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玉米易生黄曲霉素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16-04-05

花生、玉米易生黄曲霉素

时间:2012-01-06 08:13 来源:健康饮食网 作者:食品安全 点击:3066次

  快过年了,大家都开始囤积食物,特别是坚果,花生、瓜子、开心果……几乎家家必备。但是您知道吗?这些深受大众欢迎口味各异的坚果恰恰与时下最热的“黄曲霉素”关系密切。继蒙牛被报检查出黄曲霉素后,一些食用油也被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超标。这些事件让我们不难发现,黄曲霉素泛滥地大多在南方,这主要是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特点所决定的,不过,在全国物流高度便利的情况下,就算身处北方,我们也不能对黄曲霉素掉以轻心。

  最强致癌物 花生、玉米最易沾染

  随着一个个关于黄曲霉素的新闻事件被曝光,这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知最强致癌物”的家伙渐渐被大家所熟知。其实,由于不同化合物的形成条件不同,黄曲霉素的来源分布和毒性也不同。目前确定的黄曲霉素有18种,分为B类、G类和M类,其中M1和M2多在牛奶中发现,花生中的黄曲霉素则主要有B1、B2、G1、G2几种,其中B1的毒性最强,产毒量也最大。健康饮食

  为什么有些食物会染上黄曲霉素呢?天津医科大学营养研究室主任吴蕴棠教授介绍,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黄曲霉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孢子可在空气中传播。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的黄曲霉菌,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就会附着在一些植物上生长,产生菌丝,并代谢出有毒的化学物质黄曲霉素,毒素通过种植、储存、运输等环节,就会污染到食物。

  霉菌的生长是有一定条件的,黄曲霉菌产毒也要有一定的条件,温度要合适,还要有一定的湿度。吴蕴棠介绍,具体来讲,除了要控制湿度和酸碱度外,黄曲霉菌生长繁殖的温度也很重要,一般温度范围在8℃-42℃,而最适宜的温度为32℃;产毒的温度范围是12℃-40℃,最适宜温度为25℃-35℃。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植物都有可能成为它的寄主,其中,最容易招惹黄曲霉素的当数花生和玉米,其次大米、大麦、小麦也比较容易受污染,大豆一般不易受到污染。

  以花生为例,出现黄曲霉素污染的因素很多,在其生长的土壤中就可能含有黄曲霉菌,地下害虫、植物病害、荚果破损、生育后期干旱胁迫、储存不当或使花生产生破损的收获方式等,都会造成黄曲霉菌的污染。

 过年吃坚果 最好别存太多

  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稳定性最高的真菌毒素,易溶于油脂和某些有机溶剂,对高温也不敏感,高温下20小时也难以祛除,受污染食物只能丢弃销毁。所以,家庭吃花生、玉米等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挑拣。吴蕴棠提醒,尤其是喜欢吃花生类干果的人,对这些熟制品一定要仔细辨别,看看果仁表皮上是否有霉斑,应扔掉发黄、有破损、外观上与新鲜干果的差别十分明显或霉变的果仁。

  此外,花生闻上去如果有霉味的话,肯定不能食用。尽量选择购买信得过的大品牌,有些不法小商贩为掩盖掉这股霉味,会加入一些香精,因此,如果闻到有其他香味的话,也应引起注意。

  若是吃到嘴里感觉味儿不对且有哈喇味儿等变味儿的坚果,要赶紧吐出来,并立即漱口。

  坚果在家中储存也不能忽视,虽然北方没有南方那么温暖潮湿,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因储存不当而使黄曲霉素污染到食物的可能。在储存坚果、谷物时要注意:

  1.坚果、谷物等都要在一个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否则,黄曲霉菌等很多霉菌都有可能生长。

  2.不要大量储存易霉变的食物,每次少买点儿。

  3.储存食物时要尽量远离暖气等温度高的地方,在冬天空气湿度小的情况下,一般温度到达30℃以上时,就会有霉菌生长。

  【链接】

  黄曲霉素毒有多强?

  黄曲霉素有剧毒,每千克中含有1毫克就为剧毒性,可诱发肝癌,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含量在30-50μg/kg为低毒,含量在50-100μg/kg为中毒,含量在100-1000μg/kg为高毒,含量在1000μg/kg以上为剧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摄入的黄曲霉素含量在1mg/kg就可诱发癌症,而1mg/kg黄曲霉素含量相当于1吨粮食中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

  当人摄入黄曲霉素量较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时,可造成慢性中毒,导致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黄曲霉素的致癌性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可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