒、瘀毒等。在慢乙肝中是指热毒和瘀毒。
2)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久则累及于肾、心。
从慢乙肝的发病和临床表现来看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感受湿邪,饮食不当,或劳倦伤脾,或情志失调,均可导致脾胃病变,脾胃为湿热所困遏,出现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腹泻便溏,恶心欲吐,厌食油腻,肢体乏力,困重不适等。肝主疏泄,与胆互为表里,湿热郁结肝胆则见黄疸,口干口苦,厌食油腻,胁肋脘腹痞胀或痛,便溏尿黄等症。湿热困遏,土壅而木郁,肝气不畅,出现胁肋部胀痛,及木不疏土症状。后期若肝气失疏,瘀血内结,则胁肋疼痛,触及症结,热毒炽盛,引动肝风,可引起肢体颤动,抽搐痉挛。 慢性肝炎同久,病变可由肝脾累及于肾心,如肝肾阴血不足,引起消瘦、乏力、腰酸,
低热、头昏,胁肋隐痛等症;脾‘肾阳气亏虚则见肢冷畏寒,脘腹不适,倦怠神疲,阳痿滑精等症。瘀毒扰心,则心烦失眠,上蒙神窍则见神昏瞻语等险候。
③病理性质为邪实币虚,病变主要在于血分。
一般而言,慢乙肝初期以邪实为主,此时病变主要在气分,以湿热蕴结,气机郁滞、升降失调为主。同久,湿热与瘀毒互结,耗伤人体正气,引起肝脾两伤,进一步累及于肝肾,出现肝肾不足,脾肾两伤的证候,多表现为邪实正虚。
肝病日久,湿热邪毒损伤肝气,必然由气及血,郁结肝络。现代医学亦认为慢乙肝病程始终存在微循环障碍。表现血热与血瘀互结,出现面色黯红,面部颈部赤丝血屡,手掌鱼际红赤,鼻衄、齿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瘀血阻络,血不循经,或血热妄行则见呕血、便血。气滞血瘀,结于胁下,可成症结。肝细胞也由炎性病变向纤维化发展,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病证。故其病变主要在于血分。
2.辨证要领
①辨分期
慢乙肝通常分为邪气壅盛与正虚邪恋两期。邪气壅盛期通常是本病早期,患者正气尚充,以邪实为主,气血瘀滞。涉及脏腑主要在肝脾。以胸胁、脘腹胀痛,口干苦,黄疸等实证为主要症状。正虚邪恋期通常是本病中晚期,正气亏耗为甚,但湿热瘀毒尚存。病变脏腑由肝脾累及肾。可见胸闷腹胀,口干口苦,身倦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畏寒肢冷等症。
②辨主症
1)辨黄疸
黄疸临床表现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积块瘀阻等,黄疸发病主要与湿浊相关,故《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言“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病变脏腑,不外脾胃肝胆,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
辨证可分为阳黄、阴黄。阳黄,黄色鲜明。阳盛热重,平素胃热偏重,湿从热化而致湿热为患。由于湿和热常有所偏盛,故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之别。火热盛极,热毒壅盛,邪入营血,内陷心包,多为急黄。阴黄,颜色晦暗。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而致寒湿为患。阳黄日久,或用寒凉过度,损伤脾阳,湿从寒化,可转化为阴黄。
2)辨胁痛
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气郁同久,气滞血瘀,瘀血停积;或精血亏损,肝阴不足,经络失养;或脾失健运,湿热内郁,疏泄不利均可致胁痛。病变 脏器主要在肝胆,同时和脾胃、肾有关。
辨证须分清气血、虚实。气滞、血瘀、湿热而致的胁痛,一般为实证;肝阴不足而致的胁痛则为虚证。临床以实证多见,虚实可互相转化,相互夹杂。另外还须明辨气血,大抵胀痛多属气滞,疼痛呈游走不定;刺痛多属血瘀,而痛有定处。
3)辨胃痞
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均可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病。主要病变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临床应首辨虚实,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则是实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属虚痞。次辨寒热,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属寒。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须指出临床常常寒热、虚实错杂,须综合考虑。
③注重现代医学检验,辨析病情进退。
肝功能基本正常,临床症状不重,病情尚属稳定;血清转氨酶高,病人出现胁痛、乏力、纳差,则系病情活动;转氨酶高,或球蛋白升高、肝纤指标及凝血指标高于正常,临床见黄疸,症状明显,则示病情进展,或向肝硬化发展;若见胆酶分离、胆碱酯酶、总胆固醇明显下降,身热,重度黄疸或迅速加深,则因高度警惕重型肝炎;病毒性载量持续在较高水平,AFP渐次增高,则应排除原发性肝癌。
④辨预后转归
预后转归除了与治疗措施得当与否有关外,还与患者体质强弱、护理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年轻,体质较好,慎饮食、节情志,预后转归较好,反之则差。若患者经过治疗精神好转、面色转亮,食纳增多,大便转实都是病情好转的征兆,预后较好,反之则差。如慢乙肝后期,反复出现腹水,小便不利,腹胀纳差,则预示着预后不良,如《金匮要略》所言“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3.辨证分型
慢乙肝临床表现复杂且多变,临床证候不易辨析。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五型。
①湿热内蕴型
主证:烦热胸闷,腹胀胁痛,目黄口苦,唇燥咽干,恶心纳呆,四肢困倦,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数。湿热内蕴于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运化不利则脘腹胀满,恶心纳呆,四肢困倦,大便 干,舌苔黄腻,脉数;湿热蕴于肝胆,疏泄失职,则胁肋胀痛,目黄,口苦,小便短赤。湿热之邪易于扰乱神明,则烦躁不安,热邪上炎则唇燥咽干,舌质红。
辨证要点:
1) 湿热的主次,病理过程中二者的消长转化。
2) 病在肝脾的主次。
3) 湿热常与瘀、毒相杂,胶结,在病理演化及治疗中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
②气滞血瘀型
主证: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胸闷腹胀,胁肋刺痛,或为胀痛,固定不移,胁下痞块,两手鱼际发红,可有血痣,小便黄赤,大便不利,或干或溏,舌质红或暗紫,或有瘀点,舌苔白或白腻,脉象沉涩或沉弦。
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则胸闷,胁肋胀痛,大小便不利,脉象弦涩;肝气疏泄不利,血行涩滞,则胁肋刺痛,固定不移,面色晦暗,形体消瘦,两手鱼际发红,舌质紫。木不疏土,脾气郁滞,升降失常,则脘腹胀满,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腻。
辨证要点:
1) 涉及脏腑肝、脾、胃的主次。
2) 气血失调的主次及相互的转化。
3) 与其它湿、热、毒等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③肝郁脾虚型
主证:胁肋胀痛,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身倦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沉弦。
肝气郁滞,血行郁滞则胁肋胀痛,脉象弦;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则身倦乏力,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舌苔淡,脉象沉。
辨证要点:
1) 肝郁、脾虚的主次及其相关性。
2) 脾虚所致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调之孰轻孰重。
3) 病变之在气、在血。
④肝肾阴虚型
主证:右胁不适,或有隐痛,头痛目涩,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少寐多梦,体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或弦数。
肝肾阴虚,不能濡润,则胁肋不适,或有隐痛,目涩,口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少,脉细;阴虚阳亢则头痛;阴虚内热,则有五心烦热,少寐多梦,舌红,脉象弦数。
辨证要点:
1)病变脏腑在肝在肾的主次。
2) 肝肾阴虚、虚热内灼、生风的主次关系。
⑤脾肾阳虚型
主证: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或恍白,畏寒肢冷,胁肋胀满,纳少乏味,背困腿沉,阳痿浮肿,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缓。
阳气不足,失去温煦之功则畏寒肢冷;不能养神,则精神萎靡;阳不化阴,则浮肿,背困腿沉,脉沉缓,苔白;脾阳虚,无以运化,气虚乏源则面色萎黄或恍白,纳少乏味,大便溏薄,舌质淡;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则阳痿、小便清长。
辨证要点:
1) 病变涉及脾、肾的主次。
2) 脾虚生湿,肾虚气化不利,失于温煦的主次关系。
慢乙肝病情复杂,涉及多脏腑众多,气血失调,病理因素湿热瘀毒互结等因素常并存,临床很少出现以上单纯的某一型,常混杂于一起,故临床当细心分析各病理因素及其主次,归纳证型,要多层次多靶点考虑问题,才能符合临床,取得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