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1987年11月至1988年10月间应用民间经验以柠檬治疗糖尿病25例,获得近期较好的疗效,迄今国内、外文献未见柠檬治疗糖尿病的病例报告,特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3例,女2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7岁(平均57.4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半年。90%以上有口渴、多饮、夜尿和尿量增多,伴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这25例糖尿病具体症状见下表: 25例糖尿病主要症状体征及化验 二、诊断依据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血糖增高,并有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甚至发生昏迷,可单纯按空腹血糖增高诊断。 2、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可诊断 3.如有特殊的微血管病变,一般根据视网膜病变可肯定诊断。 4.若无以上症状和体征,血糖增高不明显,则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WHO专家委员会推荐诊断步骤如下: (1)有糖尿病症状者,作随机或空腹血糖测定,成人随机的静脉血糖值为>=200mg/dl,或空腹血糖值>=140mg/dl或更高可确诊。 (2)如随机或空腹血糖结果临界值,则禁食,过夜后口服葡萄糖75克;测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值>=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其值<140mg> (3)无糖尿病症状者,应有一次附加的异常血糖值(即第一次试验时服糖后1小时血糖值>=600mg/dl,或第二次复查时空腹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增高),方可肯定临床诊断。 这与本文25例糖尿病人的临床诊断相一致。 三、治疗方法 20例糖尿病患者用鲜柠檬约30~50克/日加鸡肉100~200克炖熟后,饮食其汁或鸡肉,分1~2次/日吃完。另外5例以鲜柠檬30~50克/日绞汁或泡水饮,每日3次,10~15日为一疗程,一般相隔10~15日按病情和血糖增高情况再进行第2疗程治疗。 四、疗效标准 1、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空腹血糖<120mg><150mg> 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空腹血糖反复检查波动在120~130mg/dl,饭后血糖波动在150~160mg/dl之间(两者均有一次在正常范围),尿糖定性(-)~(±)者; 3.无效:指临床症状体征部分减轻,空腹血糖>140mg/dl,饭后血糖>160mg/dl,尿糖定性(+)者。 五、治疗结果 应用柠檬治疗25例糖尿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最快者一次治疗见效。最长5次治疗获效。显效15例、有效者5例,治疗6月~1年后无效者有5例,其原因是未能控制饮食、过度疲劳及柠檬缺货未能连续进行治疗。本文25例糖尿病患者中用柠檬治疗有效者2 0例,总有效率80%。对合并症中高血压12例、高脂血症12例和心肌劳损4例均有明显改善、好转或血压、血脂接近正常。5例有眼底病变者也随着糖尿病改善,而有所减轻。 讨论 《中药大辞典》载有两种柠檬,国产者为芸香科植物黎檬,国外者为洋柠檬的果实。柠檬性味极酸、有生津、止渴、下气和胃、疏滞、祛痰、消除疲乏和滋阴养血,治疗高血压头晕等功效。我们认为柠檬味苦,极酸,有行气健胃、祛瘀之功,可清除血中之浊,能降低血糖,并促使血糖进入肝脏,变成肌糖原,促进机体组织利用糖,变成肌糖原,从而降低血中游离的糖分浓度,故柠檬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西医关于糖尿病免疫发病机理的临床观点繁多:S/cherbaum氏提出病毒及/毒素与胰岛β细胞结合,使抗原结构改变,通过遗传因子与IR基因调节的免疫应答作用于β细胞,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毒性抗体,促使β细胞发生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致糖尿病。 中药按照《内经》“损者益之”的理论,对免疫功能性低下者常有虚损证的表现,是中药的适应证。安部英等人阐述中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是调整机体对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和抗原所显示的反应性,尽量保持机体整体的协调,使机体的平衡系统最有实效地发挥作用。而柠檬中的柚皮甙动物实验,对小鼠的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起到免疫功能效果。Quisunbing等人早就提出从柠檬的新鲜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份,它能降低血糖达到治疗糖尿病的药效作用。 我们采用柠檬冶疗25例糖尿病患者中12例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好转。Dietze等人报告10例Ⅱ型糖尿病人合并高血压,借助糖尿病钳制法研究病人餐后总体糖消失率。而应用抗高血压药硫甲丙脯酸治疗来维持糖尿病人正常血压。对于12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除个别使用小剂量降压药外,全部使用柠檬治疗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可能是通过柠檬中橙皮甙等物质的滋阴养血,洽疗高血压头晕;还有柠檬的疏导作用,治疗宿食积滞、不思饮食,健胃等功效。至于柠檬味极酸,帮助消化,降低血脂水平,我们12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100%血脂水平下降至正常。 值得提出的是25例糖尿病人中有5例无效,其原因主要是不坚持使用柠檬(或药源暂缺)治疗,未能控制饮食,如食用过量含糖分高的月饼,水果、香蕉、哈密瓜等,和缺乏运动如散步慢跑步,体操,踏车,太极拳等有关。其中,主要有两点要注意: (1)常以柠檬当零食,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调节血糖过高过低,起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作用; (2)饮食中不宜多吃含糖量过高的食品,有人强调食用海藻植物、 玉米梗粉、南瓜粉等有效,也可试用糖乐饼、高纤维饼干等食物,也能控制糖尿病复发。 本文摘自《广东医学》1989年第10卷第6期,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内科,由中医思维十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