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洋渔场的分类与规划

 RK588 2016-04-08
2015-11-18 JESSN 中国渔民

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是鱼类、虾蟹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等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生活阶段,随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变化,在一定季节聚集成群游经或滞留于一定水域范围而形成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捕捞价值的相对集中的场所。

由经济鱼、虾、蟹和海兽类在一定季节、一定水域范围,因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聚集成群,而形成的渔业生产上相对集中的场所。分别称为产卵渔场、索饵渔场和越冬渔场。不同种类的捕捞对象因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渔场,如鲱渔场、鳕渔场、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等。

同一种类的捕捞对象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也因其适应性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渔场和渔期,如产卵渔场、索饵渔场和越冬渔场。

在水深 200 米以内的浅海范围内,一般拥有丰富的大陆冲积物和营养物质(饵料),大都能形成优良的渔场。

深海中,如拥有自下而上的上升水流区域或对流旺盛的水域也可成为良好的渔场。

在水温跃层明显处、水流静稳或水文稳定处、两种不同水流交汇处、水下浅滩、水底有植物丛生成或动物聚集的水域、及生物障碍线边缘区域,都能形成渔场。

中国习惯上根据水域位置、捕捞对象和作业方式区分渔场,如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拖网作业渔场、 围网作业渔场等

世界著称的三大渔场是:①西北太平洋渔场。包括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黄海以及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东海岸等水域、盛产太平洋鲱、沙丁鱼、大麻哈鱼、秋刀鱼、狭鳕、鲐、带鱼、蟹类、贝类等。②东北大西洋渔场。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冰岛周围水域,盛产大西洋鲱、鲽类、鳕类、毛鳞鱼、玉筋鱼、鲭等。③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在纽芬兰岛邻近海区,盛产大西洋鲱、鳕、鲽类、鲈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产的秘鲁、智利外海渔场得到开发。此外,非洲西岸、美国东南、南美洲近海、印度洋等处海域,也具有一定价值的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其中前三者都是寒、暖流相遇后,海底的丰富物质翻滚上来而形成的,只有最后一个是只因寒流而形成的,比较特殊。渔场大多分布在营养盐类多的海域,这里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的饵料来源充足,故集中了大量的鱼类资源。


一般在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海范围内,特别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大都可成为优良的索饵渔场。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有利于形成产卵渔场。外海高盐水与沿岸低盐水交汇处的混合海水区,及冷、暖流交汇的海域和深海中有自下而上的上升水流涌升海域等,也可成为良好的渔场。如日本的本州东北部到苏联堪察加半岛的西北太平洋渔场,欧洲的北海到挪威海岸及冰岛沿岸的大西洋东北部渔场,北美的纽芬兰岛、加拿大近海海域的大西洋西北部渔场以及秘鲁近海渔场,为世界四大渔场。渔场按水生动物洄游性质分为产卵渔场,索饵渔场、越冬渔场;按水域空间位置分为海湾渔场、近海渔场、外海渔场和远洋渔场等;按捕捞对象分为带鱼渔场、大黄鱼渔场、鳕鱼渔场、金枪鱼渔场等;按作方式分为拖网作业渔场和围网作业渔场等。此外,称为渔场的还有鱼类的增殖、养殖生产单位等。

海洋渔场的形成有两个条件:

①必须是有密集的经济水生生物栖息回游的地方。

②在该处能经营符合经济原则的渔业。海洋渔场按照鱼类习性分,有产卵渔场、索饵(育肥)渔场、越冬渔场。如果按照地理环境分,有大陆架(陆棚)上浅海渔场、寒暖两流潮境渔场、上升流域渔场、堆礁海岭渔场、感潮线(干满潮线)渔场。

世界海洋渔场大部分集中于仅占海洋总面积7%的大陆架海域,其次是外海的海底高地、水下山脉和群岛或珊瑚礁附近海域。

良好渔场既是经济水生物密集的地方,也是饵料生物大量繁殖之处,饵料生物对海洋渔场的形成最为重要。

全世界有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东北部、太平洋中西部、太平洋东南部、大西洋东南部等五大渔场。

传统上北半球有开发较早的世界三大渔场:①欧洲西北渔场。指北海及其北部的北大西洋渔场,包括挪威、冰岛大陆架等,主要鱼类有鳕类、鲱、沙丁鱼、鲆、鲽类等。②美洲大西洋北部渔场,包括纽芬兰到新英格兰一带的海域。主要生产鳕类、鲽、鲱、沙丁鱼、鲐等。③太平洋北部渔场。自中国沿岸经朝鲜、日本、堪察加周围海域,阿留申南北海域到加拿大、美国西岸海域。主要渔获物有带鱼、鳓鱼、大黄鱼、小黄鱼、竹荚鱼、鲐、鳕、狭鳕、银鳕、大马哈鱼、鳟、鲆、鲽等。这三大渔场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有的资源已下降,国际间已为保护渔业资源采取计划渔业政策。各渔业国已逐步转向开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渔场、新西兰渔场、阿根廷外海渔场和南极渔场。

1.伏季休渔 伏季休渔是目前我国在渔业资源管理方面所采取的覆盖面最广、影响面最大、涉及渔船和渔民最多、管理任务最重的一项保护管理措施。为贯彻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渔民群众也给予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实践证明,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水产资源养护措施,是一项群众拥护、效果明显、实施成功的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已经产生了积极效果和良好的国际影响。

要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管理制度。本着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呢原则,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完善的重点是限额捕捞和进一步限制及取缔严格破坏资源、严格破坏海洋渔业地质环境的作业网具。要逐步实行生产渔船作业单一化,控制一船多具及多种作业。要逐步创造条件,在伏休后积极实施海洋捕捞“负增长”计划,尽快实施限额捕捞制度,巩固伏季休渔成果。

2.加快渔船民转产转业,促进经济鱼类资源恢复 要认真贯彻落实捕捞“零增长”方针,切实采取“减、转、治”等方式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渔船民转产转业。一是“减”,要把小的、老旧的、作业落后的木质渔船减掉,把渔船数量减下来。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在渔民自愿的基础上,把渔船拆解淘汰;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到龄渔船报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到龄渔船报废,压缩船只数量。二是“转”,即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在加强渔船民转产转业的进程中,要严格区别和对待沿海“传统渔民”和内陆到沿海的“临时渔民”从事渔业捕捞的问题,制定必要的政策调控在转产转业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关扶植政策,对船只拆解报废的渔民,依靠全社会力量帮助其再就业。三是“治”,即通过强化渔业行政执法严格船网工具指标,杜绝建造新的近岸拖网渔船,特别是小型渔船,严格控制陈旧渔船异地买卖,彻底整治“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

3.加强海域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要加强海洋与渔业法规宣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海洋国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使珍惜海洋、保护海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要加强海域环境治理,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沿岸工业、旅游与渔业发展关系,建立海域环境监测新机制,全面加强辖区海域特别是涉海重点工程海域环境监测。要大力发展生态健康模式养殖,降低养殖业自身污染,加强海洋执法监察。坚持海陆检查并举,依法查处破坏海域资源、造成海域环境污染的行为,从陆海两方面堵住污染“源头”,切实保护和改善海域环境。

4.完善渔业发展政策,保障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规划,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按科学化开发、规范化实用和持续化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海域使用宏观指导与调控,合理调整海域使用布局,逐步实现以规划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为渔业长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渔业发展体系,制定鼓励和扶植外部深水海域开发的相关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进生产作业方式,发展深水海域养殖业,切实推进外部深水海域开发,有效缓解内湾海域供求矛盾,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要进一步探索渔业管理新路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海域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制度,逐步建立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应渔业发展要求的海域管理和渔业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保障和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