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工作法》读书笔记

 水边的十四行诗 2016-04-07

先回复一下昨天文章的疑问:


1、文章是我写的,在微信和Blog如果没特意注明,作者都是我,如果是转载,一定会写明作者和出处。


2、今天才看到果壳上也有类似的文章,观点跟我的文章基本一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果壳上搜索一下。


3、昨天的文章中短时间内喝大量的水,非常容易引起水中毒。,当时忘记注明容量了,指是短时间内喝进3-6升或更多,这种情况普通人很少会遇到.


4、收到@余洋溢 的建议,比我说的更专业分享一下。


老师您好,看到您今天发的内容,我想纠正一点…就是大量饮清水是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的因素,因为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最终引起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尿量增多,这在医学上叫水利尿。


关于呼吸系统感染时饮水问题的个人看法是,根据症状必要时适当增加饮水量,因为呼吸系统感染后大多患者会发热、出汗,为了防止水电失衡,应该增加饮水量。


  每天都在关注您的微信,受益很多,这次因为涉及专业知识,所以说出来,不一定正确,请您参考。


  总之,喝水时不要喝的又快又急,最好也别太凉或太热,特意在做完剧烈的运动之后,要千万注意。


我在100天运动时,说过大家可以自己花时间搜索一下《番茄工作法》,有免费的电子书,才几十页,但好象看的人不多,前段时间收到Elaine 的投稿,写的非常详细,特意分享一下。


作者:Elaine



  通俗的讲,番茄工作法就是以30分钟为一个小的工作单位,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以四个番茄时间,也就是两个小时为一个大的工作单位,工作两个小时,休息15-30分钟简单来说就是将一鼓作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习惯,转变成劳逸结合的轻松式工作方法。如果说一鼓作气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番茄工作法就是保存实力,休养生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番茄工作法的理念是符合科学的。良好的休息与放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迷失的根源】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娱乐和消遣上,并且未体验到快乐,做事和学习时总是三心二意,将时间用在如何学上而不是学的内容上。

  • 每次坚持集中注意力,哪怕是10分钟,积累起来也是好的。

【提出的问题】

  • 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 【①】

  • 贪婪是时间的本性还是只是对时间的一种认知方式?【②】

  • 为什么人们在处理与时间的关系时会遇到很多问题?【③】

  • 时间飞逝带来的焦虑感是如何产生的?【④】

【认识时间】

  • 时间的特性:

                    (1)生成性。可度量,用“时间轴”表示——eg:生命线

                    (2)具体连续性。时间是连续不断的,不论做什么都会流逝。

  • 时间飞逝产生焦虑的原因 【④】 :由于时间具有生成性和具体连续性。逼迫我们不断地去追赶时间,但是往往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渐渐地我们就失去了追赶时间的激情。原本明确的目标就变得不明确了。也就是说,我们想把握住有限的生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但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追赶不上时间流逝的脚步。每个人利用时间做了不同的事儿,有多有少,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产生了,焦虑也随之而来。

【番茄工作法】

一、初识

  • 意义:灵活有效的利用时间,完成任务,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 目标:

            (1)缓解由时间生成性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2)减少被打断的次数,集中注意力

            (3)提高工作的预测能力

            (4)加快学习和工作进度

            (5)增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决定意识——(更容易下决心去做)面对复杂问题容易退缩,番茄工作法将复杂问题细化和分化。当一个复杂的问题占用的时间超过7-8个番茄时间时,将它们划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占用的番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就变得容易。

  • 原则:对时间的认识从生成性转化为连续性;集中注意力;操作简单易行,不过多耗费精力

二、具体步骤

事件

时间

内容

计划

一天的开始(前一天的结束)

计划一天要做的事

追踪

全天时间

记录好一天做过的事情,作为

原始数据包括工作时间和其他

感兴趣的指标

记录

一天的结束

建立一个日工作的档案,收集

原始数据

分析

一天的结束

由原始数据分析出有用的信息

即能帮助你提高效率的信息

可视化处理

一天的结束

把有用的信息用鲜明的方式表

示出来,以便清楚得看到自己

的进步

注:周期为一天。

  • 工具:计时器;一张to do list;一份活动清单;一份记录表

①to do list。用于记录今天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排列。

②计划外紧急事件。用于处理不可预料的事情。

③活动清单。记录打断、突发奇想。根据活动清单可以划分事情的重要性,从而判断是否打断当前事情,或者延后处理。

④记录表。用于分析记录。

(一)番茄时间的利用


       在每天的一开始(或前一天的结束),从活动清单中选择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填写到to do list中去。将计时器打开,工作开始,一个番茄时间为30分钟,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完成一个番茄时间就在to do list的对应事件中做一个标记。当计时器响起时,必须要停下手头的工作,休息五分钟。这三到五分钟可以回顾一下刚才工作的内容,消化一下上一个番茄时间学习的东西。休息时,可以喝杯水、站起来活动一下,吃点水果,或者处理一下打断。任务完成后就将该事件划去。每四个番茄时间就进行一次较长的休息,约15-30分钟。在这段休息时间里,不要去想上一个番茄时间做的事情,而是好好地放松一下,更好的开始下一个番茄时间。


(二)记录

      在每天的结束,将已经完成的任务记录在电子档案里。跟踪和记录的内容取决于你分析什么样的数据。

    1、 记录的内容:

  • 完成每个任务所需要的番茄时间数、与估测时间比较

  • 任务类型、时间分配、时间的利用率

  • 完成的比例、质量

  • 进步之处和遇到的问题

  • 记录打断——找到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2、目的:有效的进行自我评估,有助于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注】记录和思考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番茄时间。

3、记录方法的提升与记录:记录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需要追踪记录方法,并进行改进。

  • 记录方法的特点——简单

(三)减少被打断的次数

  • 将不可预期的打断最小化

  • 打断分为两种:

1、内部因素。不知道该做什么,想起其他的事情。内部因素往往与注意力不集中相联系。

  • 处理方法:

                (1)内部打断不容易被察觉。当觉察到时,在记录番茄时间的地方做上标记。如果认为打断重要,就将它添加到计划外紧急事件和活动清单中去。安排处理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后的休息时间,或者四个番茄后的休息时间是处理打断的好时机。

               (2)下决心,一定要做完当前的番茄时间。当记录下来之后,马上回到当前的番茄时间中来,直到该番茄时间结束。

               (3)如果打断真的很重要,不得不停止当前的番茄时间时,也要做好记录,及时调整计划。

  • 目的:不要刻意忽略打断。而是分清主次,将打断延后处理。化被动为主动,让我们自己决定打断是否发生,而不是受制于打断。

  • 通过记录,可以看到大脑的运转方式。并且发现,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

【注】花在处理打断上的时间越少越好。

2、外部因素。被他人打断。

  • 与内部打断的区别:需要与他人沟通

  • 处理方法:逆转与打断的关系;发动大家一起保护好你的番茄

【注】让打断变成任务。用专门的番茄时间来处理这些打断。

成功的拖延打断,越迟越好,尽量减轻这些打断的紧急程度,增加打断的可控制性。逐渐减少处理打断所需的番茄数。

在应用工作法的初期,人们会发现,用于处理打断的时间比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还要高。

打断越多,最初的估测就越不准确。

(四)估测某项任务所需时间

     制定to do list时,估测每个任务所需要的番茄数。如果一个任务的番茄数大于5-7个,就把该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任务。如果一个任务的番茄数小于一个番茄时间,就将各种小任务进行组合。

【注】安排任务的量不要超过每天可用番茄数。

         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能估测。

     如果恰好在估测的时间内完成了,则该任务划去。

     如果估测时间没有用完,也划去      

     如果估测时间用完了也没有完成,则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工作,不再进行估测。第二,重新估测。

如果对一个任务需要两次以上的估测,则要对它重新分析。

(五)让番茄时间应用的更有效

每个番茄时间开始的几分钟,对上一个番茄时间的工作进行回顾,浏览这一个番茄时间所要做的事情,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最后的三到五分钟可以进行快速的总结。

每轮番茄时间里,在第一个番茄时间里可以用来回顾之前的工作,最后一个番茄时间可以用来总结。

有规律的回顾和总结能激发你的学习热情,促进你获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六)制作一份作息时间表

  • 掌握每天能够完成的番茄数,把握时间规律。

在运用番茄工作法时,浪费多长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多少番茄时间。这样可以有助于缓解焦虑。

【再要五分钟综合症】工作时间延长,疲劳增加,效率降低。

首先,要遵守作息时间表

其次,包含充足的休息时间

【注】偶尔的超负荷工作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时间不能过长,最少不能超过五天。为这段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制定一个特殊的时间表,并预留出恢复时间,避免工作效率下降。

  • 安排作息时间表的关键是,清楚自己的需要,怎样才是最有效的。作息时间表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注意事项

(一)应用范围:形成习惯、写书、起草学术性报告、准备自我介绍、企业管理规划、会议准备、课程培训。

(二)响铃综合症:Becoming综合症。会出现赶时间的症状,在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将关注点放到时间上而不是工作上,就会产生我做的是不是够快,我能不能完成之类的想法,就会出现为了完成一个番茄时间而出现应付的情况。——解决办法:将关注点放到工作上,弱化完成一个番茄时间的重要性,质量比时间更重要。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所以,用几个番茄时间来完成任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时间有没有充分利用,有没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三)提高效率。用几个番茄时间来完成任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时间有没有充分利用,有没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四)下一个番茄时间会做的更好。将注意力放在当下。不要去想上一个完成不好的番茄时间,而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在当下的番茄时间内做好手头的工作。

(五)提高估测能力。定量和定性估测。把大任务打散,小任务合并

(六)坚持自我观察和分析

  • 可以对计划作出修改,来改善工作和活动质量;

  • 使目标明确化或者把事物细化;

  • 辨别并删除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 通过测试不同的方法策略,从而减少估测错误,同时简化复杂的工作

【规则】

  • 最小的时间单位是一个番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当被打断时要重新开始。当前番茄时间作废,并且要记录下打断。

  • 下一个番茄时间会做的更好

  • 如果一个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7个番茄数,就打散它。

引用:邦德莱尔《时间》、柏格森和明科斯基的理论、布藏《时间盒子》、葛德马提出的大脑工作学与娱乐、吉尔伯提出的目标与结构化的概念、《番茄工作法在团队中的应用》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