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atrick Gallois泰勒曼:12首长笛幻想曲

 lxg027 2016-04-04
专辑英文名: Georg Philipp Telemann:12 Fantasies for Solo Flute泰勒曼:12首长笛幻想曲
专辑中文名: 泰勒曼:12首长笛幻想曲
艺术家Patrick Gallois
古典类型: 室内乐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DG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德国
简介

IPB Image

专辑介绍:

泰勒曼的音乐世界

维瓦尔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马太受难曲……这些巴罗克时代的作曲家和曲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四季》中的春更是把很多人“骗”进古典音乐世界的著名曲目,和古典音乐最初邂逅的曲子也是许多老乐迷难忘的美好回忆。

今天的主角是泰勒曼,除了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我们熟悉的巴洛克作曲家之外,巴洛克并不是就一片空白喔!法国的拉摩、吕利,意大利的蒙台威尔第不说,德国就有一个当时名镇四方、神剧歌剧清唱剧管弦室内独奏声乐器乐、意法德各国风格一手包办的作曲家,他的名字叫做泰勒曼 (George Philipp Telemann)。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作品丰富的作曲家很少受到古典乐迷的注意呢?美好的音乐不应受到冷落,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泰勒曼的音乐世界吧!

泰勒曼1681年3月14日生于德国马格德堡 (Magdeburg),靠自修学习作曲,家人并不支持他的音乐志向,最初他在莱比锡攻读哲学,据说他此时自己私下写的一些 曲子,乐谱被同学发现拿去发表,由于实在写得太好,因此被力邀为圣汤玛斯教堂 谱写仪式用的清唱剧,才使他终于走向音乐之路。 (CD解说上强调他“Was discovered as a composer”喔!)

他放弃读哲学全心投入音乐创作,很快地当上莱比锡歌剧院音乐总监,拥有左右整个城市音乐活动的影响力,接著陆续在Sorau,Eisenach,Frankfurt任职,最后担任汉堡市Johanneum的乐监同时兼任五大主要教堂音乐总监,从1721年到1767年。1767年6月25日泰勒曼在任内逝世,他的一生可以说都奉献给音乐,也左右了巴罗克晚期德国音乐界。

除了他闲暇谱曲而被发掘为作曲家的轶事外,另一件常被提到的是1722年他和巴赫同时申请莱比锡圣汤玛斯教堂的乐监,以泰勒曼当时如日中天的声望,教堂方面当然属意泰勒曼,可是泰勒曼因汉堡方面承诺更高的薪水而撤回申请,才使巴赫有机会任职圣汤玛斯,然而在时代进入浪漫时代以迄现在,巴赫伟大的身影掩盖巴洛克众多 作曲家,而泰勒曼竟也成为“冷门曲目”中的一个名字。

其实以作曲家的质量来说,泰勒曼创作了四十部歌剧,一千首左右的管弦乐组曲, 约一千七百五十首教堂清唱剧,十六首经文歌,四十六首受难曲,和为数众多各种编制的室内乐,还有为不同事件场合而做的特别音乐,在量上甚至超过巴赫、亨德尔加起来的总数;在质上其音乐的作曲技巧和内涵也很多样丰富、并且带有一种幽默练达的人生观。在音乐史的贡献上、泰勒曼使歌剧的演出成为现在熟悉的剧院舞台以供公众欣赏的形式,并建立了音乐从教堂中独立出来公开演奏的音乐会模式,所以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音乐会,是从泰勒曼开始的。即使不论泰勒曼在当时的声名远播, 他在音乐内涵、作品数量和音乐史的贡献上,都有一定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不应该被忽略。

如果要深入欣赏泰勒曼的音乐,放下我们一般对古典音乐既有的“常识”是必要的(其实欣赏任何音乐都应该有这样的勇气,音乐的世界会宽广很多) 。为了让大家接触巴罗克真正的音乐精神,我必须先丢出来一句挑战的话 (其实也是实话) ,巴赫并不是巴罗克主流的作曲家,严格说起来他根本是包装了巴罗克外衣的浪漫主义者。

以德国而言,泰勒曼是真正的巴罗克作曲家,巴赫则是不符合巴罗克标准的“冷门”作曲家;以整个欧洲而言,巴罗克真正的重心在法国、意大利,当时价值观中的理想作曲家,是意法风格的融合,不是强调个人表达的风格。德国开始接受巴罗克风格,并有一些作曲家出现时,法国、意大利的巴罗克已经非常成熟,德国可以说是巴罗克音乐的末流和尾声,而巴赫则是末流中的末流 (即生错时代但在尾声中集大成者)。巴赫开启的是德国的音乐生命,泰勒曼则是巴罗克时代少数成功的德国作曲家之一。
 巴罗克的人只知道有泰勒曼,不知道有巴赫这个人。为什么巴罗克时代对巴赫的看法, 会和我们现在的认知如此不同呢?因为在音乐上,巴罗克是法国本位的时代,古典、浪漫……则是德国本位的时代。法国在巴罗克时音乐上的 导地位从古典以后就让给了德国,此后德国音乐等同于欧洲古典音乐,法国在音乐上沈寂了数百年,直到德彪西等人的出现,这也是现代法国音乐总是有复兴巴罗克拉摩、吕利光荣的原因。总之, 习惯了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马勒这个德国音乐传承下的人们,会被巴赫的伟大感动,却不能接受泰勒曼轻松、多样的音乐观是很自然的。其实我们不知不觉都在用德国浪漫主义的标准评价音乐呢!(至于德法之争就有点伤脑筋了)

啊!好严肃啊!这段音乐史上的曲折还真不好交代呢!让我们轻松一下,从泰勒曼作曲的风格开始说起吧!

听听泰勒曼写的协奏曲,如果对维瓦尔第的“四季”很熟的话 (维瓦尔第有500多首协奏曲)会发现样子怎么长得都很像(当然细听是不同的);再听听泰勒曼的清唱剧或圣母颂等曲子,欢闹轻松一点的几首,和法国的一些歌剧和圣母颂、镇曲等宗教音乐的感觉很像。啊!这个人怎么一点也没有自己的风格,好听、可口的旋律,松散热闹的气氛,简直没什么音乐内涵嘛!熟悉巴赫、莫札特、贝多芬…的人一定要这么说了。

泰勒曼会被忽略的原因,也正是他在巴罗克时代成功、受欢迎的原因。泰勒曼写什么像什么,写协奏曲就要像意大利纯正风格的协奏曲,写歌剧或宗教音乐就要像法国纯正风格的歌剧,他完全符合一个成功巴罗克作曲家必备的条件,意法风格的融合,再加上他有什么委托就作什么曲子,一点也不是现在作曲家艺术与生活分离,为艺术而艺术,为理念、个人表达而艺术的观点,他的曲子也就“缺乏音乐内涵”了,甚至被视为 作曲匠,这其实是每个时代对音乐定位与价值观的不同,并不是作曲家的责任,但德国 毕竟非巴罗克主流,即使泰勒曼再成功也不可能超越意法已有的成就,在德国本位的古典传统中,他这样的风格更难在音乐史上起影响,所以说:泰勒曼在音乐“从法国本位过渡到德国本位”的过程中被牺牲了也不为过吧!其实再仔细一点去聆听这些“没有音乐内涵”的音乐,淡淡的、不企图抓住你的韵味,还是流动在乐音里的,尤其是室内乐的作品更为显明,也许因为室内乐比较不是受人委托,也不是提供任何特定场合使用的吧!

说到这里插拨一段小故事,一天晚上我正在放泰勒曼写给长笛或木笛独奏的十二首幻想曲 (DG有一张Galios吹的),同学打电话来,她在电话里第一次听到泰勒曼,她说像春天草原的味道,那真是一个可爱的说法呢!泰勒曼的室内乐像可口的清粥小菜,吃过大鱼大肉被浪漫乐派宠坏耳朵之后,清清淡淡的浅尝一些春天青草的气息,是很惬意的感觉……

在欢乐庆祝的音乐里不失深度和内涵,在挽悼悲伤的丧礼音乐里不失幽默和典雅,在室内乐里,虽然有比较多的内心流露,却不失巴罗克优雅清新的风度。不管是快乐是忧伤都不会过度,用一种练达的幽默去化解,也没有高姿态艺术家的严肃,流畅丰富的乐音让空气里充满愉快气氛,不必竖起耳朵,很舒服的音符就递送给你,你只要躺在那里直接享受就好啦!

泰勒曼和巴赫是同时代的音乐家,可能好多人不认识他,但和现在相反,当时泰勒曼的声望比巴赫大得多。原因大概是巴赫不喜欢争名夺利,真正的将自己奉献给了音乐,而泰勒曼为了名声和金钱,将自己交给了宫廷。泰勒曼是个极其多产的音乐家,有4000多部作品,其中很多是纯粹为宫廷娱乐而创作的价值不高的音乐,比如他可以为选帝侯家宴会创作大量烘托气氛的短曲。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有些作品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他的一些竖笛协奏曲和长笛奏鸣曲,这里选的十二首长笛浪漫曲也算他的名作了,相当清新的感觉。对了,有巴赫的长笛奏鸣曲的话一定要听。

———文章来源网络。 巴赫的作品之所以杰出,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中的虔诚的精神和感悟,故而其精神境界极高。而泰勒曼的作品则偏向大众化,旋律优美动听,色彩明快。从本人听过的近百张泰勒曼的唱片来看,他的宗教音乐明显不如巴赫,但其世俗音乐,特别是器乐曲则具有相当的实力。在巴洛克时期的德意志音乐中,巴赫的最大贡献是宗教音乐和键盘音乐,而泰勒曼的贡献在于器乐曲,其创作的135首管弦乐组曲、100余首协奏曲和450多首室内乐弥补了巴赫在这些领域的不足(尽管巴赫本人的4首管弦乐组曲、大约30首协奏曲和50多首室内乐都极富盛名,但毕竟数量较少)。此外,泰勒曼还是第一个将日耳曼民间曲调用入作品当中的大作曲家,这对于后来的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听多了泰勒曼的音乐,会发现他的作品当中总是有着源源不断的乐思,酣畅而活泼的旋律,强烈的节奏对比,以及漂亮的对位法技巧。泰勒曼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器乐曲中的丰富的配器,他几乎使用了当时所能出现的一切乐器组合,从大规模的管弦乐组曲到小巧精致的奏鸣曲,令人拍案叫绝。 泰勒曼的许多作品都是为世俗大众而作的,故而通俗且易于理解,不似巴赫的深刻和内省。除了作曲和演出,泰勒曼还大力扶植了许多同时代的二流作曲家,像波西米亚的泽伦卡和德意志本土的韦斯,前者以室内乐和宗教音乐而闻名,后者则是德国音乐史上最有名的鲁特琴作曲家。泰勒曼与巴赫和亨德尔之间也关系密切,经常通信往来。他的学生当中,以巴赫的儿子C.P.E.巴赫最富盛名。 泰勒曼的作品,个人认为比较著名的有:《宴席音乐》(3套18首器乐曲)《永恒的音乐大师》(60多首室内乐和咏叹调)《练习曲集》(24首三重奏和奏鸣曲)这三套大型作品,再就是一些管弦乐组曲、几乎全部的木管乐曲协奏曲、小号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长笛和小提琴的幻想曲、部分三重奏鸣曲,以及部分清唱剧和圣歌等。此外,泰勒曼的管风琴音乐也很有特色,其中一些曲目有着不亚于巴赫的水准。 Gallois的这张专辑录制了泰勒曼非常著名的12首无伴奏长笛幻想曲(这套曲目尚有B.Kuijken版、Bruggen版和Holliger双簧管版等许多名家名版),这12首作曲小巧精致,表演技法高深,旋律宁静自然。Gallois的演绎和DG公司录音都堪称一流,十分值得欣赏。 
Patrick Gallois 长笛演奏家,1956年出生于法国,十七岁进入巴黎音乐院师从朗帕尔与拉卢(Larrieu),两年后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以后,嘉洛瓦在里尔(Lille)爱乐管弦乐团担任长笛首席,二十一岁应聘担任法国国家管弦乐团长笛首席与独奏家。1984年离开乐团,开始以独奏家身份闯荡国际乐坛。嘉洛瓦曾经在东西欧、北美与远东地区演出,也经常应邀与罗杰(Pascal Rog)、古特曼(Natalia Gutman)、齐玛曼、林赛四重奏一起参与室内乐音乐节。

IPB Image

来源国外BT,感谢原发布者。

本专辑仅供个人试听, 请自觉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喜欢本专辑,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专辑曲目

01. No.1 in A major, TWV.40:2
02. No.2 in A minor, TWV.40:3
03. No.3 in B minor, TWV.40:4
04. No.4 in B flat major, TWV.40:5
05. No.5 in C major, TWV.40:6
06. No.6 in D minor, TWV.40:7
07. No.7 in D major, TWV.40:8
08. No.8 in E minor, TWV.40:9
09. No.9 in E major, TWV.40:10
10. No.10 in F sharp minor, TWV.40:11
11. No.11 in G major, TWV.40:12
12. No.12 in G minor, TWV.4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