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场 《云南乡音》源生坊村寨歌舞团专场演出 演出时间:12月23日下午14:30 演出地点:昆明剧院 取票时间:12月23日13:20—14:15 【上篇·峡谷听风】 01、《一缕缕头发》/西盟佤族 岩兵、尼端 西盟佤族民间乐器演奏,使用的乐器有:独弦胡、二孔箫、簧角、笛子等。 02、《暮色中的山野》 /红河哈尼族 陈习娘、白牛奢、张阳斗等 红河哈尼族乐器演奏,使用的乐器有:破口直箫、芭蕉叶哨、小三弦等。 03、《献饭调》/红河彝族 王里亮 丧祭时由彝族祭司“贝玛”向死者诵唱的《献饭调》,经文大意: “起来,你起来吃饭吧,你的姑娘、媳妇给你献饭了;如果不吃,你上路后就吃不着米了,只有吃山里的泥土了。起来,你起来喝水吧,不喝水么去了就没水喝了;起来,你起来喝酒吧,如果不喝,去了就没酒喝了。” 04、《开天辟地》/大理巍山彝族(腊鲁人) 闭竹花、闭学军 东山彝族祭祀仪式场合的古老歌调,唱述彝族古老的历史,后来也用于酒宴敬酒和男女青年互相表达感情。 05、《蜜蜂过江》/大理南涧彝族 字正鸿 小三弦是巍山彝族青年恋爱时常用的乐器,组曲“蜜蜂过江”由三支曲调组成,分别为“思念”、“相逢”、“愉悦”,象征着男女恋爱时的不同心情。 06、《阿里买塞莫》 /石屏彝族(花腰彝) 普汝昌 云南石屏县花腰彝古老的山歌曲调,曲调委婉悠扬。 07、《小时候的玩伴嫁出去了》/红河彝族 王里亮、李文义 树叶、巴乌、三弦等都是流行于红河垤施村寨的民间乐器,可以用于歌舞伴奏,也常以独奏、合奏的形式出现。 08、《栽秧大调》/红河哈尼族 陈习娘、车格、白牛收、陈阿堵、李初觉、杨里表、车罗优、张阳斗 哈尼族多声部合唱的山歌调,表达栽秧时节人们喜悦期盼的心情,通常在农历三月到五月栽秧的时节吟唱。伴奏乐器有芭蕉叶哨、小三弦、竹笛等。 09、《滇南四大腔联唱》/彝族(尼苏人) 施万恒、后宝云、普美芳、何汝芬、郑红芬、白丽华、白继仙、后美华、施平海、后兴荣、阿进旺、施秀红 “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被称为“滇南四大腔”,集领唱、跟唱、对唱、合唱为一体的多乐段声乐套曲,一般在男女青年聚会时演唱。完整演绎的单曲可长达30分—50分钟或更长时间。 【下篇·乡村舞步】 01、《东山打歌》/大理巍山彝族(腊鲁人) 字汝民、闭学军、闭兴龙等 远古部落战争时期,人们常边唱边跳舞动大刀以震摄敌兵,后来逐渐形成了以“大刀舞”为特点的东山打歌。 02、《神舞》/红河哈尼族 陈习娘、车格、白牛收、张阳斗、杨里表、车罗优、陈阿堵、李初觉 03、《月下玩场》/石屏彝族(尼苏人) 施万恒、后宝云、普美芳、何汝芬、郑红芬、白丽华、白继仙、后美华、施平海、后兴荣、阿进旺、施秀红等 在云南石屏、建水、通海等县彝族地区,盛行一种“吃火草烟”的习俗,男女青年在月夜相会,递烟抽烟,对唱山歌和跳烟盒舞, 彻夜不息,通宵达旦。 03、《撒哩啰》 /石屏彝族(花腰彝) 邓琼玉、罗美英等 舞蹈之前的一段独唱“思念调”是花腰音乐的重要曲调,表达对亲人、情人的思念,真假声之间自由变换,委婉动听。舞蹈“撒哩啰”因衬词得名,欢快热烈、边唱边跳,以脚上跳三拍,手上拍两拍的复杂节奏为特点。 05、《棕扇与响棍舞》/红河哈尼族 陈习娘、车格、白牛收、张阳斗、杨里表、车罗优、陈阿堵、李初觉 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活动,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后逐渐演变为自娱活动时也可以跳的舞蹈。响棍舞,是哈尼族人在过“苦扎扎”节(农历6月中旬)的传统节目。“苦扎扎”,其含义是迎接“俄咀”(一位仙人)到哈尼人间巡访,为哈尼人驱害降魔,祈求“俄咀”保佑山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06、《紫金打歌》/大理巍山彝族 毛文富、毛公德、毛定尾、罗常德、毛周花、毛求英、毛从份、毛开花等 巍山是古代南诏国的发祥地,围绕巍山坝子,有风格各异的打歌形式,这里展现的是紫金乡的打歌。 07、《垤施歌舞》/红河彝族 王里亮、李文义、李文三、普家则、张寿德、白里名、何阿占、李四等 《垤施歌舞》是一种由歌唱、器乐和舞蹈三者紧密结合的表演形式。乐器有七种:笛子、四弦、三弦、巴乌、草杆、二胡、树叶。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着圆圈进行。舞步有踩桥、摘豆角、三步弦、找对象、擦背、翻身等。当地村民一般在彝族节日“火把节”期间唱跳。 08、《马鞍山打歌》/大理巍山彝族 字汝民、闭阿秋、闭学军、罗新燕、查永英等 马鞍山地处巍山南部,这个地区的打歌,男女边唱边跳、动作热烈狂放。 09、《达格莱 》 /西盟佤族 岩兵、尼端 佤族文化中有三个最伟大的祖先——“江山木罗”建造了第一幢房子,“达格莱”制作出了第一件乐器,“阿乌嘎”创造了舞蹈。表演中所应用的道具及演员所表现的都是三位祖先的象征。 10、《栽秧鼓舞》/绿春彝族 普旧芬等 这种鼓有24套节奏,表现宇宙的开创、农业的种植与丰收。以前这个舞蹈每年只打奏一次,现在在村中重大的活动都会打奏,并且打鼓的技巧传女不传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