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店|上海外滩十八号Ginza Onodera食评(银座小野寺)

 真友书屋 2016-04-02

这几年沪上料理界寿司店接连开出,今天要介绍的是开业在外滩十八号的料理店银座小野寺(Ginza Ono dera)的食评。




小野寺隶属于LEOC集团,由小野寺真悟在北海道创立,主要经营团体配餐和福利设施的运作管理业务。真悟的儿子小野寺裕司接手后,集团业务发展迅速,并在2013年在银座创建了江户前寿司店“银座小野寺”并一炮打响。银座本店在tabelog的得分为3.75分,属高分。



2014年,银座本店开始经营铁板烧,15年开始经营天妇罗。同时小野寺的品牌迅速扩张,在香港、巴黎、美国都开了分店。这次上海店延续了银座本店的风格,有寿司、天妇罗和铁板烧三部分组成,这次先发布寿司部分的食评。




上海店开业广告上曾写着寿司总厨为43岁的札幌人坂上晓史,他最突出的经历就是在札幌的寿司名店“寿司善”(米其林二星)工作10年。但实际上坂上自小野寺银座本店创店至今一直是店长,只是新店开业前来上海坐镇,几天后便回东京。上海小野寺寿司部分现任寿司总厨是东京人林亚纪良


札幌“寿司善”是相当优秀的寿司店,食评待我今后发布。


在预约时指明要林亚纪良服务,按时到店。店里的装饰和餐具,寿司盘和银座本店一模一样,为高级料理店气质。




中午提供三个套餐,分别是8件寿司/13件寿司/主厨特选(一品料理+8件寿司),各要了13件寿司和主厨特选。

前菜



毛蟹茶碗蒸,毛蟹为中国产,调味有点过淡,印象不深。


小钵


主厨特选独有。当日为安康鱼肝,与一般店里的蒸过即入菜不同。这里的鱼肝还进行了很深的腌渍,并以七味粉调味,口感显得较重。




刺身

也是主厨特选独有,呈上了四款鱼生,金枪鱼赤身、中腩、岛象拔


“请问这金枪鱼是哪里产的?”


“哦,是长崎产的本鮪。”


我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林亚纪良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说:


“这是养殖的金枪鱼,不是天然鱼。”


近海天然本鮪(蓝鳍金枪鱼)产量低,近年来,从西日本到九州、四国,很多地方开始养殖(畜养)金枪鱼,比较出名的产地有长崎、和歌山、鹿儿岛、岛根等等,从日本出口到中国的蓝鳍金枪鱼绝大多数为养殖货。这里要说明,养殖金枪鱼的成本相当高,技术也相当复杂(完全养殖的技术发明者日本近畿大学泪流满面),出产的鱼并不低档,不过与天然鱼相比,具有鲜味不足、容易变色和脂肪含量较高等不同。




“这赤身一点也不酸啊。”


这正是养殖金枪鱼赤身的特点。


倒是象拔蚌经过炙烤,鲜味和香味都非常明显,相当的好吃。


一品料理


煮鲍鱼。林亚纪良说煮了5个小时,切片显得厚实,调味也不错,甘甜和口感有着不错的平衡。


店里的客人不多,林亚纪良可以很随意的聊天。不一会儿,寿司登场。




寿司

岛鰺。沪上料理店习惯称之为“大竹荚鱼”,养殖盛行,被认为是银身鱼和白肉鱼口味皆有的寿司料。该鱼的野生鱼极其稀少,被称为鰺科鱼之王。


小野二郎的寿司店以坚持使用野生岛鰺著称(这个鱼不是黄鱼,听得懂这个梗的自然懂,呵呵。)




金目鲷。似乎经过了昆布渍,从尝这道寿司开始,觉得林亚纪良的寿司调味有个很显著的特点。


“好咸啊。”


我们一致说。


这条金目鲷是长崎产,在企鹅指南转载我关于“真田食堂”的食评时,曾有读者留言问长崎产的金目鲷是否不好,其实也不是不好,但公认金目鲷的好产地是在千叶到伊豆,长崎并不是名产地。上海也许是中国内陆进口日本鲜鱼最方便的地方,这让很多外地的寿司爱好者羡慕,但“正规”的进口渠道原产地单一(“长崎鲜鱼”和少量北海道鱼生),难以真正展现寿司料的多样性,这也是阻碍上海寿司店往更上层次进步的“硬伤”。



长崎产竹荚鱼。现在并不是竹荚鱼的好季节,要挑选好的竹荚鱼,主厨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道竹荚鱼为生吃,用姜、葱和酒汁调味,但也是过咸,看来食客到这里来真要调整好自己的口味吧。




扇贝。北海道产,包含在主厨特选套餐内,还是由于调味过咸,扇贝的甜味不显著。




中国产北寄贝。不仅经过过水,还经过了炙烤。入口味道相当微妙,海水味的冲击力已很弱,就个人口味来说,我是很不喜欢海水味不足的北寄贝的。




金枪鱼蛇腹。主厨特选独有,筋肉处理的非常干净,然后,“入口即化”了哟。




此时,林亚纪良开始做酱油渍金枪鱼赤身了,到底是东京的寿司师傅哦。




金枪鱼中腩。整体与在上海其他寿司店吃到的同种鱼并无两样,但里面一根筋肉没有处理干净。从表面看,也没发现有显著的筋肉,应是意外。




枪乌贼,长崎产。长崎是很多种乌贼的名产地,比如墨乌贼、软丝,枪乌贼也是。枪乌贼贵在脆脆的口感,但处理不好就会偏硬。林亚纪良在这道乌贼上已经认真地刻了刀纹,可是入口虽脆但有一点难以咀嚼,也许刀纹刻的再细密一点会更好一点,不过那样就会影响卖相了。大概还是食材的原因吧。




副厨从后厨拿上了活的车海老给客人看,意思是他们要做车海老寿司了,他们的做派真是够江户前的啊。


活虾做的车海老(煮)是江户前寿司的经典菜式,看过本公众号关于东京多家寿司店的食评,或者穷游网上我帖子里的食评,对这道寿司应该是非常熟悉了#我还是不能理解魔都某大V非要把活虾活吃的“跳舞”吃法吹的很神,那,并不是江户前的做法。




鲭鱼,为野生白腹鲭,醋渍水平相当高,而且调味很棒,这道没有过咸的感觉。



林亚纪良做了一道毛蟹寿司,他先用紫苏叶为底,将蟹肉放在叶上,捏成寿司,再卸去紫苏叶,盖上蟹膏,这道寿司看样子就知道很好吃。当然,这道费心的寿司是主厨特选里才有。




当当当当,三文鱼来咯。不过,诸位客官可不要失望,这看上去很简单的智利产大西洋鲑鱼,实际上经过了酱油深渍,我觉得渍的时间应该在一天左右,味道很醇厚,调味也正好,林亚纪良在鲭鱼后又拿出了一道调味相当棒的寿司,我觉得可以让对鲑科鱼再有“偏见”的同学有所改变。




北海道产牡丹虾,正常味道,不多叙述。



重点的寿司料登场,金吉鱼


“这金吉鱼是网走产的吧?”


“是的,你去过网走吗?”


“去过,去年夏天去的。”


“太厉害了,真是很远的地方。”




店里应该是在切鱼时就进行了烫霜处理,然后在做成寿司料时送到后厨又进行了烧霜,这冰火两重天的做法也是折腾,最后,林亚纪良用盐调味,还在上面盖了萝卜泥,满怀期待的入口,但调味实在又咸了,而且将金吉鱼最宝贵的甘甜味道掩盖。如果说前面几道过咸的寿司是因为店里的酒汁本身就咸的话,那这道并不用酒汁的寿司还是咸,只能说大概林亚纪良的口味是偏重的。


“这道做的不好呀。”


我们都这样认为。


金吉鱼是北海道及以北冷水海域的特产(北海道网走为最有名的产地也是唯一的金吉鱼“一本钓”渔法产地),是很高级的鱼生。其皮下脂肪丰厚,在烧烤后能激发出浓厚的香气和甘甜,这也是鲜度足够的金吉鱼大多以烧烤方式料理的原因。




渍了一段时间的金枪鱼赤身登场,味道相当到位,扳回一城。



车海老也已做好,甘甜无比,对寿司的断面进行观察,寿司饭与寿司料紧密结合,林亚纪良的基本功还是非常非常扎实的。




北海道产虾夷马粪海胆。正规途径进口,中国也只能拿到这样的“盐水海胆”,固然味道不错,但与日本那种放在特制木盒里的高级海胆,那种美感是相当不足的。




玉子烧。布满细密的气泡,卖相一般,因为我老是拿各店的玉子烧和寿司金坂那颜值超高玉子烧相比,也是很难比得上了。


我的日料经历中最棒的玉子烧,寿司金坂银座本店,米其林一星,访问于2014年夏。


“套餐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可以单点。”





林亚纪良招呼来副厨,将配菜盒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又追加了三枚。




樱鲷。配菜盒里就一枚了,应该是前几天用剩下的。弹性稍微有点欠缺。




象拔蚌,前面出现在主厨特选的套餐里,同样很棒。




鰤鱼,这道的做法和前面的智利鲑鱼一样,事先深渍过,而且渍的程度比鲑鱼强多了,这在寿司店里不是常见的做法。


“请问是鹿儿岛产的吗?”


“是长崎产的。”


沪上寿司店今年特别流行鹿儿岛的养殖鰤鱼,所以问了一下。


用柠檬调味,整道寿司酸咸倒适当,不错。


我专门至小野寺本店的食评里去看了一下,看来这种深渍鰤鱼做法是本店里的一贯菜式,在这以前,我只见过金枪鱼用这种做法处理。




最后甜点不提。


评价
  • 食材。就如上文中所述,目前沪上寿司店的主要问题便是单一的进口渠道和食材产地(主要指从日本方面进口鱼生的问题),受制于进口限制和复杂的检验检疫程序,即使花再大的成本,也难以达到日本本土的寿司料水平。店里就坦言,日本本土很多平常的食材,按照“正规渠道”就是弄不到。研究各种寿司料时令和五花八门的产地,是玩高级寿司店的乐趣之一,这种体验在沪上寿司店很难获得,在小野寺也是如此。进口渠道单一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沪上各家寿司店的食材都差不多,举个例子,你今天在这家寿司店尝到这些鱼,你到两个街区外的另一家,你会发现供应商提供的鱼几乎一模一样,一家1000+的寿司店和一家580的寿司店,很可能食材都是一家供应商提供的同样货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追求”的寿司店的老板和主厨都想尽办法,也听说过某家寿司店主厨自己去上海周边渔港考察鱼生,小野寺在上海刚刚起步,经理也说林亚纪良很操心食材问题,相信以后在食材方面会越做越好。




  • 醋饭。就我个人口味而言,我偏爱颗粒感强的寿司饭。小野寺的醋饭,就调味,入口后的散开程度以及颗粒感,是相当优秀的,我认为是在沪上我尝过的那些寿司店里出类拔萃。但问题在于米粒的咀嚼度有些过强,有偏硬的感觉,不过这也许只是我的个人口味使然。此外,店里的醋饭温度控制很不错,每当换寿司饭时,前后饭的温度一模一样,这虽是寿司店的基本功,但也是要上心才能做到的。

  • 菜式与调味。林亚纪良的寿司做法大多还是传统的江户前,看来不会像某台湾主厨的高级寿司店来个“意面”什么的。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在调味,无论是用酒汁和其他方式,好几道菜出现了偏咸的情况,你说林亚纪良是关东人口味重,但东京我也不是没去过,那里的寿司店我也尝了很多,也没有像这里那么咸的。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林亚纪良的口味偏重,因咸淡取决于个人口味,不知道其他食客会不会有这个感想。




  • 酒水。中午前往没有喝酒,没有看酒水单,没法评价。

  • 服务与环境。店里服务人员充足,服务的细节也把控的不错(收取10%的服务费)。食器也是和银座本店一模一样,给客人的感觉会非常好。店里共有10个吧台位,去的当天即使未坐满,也是由林亚纪良和另一位大将各自负责,不过听那位大将,似乎他是临时来的,过几天就要回日本本店。不知在这位大将离开后,店里在厨师的搭配上,安排谁来配合林亚纪良在板前工作。

  • 性价比。在沪上高级寿司店1000+普遍的情况下,又考虑到小野寺所处的位置,其定位必然是一家全市级别的高级寿司店,其价位必然高企(午餐388/588/1188,晚餐1680+)。不过考虑到食材暂时也没太多的新意,个人感觉性价比一般,或许说,在上海吃高级寿司本来就没什么性价比,虽然一直听说一句赌气话,“真正爱寿司的人,还是多去日本吃寿司吧。”但其实是所言极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