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你见过吗? “下级对上级表面上笑容可掬,背地里咬牙切齿”。 你可能瞧不起这样的人,甚至痛骂其“小人”。而我今天不想说他们,说说让他们变成所谓“小人”的“大人物”。 1 有一次,到某医院做训前调研,职工代表像洪水猛兽一样,抱怨声四起。虽然抱怨不可取,但他们的声心却值得耐心倾听。 其中,有个人情绪很激动,肢体语言极其丰富。提到单位会议特别多,有的会与她没什么关系,反而造成活干不完,常常要加班完成。 令我印象深刻,又有点讽刺的是,就在她情緒特别高涨的时候,领导突然推门进来了,她奇迹般地收起激动的情绪,迅速起立,并予以笑脸,叫一声“领导,好”,这些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包括主动去端茶倒水。 领导则愉悦地享受所带来的快感,那份洋洋自得无以言表,而我的内心却是五味杂全。 出现这种尴尬的、讽刺的局面,问题多半出在“领导”的身上。正如,不久前,有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学员朋友给公号留言:“领导害怕我升职,且有意掩盖我的功劳或将功劳据为己有,我该怎么办?”。 虽然我不能直接回复“这样的高管不配当领导“之类的话,但他的“领导”确实遭人讨厌,很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亦有可能埋没了优秀的人才。 若员工总喜欢口是心非地讨好领导,这是领导们的损失,更是管理者对“领导”这一称谓的亵渎。这些“大人物”表面被称为领导,其实只是职务层面的上级。 也许管理者根本就没搞懂何谓“领导”。 2 如果职位高就是领导,那你就OUT了。 领导是一种活动,一种能力,不是职务,不是为那些身处高位的人保留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发现一个人领导者最有效的办法,是看其身后是否有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比如甘地或者马丁·路德金,他们既非被选举的,也不是被任命的,他们就是能够领导,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吸引了很多的追随者。 大凡自以为是领导,却无人跟随的,只是在散步而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带领他的人们去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 当今时代,作为管理者不能只是管理,而要去领导。因为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管,人们愿意接受他人的领导。它涵盖科学的管理部分,其“管道”必须疏通;也是一种艺术,就像书写诗歌一样,既严谨又巧妙——没办法教会,但可以学会。 简而言之,领导就是率领与引导的综合,主要体现在鼓舞与激励的层面,注重创新与推动变革,特别关心人的问题,如人的热情、创造力和成长。 3 遇到过不少令人尊敬的领导,有的人很严厉,有的人很和蔼,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给予下属很多的成长与启发。喜欢杰克-韦尔奇的一句话:当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他人成长。 那哪些行为配不上“领导”这样的称呼呢?
在我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常常令人惊讶地听到受训学员说“该培训的应该是高层领导,当他们对了,我们就跟着对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日是高铁时代,不仅要当好“车头”,还要让“每节车厢”拥有动力源。 总之,领导,不是职务的称谓,更不是所谓的“大人物”,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努力奋斗,并帮助他人成长的实践活动。不领不导,就配不上喊你“领导”,叫上级还差不多。 杰克-韦尔奇说,我最讨厌管理,赶快领导吧! 来源:蒋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