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前苏联作家巴甫连柯说过: “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是没有这些经验,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会有,而且在这里,恐怕任何天才也都无济于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创始人,曹洪彪老师——细细品味他的18年实践经验的,去学习他,去了解他!让我们的课堂也能达到“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一个也不能少”的境界! 生命的探索——新概念快速作文18年探索感悟 濮阳市教研室 曹洪彪 不管世事如何,一定让生命无悔,人总得有点精神追求,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到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之中去。谈话引起了我对人生经历的回忆:从年少时作为乡大队长的我,带领全体队员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中学时下定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现状的决心,到参加工作时立下决心不当教书匠,要当对孩子负责的老师誓言,18年来,我读书,凉桌子热板凳,把铁砚磨穿;我实践苦中乐闹中静,汗水收获伴。5轮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实践丰富了我的生命,我愿意把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和志同道合的老师一道前行。 勤学 善思 笃行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受我村曹俊杰老师的影响,我对数学越发感兴趣,当时自己兴致勃勃地总结了很多数与数加减乘除的规律,但是还“自豪”地命名为“曹洪彪定理”,并且郑重地记在本子上;初中二年级期末,借了同着一本《初二数学辅导与练习》,不知当时怎么有超越自我的快感,竟然一晚上没有合眼,把这本书全“做”(一看同类的和会的都不做了,只做没有见过的何不会做的)完了。正是这种执着影响了我对今天快作文的研究与探索。于谦说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感受颇深。从1993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几乎每天晚上十一点前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每次外出开会,我总是至少带一本书和一支笔,看书时手里要有一支笔才舒服。
上中学时因为没有课外书读 ,又加上 当时教育环境和条件 的限制 ,其他科 目成绩都是优秀,唯有语文成绩不好 。上了师范后 ,我就恶补语文 ,相信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上去 。每月都到图书馆借 阅几本古今 中外名著 ,先后读 了 《李白传 》《李大钊》《家》《春》《秋》等名著 ,尤其是记述郭沫若 的《魂系中华》一书我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全读完 了,不但彻底了解 了郭沫若的可敬之处,也由此深深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上中学后 ,我一直坚持写日记 ,记述了我的求学经过。学校举办的演讲 比赛 、征文 比赛 、读书比赛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且多数都获了奖。学生时代我就想过:今后如果我 当了语文老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会写作文。1993年 ,我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登上了三尺讲台,当时因为学校缺少语文老师 ,我只好忍痛割爱放弃我酷爱的数学 ,根据学校的安排教语文 。也就是从那时起 ,我就下定决心 ,即使教学生一天 ,也要想学生一生 ,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当时我就选择 了我上中学时语文学习的弱项——作文作为突破口开始进行快速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决不让我在中学时语文不好 的现状在我 的学生身上重演。 上个世纪 9O年代 以来 ,我们穷 国办大教育,各种问题 日益凸显 ,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教育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1993年 ,18岁的我放弃了免试上大学和留在县城的机会 ,回到我的家乡黄河滩区— — 个偏远落后的地方 ,因为当时该地区王称堌一中缺近二十位老师 ,很多学生没有老师教,就这样我到该校当上了一名农村中学语文老师。 因在上学时就深深体会到 了不知道如何学会语文的滋味 ,又因为在师范学校时体会到语文能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所以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天起 ,我就决定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开展快速作文教学实验 ,一直到今天这项教学改革进行 了 5轮 ,并且还在进行 中。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在学校联考中 ,我所教的 45班 、46班获得了我所在学校 23个学科 中唯一的第一名 ;第二年 ,在全市语文能力测试中,我所教50班平均成绩为 82.6分 ,高出同类学校平均分10.1分。1995年全校开始推广快速作文 ;1998年全县推广新概念快速作 文 ;1998年濮 阳高新 区实验 学校开始运用推广新概念 快速作文 ;2005年濮 阳市教研 室开始推广新 概念快速作 文 ;2002年至今 ,省教研室 、省教科 所先后多次在全省推广新概念快速作文 ,现在新概念快速作文成果 已运用到 30多个省市 自治区。 l8年来 ,我的工作环境 因为市县教育局领导的特别厚爱 出现了两次变化 ,社会也在改革开放中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18年来我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的决心没变 ,开展新概念快速作文实验 的脚步没停 ,深入研究和推广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成果的信念没动摇。在人心浮躁的转型期社会 ,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情不容易 ,再难 ,也要坚守住对教育教学改革 的执著 ;再难 ,也要坚守住对教育科学研究圣洁的追求 ;再难,也要坚守住对教育理想实现的信念。 在新概念快速作文 18年的历程 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个教师要能做到 “教学生一天 ,想学生一生”,就要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笃于实践 。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应作的三项修炼 ,是专家型教师必备 的专业发展能力。 求真 务实 创新 陶行知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语道破教育的真谛 !大家知道 ,当前还有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 ,怕写作文 ,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写的不是 自己的真实体验。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新概念快速作文倡导着眼于学生一生发展的理念 ,以好方法快抒真体验 ,写 自己想说 的话 ,写 自己内心 的情感 。每次作文前 ,老师都要考虑学生有没有 自己的真实体验 ,学生需要参加什么活动才能有这样的体验 ,保证学生有话可写。 针对当前语文教材重阅读训练轻作文训练、课标年级写作 目标笼统 、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操作等教学现状 ,我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实践 ,围绕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总结 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内容序列体系,让老师明 白每次作文学生写什么 ,建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文内容序列体系。针对 当前对快速作文的原理探讨有分歧 ,甚至错误的情况 ,我基于多年的新概念快速作文实践 ,从快速作文的主体 、客体 、本体 、受体四个方面 ,参照曾祥芹老师的快速作文原理论探索 ,总结 了快速作文的四大原理 ,即厚积薄发 、境成意生、意到笔随、快馈高效 ,让广大一线老师明白了快速作文的基本方法,明晰了快速作文的基本规律。 2010年该文发表在 《写作 》杂志“名师讲堂 ”。结合实际 ,实事求是是新概念快速作文实施过程中遵循的一条规律。常听一些老师说 ,现在的孩子难教,学生不想写作文,写也写不好 ,甚至都放弃了。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好 ,是正常的现象 ,正因为这样才需要老师去教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一群程度不同的孩子 ,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所发展 ,都有所提高,这才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概念快速作文实验班 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既定目标字数 的作文 (40分钟 内小学 500字、初 中 600字、高中 800字),且中心明确 ,语句通顺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实验老师 “让学生能写会写 、不再怕作文 ”的理念指引着教学行动 ,在教学行动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遵循学生作文的规律。新概念快速作文建立了详细的积累体系 :观察积累 、阅读积累 、记 日记积累 、口语交际积累、练字积累 、作文积累、背诵积累。这些积累为学生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些积累,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时,新概念快速作文还有常规系列 :课堂常规、一 日常规、一周常规 、学期常规。课堂上 、每天 、每周、每学期学生应做什么,老师注意什么 ,都很清楚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师生都知道该如何做 ,像每天学生写 日记 、练字 、阅读都会成为学生的常态习惯。 另外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管是课上作文还是课下 阅读,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评议修改 ,不管是作文讨论还是作文反思 ,都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参与者、点拨者 ,这是让学生能写、会写,不再怕作文的一重要原则 ,离开了这一点大 面积提高作文质量就只是一句空话。新概念快速作文实验班学生不但作文能力 、语文能力提高显著 ,而且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均高于对照班级。濮阳市第四中学任锐锋老师注重学生阅读积累,注重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 ,注重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不但班级语文能力测试成绩全市遥遥领先,而且所带班级升入省重点高中人数远超其他班级。 创新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新概念快速作文倡导学生 以新视角快写美生活 ,审题时第一次想到的内容不要 写 ,因为一般人都会想到 ,这样内容就不会新颖 ,要新颖就选择 以新的视角抒写 自己第二次以后想到的内容。正是有了数年如一 日坚持不懈地这样做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有 了很大 的发展,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建构主义理论和优化组合理论都告诉我们,课堂要想高效必须有科学 的教学流程,我们反对课堂教学模式化 ,但我们更反对课堂教学自由化。因为课堂教学是一 门科学,科学必有规律,规律我们就要遵守。对课堂教学课型及其流程 的研究是一个教师从表面繁琐的课堂现象上升到理性研究的标志。1997年 ,我实践探索的新概念快 速 作 文 双 课 时 八 环 节 教 学 流 程 “培 思——命题——作 文— 讨论——评议——修 改——反思——小结”已初见成效 ,后来在县市得到推广。特别是 “培思”“反思” 两个环节是在 国内中学作 文界首次提出,对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思维培育是作文能力练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概念快速作文建立了思维培育系列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平行思维与交叉思维。该系列中平行思维与交叉思维概念是我在 1998年研究思维培育系列时总结并实践的一种思维类型 ,该思维对思维学和作文思维培育种类完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概念快速作文创新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针对新课标中作文 目标笼统不清晰 、广大语文老师不便于操作的现状 ,探索总结了9年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 目标序列体系,该成果之一是我主编的一至九年级《新概念快速作 文教学 案例创新设计》,200多万字 ,2008年由文心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章学研究会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等学界将该成果评价为 “第一套作文教学序列体系的开创”,2010年 1月《中国教育报 》以 “开创作文教学序列体系”为题发表专家评论文章 ,深刻论述该成果的核心价值。 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使我深深懂得 :在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求真,才能遵循真理;务实,才能坚持真理;创新,才能发现真理。我把此称为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应遵循的三条铁律。 简单 精细 坚持 《易·系辞 》曰:乾以易知 ,坤以简能。易则易知 ,简则易从 。大道至简。面对多年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找到一个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的突破 口,长期令广大一线老师迷茫而无奈 。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则是从纷繁的语文教学现象中提炼 出三个关键点 ,即重 点做好三件事 :树立一种理念 ,找到一个突破口,做实四个体系。树立一种理念即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 ,一个也不能少 。经过十多年 的探索实验 ,我所教班级学生 ,不论是偏远 闭塞的农村学生 ,还是县城郊 区市里 的学生 ,都能够在4O分钟 内完成随机命题的作文 ,且 中心明确 ,语句通顺 ,实验班的学生也都能够实现快速作文的目标。如果可 以归结为一句话 ,那就是:老师要牢牢树立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 ,一个也不能少 ”的教育思想 。有 了这个思想 ,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 ,不管遇到什么样 的情况 ,教师 自能遇 山开路 ,遇水架桥。 我遇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学困生 ,但是他们无一例外最终都学会了快速作文 ,原因之一是我每接一个新班级时都给家长承诺 :在曹老师的班里 ,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快速作文。十几年如一 日,我都坚守这一理念 ,并且实现了我对家长和学生 的承诺。找到一个突破 口即以新概念快速作文为突破 口,带动语文昕 、说 、读 、写等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改革不仅仅只限于作 文教学改革 ,而是 以作文教学 为突破口,带动语文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等系统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作文教学改革只有在大语文教学观下带动语文整体 的改革,才可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才可能取得作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成功。做实四个体系即积累体系、技法体系、常规体 系、课堂体 系。新概念快速作文有 7项积累,11类技法 ,每类技法少则 3种 ,多则 7种 ,易学易记易操作 ,返璞归真,以简驭繁 ,体现 了快速作文的基本规律。常规体系包括课堂常规、一 日常规 、一周常规、学期常规 。课堂体系主要有作文练习课 、读写结合课 、作 文讲评课 、方法学习课 、作文指导课 ,每种作文课型教学流程清晰简洁,容易掌握。 老子曰:“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 ,给我们语 文教育教学很重要的启示。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 ,就必须向教育的内涵和细节要质量。新概念快速作 文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 ,从 阶段练习到思维训练方法 ,从教学 目标 到关注每个学生 ,都有具体明晰的要求 。作文练习课双课时八环节 ,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都很细 ,很明白。这里的“细”不是琐碎 ,而是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关注的细节 。学生课上、课下优秀作文有专人记录 、推荐发表 、保管。班内学习困难学生有优秀生一对一 的帮扶 ,又有老师的格外关注 ,所以不管多困难 的学生 ,在这样 的情境 中也都能够学会快速作文 。1998年 ,我遇到一个升人初中还不会写 日记的学生 ,家长甚至气得都想放弃,其他学科任教老师更是不相信他能学会快速作文 ,后来在我和家长 、班主任 、同学 的共 同努力下 ,这个 学生不但学会了快速作文 ,而且还上了高中 ,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 成了一名记者编辑 ,现在 又考上 了研究生。我教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等名牌大学 ,我感到骄傲 ,而那些经过可折不挠学会了快速作文的学困生 ,更让我感到自豪。 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几十年研究孩子 ,献身教育 ,成 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家 ;魏书生坚持几十年写日记 ,创造了中国教育上的一些奇迹 ,成了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多次坚持十年而著《红楼梦》,司马迁身受宫刑,坚持十几年而著 《史记》,孔子坚持一生研究推行儒家思想而不动摇。以上事例都告诉我们 ,不管干任何事业 ,要取得成功 ,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要具备坚持的力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在新概念快速作文实验探索过程 中,课题组活动每周一次 ,概莫能外 ;每周一次作文课 ,雷打不动 ;学生每天记 日记 、练字 、阅读积累,持之以恒。正是这些坚持的力量给了我们以信心,给了我们以勇气,给了我们以希望。 在多年的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改革 中我体会到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敢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大道崇尚至简 ;要善于把简单 的事情精细做 ,细节决定成败;要勇于把精细的事情坚持做 ,坚持成就未来。我把以上三点称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三项法则。 责任 目标 合作 从年幼时对共产主义的向往 ,到中学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期盼 ,到做老师时对教育的憧憬 ,心里越来越感到有一种力量那就是 “责任”。作为当代的一个知识分子 ,如果没有责任 ,何谈人生意义?如果没有责任 ,岂不虚度一生 !对生命负责 ,对事业负责 ,对国家负责 ,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也伴 随我开展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研究的全程 。作为一个学生 ,就要打好基础 ,掌握本领 ,为今后参加工作负责 ;作为一个老师,就要教学生一天 ,想学生一生,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一个也不能少 ;作为一个教研员 ,就要让语文老师会教 、善教作文 ,不再愁作文。我 出身寒门,来自农村 ,7岁就经历了到外村卖冰糕 ,16岁外出到皇甫建筑工地打工 ,17岁到安阳蒸馒头 、骑三轮车卖馒头,深深体验 了劳动的艰辛 、不易和快乐 ,直到今天我对劳动都有一种圣洁般的情怀。也正是这一点 ,让我体验到,不管做什么,人都必须要有责任感。 有了责任之后 ,还必须有 目标 。第一轮快速作文教学改革的目标是 40分钟 内学生完成老师随机命题的 600字 以上 的作文;第二轮的目标是初步建立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积累体系 、技法体系和阶段序列 ;第 三轮的 目标是建立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理论体系 、操作体系 ;第四轮的目标是丰富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理论实践体系 ,探索实践作文内容和 目标序列体系 ;第五轮的目标是完善新概念快速作文理论和实践体系,建立总结作文内容和 目标序列体系 ,总结推广新概念快速作文成果。当老师时 ,主要 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 ,一个也不能少 ;做教研员时 ,主要 目标是让更多的语文老师能教 、善教作文,不再愁作文 。十多年来 ,我先后应邀作报告 、上公开课 90余场,听课教师 6万多人次,仅 2010年 以来省教研室 、省教科所 、河南师范大学先后 5次在焦作、郑州 、信阳召开会议,在 “国培”班上推广新概念快速作文。 新概念快速作文从 1993年在濮阳县王称堌一 中作为一个校级课题 ,到市省 “九五”“十五 … ‘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到现在的全国 “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一直都是以教研组 、课题组等团队形式为主来参与和运用的。我参加工作第一年就被学校全体语文老师选为语文教研组长 ,每周一晚上晚饭后两个小时是我们的教研组研讨时间。其他教研组的研讨活动二三十分钟都结束 了,而我们的语文组研讨活动往往都超过两小时,结束时大家还都不肯离去 ,有的抱着孩子参加研讨也不愿早走 ,因为大家都能收获到许多 ,当时栗广印老师和李合祥老师因为一个问题都可以争辩一个多小时,语文教研组也因扎实有效 的活动成为了被县教育局表彰 的唯一的教研组。到濮 阳高新区实验学校后也是如此 ,建校初期 ,学校 白天没有课题组专门活动时间,我们就 自己找时间在晚上进行 ,大家都没有怨言 ,其乐融融。现在想来 ,那是多么地 令人难忘啊!值得一提的是省市县教育局 、教研室领导 ,王称蛔一中、高新 区实验学校的历任校长都给予 了很大的支持 ,著名语文教育家 、中国文章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先生 、教育部人教社刘真福老师 ,省教研室邵水潮主任 、甘其勋 、孟素琴 、丁亚红 、申雪燕 、贾天仓 、杨卫东老师 ,省教科所徐万山研究员 、市教研室苏东升主任 、朱长海 、张学真老师等很多人士都在不同方面对新概念快速作文的深入开展给予 了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 从 十多年新概念快速作文的教学改革 中我体会到:教育教学改革要成功 ,团队成员要有责任 ,有 目标 ,有合作 。我将此称之为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的三件法宝。 在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征途中,值得记下的东西太多太多,从一开始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探索实验 ,到更多城乡学校运用 ,再到省内外数以万计的师生应用 ;从一开始在班级学校实验研究 ,到市 、省级课题实验研究 ,再到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研究 ;从一开始在快速作文 中摸着石头过河 ,到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解决后又发现新的问题 ,再到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逐渐明朗……期间经历过 的艰辛 、孤独 、快乐 、幸福一直伴随着我 ,我和其他团队成员也一直在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 中追寻和体验着幸福的生活。当一个人能为 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活着的时候 ,那他会是快乐和幸福的。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能够给社会留下多少 。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宗 旨是让每个学生学会作文 ,只要我们笃信这一理念并躬身实践探索 ,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作文。我常想 ,这一 目标和理想实现了,生命中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