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师,执着“望目辨诊” 坚守中医人生

 大良先生 2016-04-04
执着“望目辨诊” 坚守中医人生

王今觉 资料图

  行者,实践者;无疆,没有界域的限制。以行者之心漫步中国传统医学之路,有一位古稀老人显得坚定而又洒脱。几十年来,他执着“医者父母心”的信念,更执着于为后来人拓出一片新的疆土。他,就是著名中医大师--王今觉。

幼承家学

  1942年,王今觉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中医世家,家族中代代都有比较著名的中医,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给他的从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今觉跟随父母一起来到北京。由于出身医学世家,他们家中的座上宾除了很多医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每每看到病人的痛苦、焦躁和不安,年幼的王今觉就会感到十分难过,而当他们逐渐好转起来,脸上露出了感激和信任的表情,他便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了医者治病救人的伟大,这也成为了王今觉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的最初理由,同样也是最有力的理由。

  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不同,高中时代的王今觉在家人的推荐下,一边读书,一边拜师学习中医药学和针灸学知识。也许是因为家庭的熏陶,他入门很快,在学徒期间便阅读了一些古典医学名著。边读书边思考,他发现了明代王肯堂《治证准绳》中的一段文字,写的是通过眼内络脉可以观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从而判断出哪些脏腑有病。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看眼睛就可以把全身的疾病看出来吗?

  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让王今觉很是兴奋,带着这个疑问,他去询问自己的两位老师,但并未从老师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越是不懂,越不能置之不理,性格中的这份坚毅不弃,让王今觉决心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而“望目诊断”也成为了他毕生为之付出的研究重点。

  高中毕业之后,王今觉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即今天的北京中医药大学。6年的中医学学习期间,他“光顾”最多的场所便是图书馆。正所谓“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每天面对着图书馆中数不完的经史典籍和医学名著,王今觉觉得自己如此接近先人的智慧。

  他在书中找寻、探索、查阅了大量关于眼与全身病症关系的资料,并在大三时就写出了一篇长达1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但是,因为论文缺少临床实践的内容,学院没有同意发表,可正是这次“失败”使王今觉深深地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此后5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王今觉认真观察患者的眼睛,为总结出《望目辨证诊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出身环境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人的真正成功还是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 谈到家庭对孩子人生道路的影响,王今觉说:“如果只会躺在老一代人的功劳簿上,我们的知识和文化也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了!”

驰马天山

  1968年王今觉大学毕业,恰好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血气方刚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响应号召,在众多的选择中毅然选了最遥远的新疆;而到达新疆后,他又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阿克苏边境地区,离乌鲁木齐有1000多公里。那是王今觉第一次看到雪山。从此,洁白纯净的雪山,淳朴善良的人们,阿克苏--这片从北京出发之后历经半个月才能到达的土地,王今觉留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12年时光。

  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王今觉首先在生产队当起了农民,每天和大家一起垦荒、积肥、收割。半年一评比的时候,这位出身医学世家的 “文弱书生”被评为了生产队的“五好社员”。而他学医出身的消息也迅速被生产队长所得知,队长大喜身边竟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医务员,在医疗条件极为有限的当地,他停下了王今觉手上的体力活儿,开始让他每天为农民们看病。

  在之后的时间里,王今觉陆续在公社、县、专区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西医内、外、妇、儿、眼科等各科的临床医疗工作,兼作教学、基础理论与文献的研究。由于条件落后,药品匮乏,他开始自己采药并充分利用当地的中药资源。从采药、种药到炮制,王今觉多次进入天山腹地、边境禁区乃至戈壁沙漠的深处,巡回医疗,普查中药资源。

  边境的条件是艰苦的,特别是在巡回医疗的时候。每次出去,除了带上必须的药品,王今觉还要佩带匕首。在一次巡回医疗途中,由于追捕叛逃人员,王今觉被冰雪刺伤了眼睛,以至于35岁就患了白内障,38岁时左眼就失明了。后来,直至1994年置入人工晶体后,他的视力才得到部分恢复。

  但正是天山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也正是这种艰苦的条件,磨练了王今觉的意志。在新疆工作期间,王今觉治愈了大批常见病与疑难病患者。当1980年国家恢复职称评审工作时,王今觉凭借优秀的工作提前4年首批晋升为主治医师。

学术传承

  1983年,42岁的王今觉被借调回北京工作。离开北京十余载,这片他熟悉的土地令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自己在新疆那么多年的所学所感一定要传达出去,一定要学以致用。

  王今觉先后在北京光明中药函授学院、北京中医药学校讲授中药学、中成药学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课,并首开“本草文献选读”课程。之后被借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从事本草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与教学,并担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筹备组”成员。《中华本草》从1983年便开始筹备,1989年开始编写,直至1999年才编撰完成。

  在从事中医药文献与临床的研究过程中,王今觉查遍北京及国内外现存的本草文献和部分医学文献,发现了失传数百年的元代李东恒的《用药珍珠囊》珍贵明代手写孤本。看到书中残缺处甚多,王今觉便又开始了他的“图书馆之旅”。包括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众多藏书之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终于,他完成了《用药珍珠囊》补充工作,进而解决了明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300多年、百余种版本在文献学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诸多疑难讹误和混乱的问题,为我国中医药学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王今觉一直不忘他少年时期看到的关于眼与全身脏腑关系的那个论述,始终没有停下对这个疑问的探索脚步。他仔细观察病人的眼部特征并记录病人从疾病开始到后来痊愈或变化的全部情况,做详细跟踪,因此积累了20多万份病人的病历。                         1968年王今觉大学毕业,恰好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血气方刚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响应号召,在众多的选择中毅然选了最遥远的新疆;而到达新疆后,他又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阿克苏边境地区,离乌鲁木齐有1000多公里。那是王今觉第一次看到雪山。从此,洁白纯净的雪山,淳朴善良的人们,阿克苏--这片从北京出发之后历经半个月才能到达的土地,王今觉留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12年时光。

  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王今觉首先在生产队当起了农民,每天和大家一起垦荒、积肥、收割。半年一评比的时候,这位出身医学世家的 “文弱书生”被评为了生产队的“五好社员”。而他学医出身的消息也迅速被生产队长所得知,队长大喜身边竟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医务员,在医疗条件极为有限的当地,他停下了王今觉手上的体力活儿,开始让他每天为农民们看病。

  在之后的时间里,王今觉陆续在公社、县、专区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西医内、外、妇、儿、眼科等各科的临床医疗工作,兼作教学、基础理论与文献的研究。由于条件落后,药品匮乏,他开始自己采药并充分利用当地的中药资源。从采药、种药到炮制,王今觉多次进入天山腹地、边境禁区乃至戈壁沙漠的深处,巡回医疗,普查中药资源。

  边境的条件是艰苦的,特别是在巡回医疗的时候。每次出去,除了带上必须的药品,王今觉还要佩带匕首。在一次巡回医疗途中,由于追捕叛逃人员,王今觉被冰雪刺伤了眼睛,以至于35岁就患了白内障,38岁时左眼就失明了。后来,直至1994年置入人工晶体后,他的视力才得到部分恢复。

  但正是天山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也正是这种艰苦的条件,磨练了王今觉的意志。在新疆工作期间,王今觉治愈了大批常见病与疑难病患者。当1980年国家恢复职称评审工作时,王今觉凭借优秀的工作提前4年首批晋升为主治医师。

学术传承

  1983年,42岁的王今觉被借调回北京工作。离开北京十余载,这片他熟悉的土地令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自己在新疆那么多年的所学所感一定要传达出去,一定要学以致用。

  王今觉先后在北京光明中药函授学院、北京中医药学校讲授中药学、中成药学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课,并首开“本草文献选读”课程。之后被借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从事本草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与教学,并担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筹备组”成员。《中华本草》从1983年便开始筹备,1989年开始编写,直至1999年才编撰完成。

  在从事中医药文献与临床的研究过程中,王今觉查遍北京及国内外现存的本草文献和部分医学文献,发现了失传数百年的元代李东恒的《用药珍珠囊》珍贵明代手写孤本。看到书中残缺处甚多,王今觉便又开始了他的“图书馆之旅”。包括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众多藏书之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终于,他完成了《用药珍珠囊》补充工作,进而解决了明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300多年、百余种版本在文献学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诸多疑难讹误和混乱的问题,为我国中医药学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王今觉一直不忘他少年时期看到的关于眼与全身脏腑关系的那个论述,始终没有停下对这个疑问的探索脚步。他仔细观察病人的眼部特征并记录病人从疾病开始到后来痊愈或变化的全部情况,做详细跟踪,因此积累了20多万份病人的病历。

“我们的年轻人要学会继承,学会创新,要好好珍惜出生于这么一个好的年代,在前人留下的知识瑰宝面前,要谦虚继承、发扬光大才是最重要的。”王今觉如是说。正是这种勇于继承、勇于质疑、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创新的精神,才促使他在摸索新的诊断法的道路上不断行进。在《黄帝内经》和华佗理论的基础上,王今觉的创新和总结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瑰宝,也推进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使得中医诊断更直观、更及时、更具有前瞻性。

  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会面临大量的难题,而“学习和研究中医更是需要为之一辈子付出努力,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目标,下定决心,肯于吃苦,甘于寂寞,沉下心,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医学是门未知科学,旧的未知解开了,还会有新的未知因素出现。所以,勇于探索,敢于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恒心尤为重要!”正是因为王今觉这样持之以恒,才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医学理论和诊断方法。

中医大师

  1990年后,王今觉被正式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本草文献与中医临床应用与研究,兼做教学工作,并担任院级课题“‘望目辨证’的研究”课题组组长。之后,他还被收录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人物志》、《当代名老中医图录》等著作。因其理论造诣深厚,诊法独特,用药精当且疗效卓著,2011年经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局批准,中国同仁堂集团授予王今觉“中医大师”称号;此外,他还曾被国家两部(卫生部、人事部)、一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王今觉已经发表了论文40余篇,独著2册,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望目辨证诊断学》也将于2013年出版。

  2005年起,国内曾掀起了一股废除中医的言论,认为西医才是科学的。谈及至此,王今觉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说中医是守旧的,实质上是对中医的不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是经过了2000多年的实践检验的,至今仍在不断创新发展着。久经考验的科学理论堪称真理!”

  现在,早已是退休年纪的王今觉仍在坚持为人看病,做医学研究。生活中,他喜欢古典文学和音乐,与世无争,心境淡泊,而格外令人敬佩的是,这位70岁的老人至今仍坚持每天冷水浴,让许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在他喜爱的古典诗文中,他十分看重出自《诗经》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概意思是无论做人做事,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他用这样的箴言警醒着自己,这是一名医者对事业的真诚追求,更是他对自己一生坚守理想的一份执着。(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晓东

  记者手记:虽然是初次见到王今觉老先生,但老人家待人和蔼,举止儒雅,让人倍感亲切。他的形象正是我心目中老中医的样子--身体健硕、满面红光、目光如炬、神采奕奕。他的书房里挂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这是我国著名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给他的《望目辨证诊断学》作序时所做出的评价。王今觉老先生性格直爽,谈到青年人时特别强调:“青年的健康是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重要保证。”这正是他对于我们青年人的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