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治一中贾铖虎《将进酒》教学设计

 江山携手 2016-04-07

长治一中贾铖虎《将进酒》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背景】

《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古典诗歌学习提出的“要加强诵读,通过诵读感受作品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要求,这篇文章的教学应当很好地进行诵读,但面对高中生,如何让他们做到“吟咏诗韵”,如何使之完成“因声求气”的任务则需要一个理解的前提,这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解读文本的过程。

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到了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能不能根据有限的材料信息(包括文本以及课下注释),对文本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第二,一个成功的诗人在材料的选用上一定不是随意的,诗中提到的例子往往是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在高中学习阶段对文中提到的事例是不是要做一些更为深入的解读。在这两个问题的引领下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体现文本价值。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句梳理文本,感受诗歌的凝练与跳跃;

2、诵读文本,分析语句,感受李白情感的复杂性;

3、体会诗人的矛盾情感,领悟一种逆境下不言放弃的人生境界。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体味诗人复杂的感情。解决办法:通过关键字句的分析来完成。

难点:领悟诗人的志趣,培养良好的诵读意识。解决办法:结合内容分析与诵读要求完成。

【教学方法】

析读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侧重材料补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非常熟悉这样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与酒是如此恰切地融在了一起,是的,“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翻阅中国诗歌,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带着浓浓酒味的唐诗,李白的“将进酒”。(学生读题目)

2、注意学生“将”的读音并释义;(明确:劝酒歌)

诗中还有一处出现了这个字,在哪里?   “呼儿将出换美酒”,解释、注意读音;

一起来诵读作品。     (根据学生诵读情况解决读音)

3、问题:既然是“劝酒歌”,那么他在劝谁喝酒?(岑夫子、丹丘生——隐士)

(在这里注意对岑夫子、丹丘生的身份说明,一方面说明“劝酒”难度,另一方面为后面的主题解读做铺垫)

在诗歌里找出劝他们喝酒的具体内容(读原文)

解读“劝酒”的内容: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①不足贵——不愿醒;②饮者——圣贤;③陈王——斗酒十千(无所顾忌的“放”)

④补充钟鼓馔玉的解释,相关链接:锦衣玉食

在分析中得出,诗人怀有“留名”的渴望这样的结论。

(在这里要注意,“留名”对于隐者的意义)

4、既然诗人怀有这样的渴望,那么我们就在原文中找出体现诗人借助“痛饮”以达到“留名”目的的语句。

    前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后文: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关于这一部分,要注意让学生找出能感受到“痛饮”的字词,并加以解读)

5、诗人选择了“痛饮”也实践着“痛饮”,是单纯为着一个“不愿醒”的醉酒生活吗?“不愿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与尔同销万古愁”——解读真实目的:“销愁”,借酒浇愁,渴望的是一种解脱。

6、回顾刚才的分析,是否读到了让诗人发愁的事呢?那么,愁由何生呢?

    回忆刚才举到的例子“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饮者”以陈王为例,“陈王”何许人?(曹植)

问题:“陈王”能不能划到“钟鼓馔玉”的家庭?(解读相关身世)

什么人算圣贤?“陈王”算吗?(圣贤是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由“陈王”的例子引起对不做“圣贤”的质疑——李白到底想不想做“圣贤”?

李白与曹植的共同特点:放荡不羁、怀才不被用

结论:事实上在这里诗人流露出的是“有才而不被用”的无奈,是寂寞的圣贤。

7、在对“钟鼓馔玉”“圣贤”“陈王”的一番分析之后,诗人究竟对什么感到厌倦呢?“不足贵”的究竟是什么?

    仕途上的失落(赐金放还八年后的寂寞,①得罪权贵;②玄宗担心醉酒误事,胡言乱语;)

(表面上看,诗人对官场是一种决绝放弃态度——不足贵)

8、能真正放下吗?诗人是不是在抱怨中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仕途”追求呢?你能在诗中找到他的信心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作为一介书生,“还复来”的方法是什么?(再度入仕------文人的价值体现)

诵读“人生得意须尽欢”到“会须一饮三百杯”,感受诗人的矛盾:决绝-----期待。

9、既然有自信,既然相信自己的才华,那么他对“重返仕途”真的有十足把握吗?-为什么诗里还弥漫着“愁绪”呢?时不我待  焦急难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没有回头,没有逆转,时间一去不回头)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催促、变化速度很快)

比兴手法的运用——生活矛盾的艺术呈现

直接陈述

            ——回避尴尬——显出跌宕

由他物引起

比兴:客体对主体刺激,主体对客体能动。

诗歌在这种循环往复、跳跃的表意中成就了它的意境之美。

10、小结:

①诗人的矛盾

    放弃——不甘心     出仕——入仕 (岑夫子、丹丘生之族)

真情流露——无奈  寂寞  期待  矛盾

②“洒脱”背后的李白—— 与尔同销万古愁

明确:

“万古”既是古来圣贤的生活写照也体现出诗人的忧愁之深,《将进酒》之所以能引起千古青睐,这里体现的不是一己之私,不是单纯的个人情怀,事实上是针对“千古文人”的人生命题,其中也包括着“隐士”之慨,是这个群体“有才而不被用”的悲哀与无奈。

    “万古”两字一出现,在深深的愁绪当中,诗人前面表现出的洒脱顿然失色,悲剧性的命运豁然呈现。

11、有人喜欢把诗歌翻译过来理解,也有人认为诗歌一经翻译,意境就碎了,那么,针对诗歌,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整体性地予以解读呢?

因声求气:通过声音、声律的处理达到对思想感情的有力表现。气为作品的内在之气,既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体现读者的解读与创造。

范例:①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有关全诗的诵读放在课下)

12、小结: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短短几句话里,既写出了李白的“豪气”,亦在隐约中看到了他“举杯邀月”的孤独,同时也在冷冷的“剑气”之后读到了一副铮铮的铁骨。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整理一些有关李白的生平记述,重读作品,读好作品!

【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与本诗主题接近的作品,更好地理解李白诗酒人生背后的孤独与矛盾,体会醉酒这种行为与李白特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把酒问月》)

【附板书】:

 

[转载]山西省中语会2011年会材料展贴(二)

 

【课后反思】

一堂高中语文课到底要不要“深”?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一方面为其经典阅读量减少担忧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有部分孩子的阅读,尤其是他们在小学时期的阅读面事实上是在增加着,加上孩子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速度,某种程度上,针对高中生,我们老师那种习题性的解读也好,宽泛的延展也好,很难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难以让他们有阅读精致的感受,当然也就不容易刺激孩子们的再阅读和拓展阅读,因而,尽管不是所有课堂都需要这样,但是,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在课堂上引起变化,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阅读角度,进而引起课后的思索与沉淀,更容易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更容易让他们从深刻的层面出发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多资料的查找,这样就更容易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从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反应和课后的表现来看,学生在动,尤其是思维在动,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主评:阳泉三中郗晓波

  去年中语会时,贺院长作报告时提出一个“评课321”,他说评一个老师的课,要给出3个优点,2个建议,1个不足。这对我很有启发,也很令我惭愧。我评课常常出拳过重,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今天听了贾铖虎老师的《将进酒》,确实感到“后生可畏”这四个字的分量,按贺院长的意思,我对贾老师的课也提出3个优点,2个建议和1个不足。

 优点一:切入角度新颖。我经常强调,所谓创新,就是在合理地范围内稍稍偏离一下人们习以为常的角度而已。解读一个文本若不落窠臼,选择一个出人意料的切入角度很重要。贾老师解读《将进酒》虽然也从破题开始,但他破在了“隐士”这个角度上,李白劝谁饮酒?不是劝一个酒鬼,一个混混,那类人物用不着劝酒,他自己就先喝倒了。他劝的是“隐士”,隐士很清高很净洁,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让他们喝点酒不容易啊!怎样才能打动他们,让他们痛痛快快喝酒呢?就是“惟有饮者留其名”。贾老师抓住了千古文人最大的软肋:留名。隐士之“隐”,未尝不是在沽名,在钓誉。转换角度就是转换一种看问题的眼光,新鲜的角度才会带来新鲜的认知,才会培养思维的弹性。

 优点二:寻找细微缝隙。今年我们中语会的主题是“解读文本”,北大教授陈思和曾提出一个“寻找缝隙”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寻找到作者或教材的编者在文本中留下的一些似乎疏漏之处,但却是解读文本的重要缝隙,由此缝隙如刀,就如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贾老师找到一个细微的缝隙,就是文本关于陈王的注释,从陈王曹植行为不检遭父王的弃置,“游刃”到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上,“赐金”是因为唐玄宗很赏识李白的才华,“放还”是因为李白放荡不羁,触怒权贵。所以李白很失落、很寂寞,也怀着有朝一日重归朝堂的期待,所以他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贾老师找到缝隙,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自由地用刀,最终《将进酒》这头牛“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优点三:精致而不平庸。我们现在很多优质课属于“精致的平庸”,很小资。其流水线的操作程序基本上是把教学设计弄成几个板块,然后给每个板块加一个标题,排列整齐,最后得出一个平庸的结论。我们的老师比较关心精致,不太关心这个课是不是平庸。我再声明一下:我不反对精致,反对的是平庸。贾老师的课精致而不平庸。说“精致”,是整个板书设计为“酒”字形状,妙在“酒”旁的三滴水分别为“失落”、“落寞”、“期待”,端的是哥喝的不是酒,哥喝的是失落,喝的是落寞,喝的是期待,一言以蔽之,哥喝的是心情。更妙的是“酉”字里面的一短横设计为“留名”,由“留名”发酵,引出李白为“留名”而产生的失落、落寞和期待的复杂心理,故借酒浇之。这个结论不平庸。整个板书充分利用汉字象形的特点,更别具一番文化意味儿在里面。

 建议一:教师适当范读。《将进酒》应当是54度的老白汾,三杯下肚就要上脸,就会上头,就精神振奋,就沉醉不知归路了;但听这节课,有点慢热。这个班级女生占三分之二,而男生有点讷于言的感觉,所以读不出这首诗的豪放之味和阳刚之气,贾老师音质很好,所以,我建议贾老师如果能适当来一两次范读,既能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形成充足的人气;还可以深化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因为蒲柏讲过,声音是意义的回响。这样或许效果更好一些。

 建议二:适当分析形象。贾老师破题就言明这是一首劝酒歌。人喝多了意识会放松,所以,酒风最容易见出个性,见出人品。李白喝酒很爽,真正是喝出性情,但我们看李白喝酒后,虽嘲弄人生,但不伤感;虽笑傲权贵,但不暴力;虽描写女人,但不黄色,“云想衣裳花想容……”,写得很美。李白“杯莫停”地喝,一杯两杯……直至“会须一饮三百杯”,但喝这么多酒却不说疯话,还是念念不忘“留名”,所以,建议贾老师解读这首诗时,如果适当地对李白的形象做点赏析,或许会使这首诗更充分地显出李白的形象与个性。

 不足一:理线不够清晰。贾老师从“隐士”切入,抓住“留名”这个中国古代文人最大的软肋来引领学生解读这首诗,但在设计这节课时,对这条主线思考不是很清晰,感觉这条线若即若离,解读时偏重于注释之微观,有琐碎之嫌,在对文本宏观的把握上稍稍欠一点,特别是结尾没有再落回“留名”这条主线上。如果把李白“与尔同消万古愁”的“万古愁”落在隐士想留“万古名”上,更完美一点。看唐王朝多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都烟消云散了,只留下李白千古不灭的诗篇和万年不销的豪情。

 说实际话,贾老师这节课已经很完美了,如果把他这节课比成长治那条著名的太行大峡谷的话,我的点评就算是这条壮美的大峡谷中修的一条小路,目的是引导大家更好地领略大峡谷的风光景致。

谢谢老师们!

 

 灵石一中牛文艺老师说:

    听过以上两位老师的课,我不想继续对这两节课作过多的具体评价,我只想就我自己听后的最深切感受作一简要的概括:这两节课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三位老师的三句话。一是江苏的王栋生老师的“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常识”,这两节课全都遵循了语文的教学常识,是两节很有语文味的好课 ;二是浙江王尚文老师的“我们的名字一定会被以后的人们忘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的努力也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被后世传承,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从两位老师的两节课上,让我看到了他们不只是在为考试服务,而是在为孩子的终生服务,他们这种以语文为人生为民族为社会服务的努力,必将会以文化的形式一代一代地得以传承;三是古代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上,让我明白了,教学中我们先要形成自己的模式(绝不是套搬别人的模式),然后再打破自己的模式即不被自己的模式将自己所惑,再之后就明白了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使命,最后达到了像今天我们所见的,从心所欲而又合符常识的最高境界。这些过程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全要经历的,也是我们要终生追求的。

 

    应县一中张向宏老师说:

贾铖虎老师主讲的《将进酒》一文,确实如郗晓波老师所说“精致而不平庸”。总体来看,切入点好,问题设置确能激发学生思考,使听课者与授课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沟通。这种“动”是深层次的“动”,是真正的互动。相信每一位听课者,包括授课者本人,经过讨论,经过探究,在灵魂深处,都能有一个激荡和升华。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课堂开始导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很巧妙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点出了酒,引出了酒文化,即诗与酒、文人与酒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浅入深出,把听课者由兴趣带入了感悟和思考。

诗歌中注释的作用不可小觑。2011年的高考题《春日秦国怀古》,作者名不见经传,注释只给出了作者的卒年,生年都不详。而这个卒年正处于唐朝的晚期,像贾老师说的,信息很有限,但这是个很重要的信息。因此,一首古诗,如果有注释,注释往往是走进诗歌情境的第一步。比如,注释如果注明诗人写作此诗时遭贬黜,那么,对诗人的心情与行事风格进行分类。被贬了,诗人“穷”了,要么苦闷难以排遣,感到前途渺茫;要么通过寄情于山水田园来消遣这种苦闷等。这一点,贾老师引导得也非常好。

再比如,对学生进行“因声求气”的诵读指导,也非常到位。学生在品味诗句的音乐美的同时,也极大地领悟到了诗句之“气”,即诗句之风神,步入了诗歌的情境。

老师设置的几个问题很有探究的意义,激发了我们的思考,下面,就其中几处,谈一些我个人之拙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的解读,我认为,应以知人论世法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大唐盛世,走近天才诗人李白。这就是:李白被“赐金放还”,仕途不畅,没能实现一个读书人“修齐治平”的理想,为什么仍能如此豁达、乐观、自信?除了古代士人自身具备的儒、释、道相糅合的既出世又入世的“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素养外,还与一个时代分不开。那是一个兼收并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给了好多人,特别是这个天才诗人以非凡的自信。因此说,“盛唐文化孕育出了天才诗人李白”,“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袁行霈语)。这样知人论世地、深情地引导一番,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同时也厚实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老师对李白被“赐金放还”的原因进行通俗化的引导,非常好!这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讨文本的理念。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也会很有兴趣地探究问题,就会从切身体会去谈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让学生根据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然后谈对画面的感受,先不着急让学生上升到那个理论高度,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先让他用最直白的,也是他最真实的话语谈感受,然后再拔高,再上升到理论高度。我认为这是情感引领的很有效的方法,最好把“结合生活经验”这个理念,这几个字眼,渗透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当中。

对“李白喝酒要达到的目的是留名”这一问题的结论,我个人持有异议。我认为自古以来,文人之所以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被赋予了文化上的意义,关键在于酒能让人暂时忘却,酒能让人癫狂,酒能让人一时间找回理想,飘飘欲仙,似脱离这个并不能如意的现实,达到一种极乐境界。并非留名。而且这个问题,也完全可以再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由浅入深地去逐步推导而出。如可以这样引导:

喝酒→(很可能)醉→忘→乐→逍遥(最高境界),可以引入魏晋风度加以佐证。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之,贾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课堂充实,彰显着贾老师的风格和个性,人如课,课如人。贾老师就是吴非老师讲的“不跪着教书”的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的语文教师。作为晚辈,我要多多向他学习。

语文同仁们,相对于中国千百年来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而言,我们均属晚辈学人。我们应该像前辈们一样,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一个有思想、有风格、大写的语文教师。把语文教育教学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让它渗入我们的血液和骨髓,成为我们的精神生命,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匠式的养家糊口的职业。因此,最后请容许我这个晚辈用当年陈寅恪在王国维碑文上的绝唱,来和各位共勉:“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