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来虚的,用最朴实的方法也能上好课——特级教师黄厚江视频案例课来咯,不看可惜!| 课堂录...

 最新剪刀手 2016-04-09

 

怎么上好一节课?可能一些老师会想到,借助多媒体工具,搜集课外资料,设计好课堂活动等等。


如果没有了这些,你还能上出一节实实在在的好课嘛?今天,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用实际课例回答:别净整些虚的花样,最朴实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关键是要把它用好、用活!


黄老师如何做到?一节示范课《黔之驴》为例,看完就信了!

 

一、课堂展示

1.课堂导入要靠引导

在开启一篇新课文的讲授时,不是直接把文章的文学常识、故事背景等信息直接打在幻灯片上,也不是直接用嘴告诉学生,而是靠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有预习过的学生肯定能说出的一两点,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补充就好了!


对于文言文而言,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能忘了让学生们去朗读课文。既可以熟悉课文,纠正发音,还能感受古文不同寻常的韵味!



2.讲课文要靠文本

核心来了!“讲课文要靠文本”,看上去像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一些老师还真是没有做到的。只专注于那些“硬知识”是不行的!


像这篇文章,讲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用法是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点,不是讲完“硬货”之后这篇课文就可以结束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还是需要走进文本之中。究竟怎么走进去?怎么才算是走进去了?戳开小视频,看看黄老师怎么带学生走进文本!



3.内容升华要靠问

只由老师来干巴巴地在课堂最后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没有意思的。学生听了之后死记硬背记住了,阅读理解能力也依然得不到提高。


那怎么办?当然是要靠老师的提问来解决。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答出多么完美的答案,而是要锻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也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思考。具体的提问技巧是怎么样的呢?来看看黄老师给您展示吧!还有结课的方法展示,也一同向您呈现!


二、评课


文本与生本:本色语文的两个着力点


——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江苏省溧水中学初中部     诸定国

黄厚江老师是当今语文界“本色语文”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他坚持“简朴”的课堂教学理念,主张语文课堂应当删繁就简、以简驭繁、朴中见巧。黄老师借班执教《黔之驴》一课,用课堂说法,阐释了他“本色语文”的教学理念,彰显了他“本色课堂”的特征。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试从“文本”与“生本”两个角度,阐释黄老师本色语文特征。


(一)以文为本——尊重文本特征

阅读教学最忌脱离文本、架空文本等垢病,而这两种现象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又的确大行其道。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换言之,文本意识,正是黄老师“本色语文”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黔之驴》一课的教学中,“文本”意识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强化文言文本意识

黄老师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首先是朗读,是诵读文本,默读注释,理解文意,其中诵读文本是前提,是关键。


黄老师安排了三种类型的诵读。一是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初知文意;二是请班级中朗读优秀者范读,借以明确诵读要求;三是请朗读优秀的男生领读课文,因为该男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评价中,黄老师心细如发,既客观地指出女生范读中存在的问题,又用“先读后读”的调侃保护了女生的自尊,更通过让男生带读课文,并用“你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含蓄而巧妙地肯定男生的朗读水平,这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表扬。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需要,也为后面理解文意作了充分的准备。


2.强化寓言文体意识

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泛文体的现象,许多阅读课不顾及文体,此中危害,不言自明。

课堂教学中,黄老师有三处强调《黔之驴》的文体。首先是上课伊始,让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寓言”,并追问学生,“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得出寓言学习应当关注形象与寓意。这正如写文章,已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其次,在过程又一次强化文体意识,引导讲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最后小结课堂教学,归纳所学形象、所理解的寓意。


黄老师通过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彰显文本是寓言这一文体意识。其一讲故事。文本就是一个小故事。讲故事这一看似朴素的教学环节,实为匠心独运。黄老师对讲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二是加以想像,且不允许翻译。这两条要求创性地解决了对文言文本内容的把握问题:是在翻译的基础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


其二是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平常对此文中形象的把握,多立足于对“驴”的分析,鲜有涉及“虎”与“好事者”的。黄老师引导学生揣摩形象,侧重于对“驴”的分析,兼顾了对“虎”与“好事者”的分析,不仅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形象。


(二)以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

如果说以文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特色,那么以生为本就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本质;如果说以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那么以生为本就是阅读教学目标——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以生为本这一着力点在这一课教学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以生为本为教学的起点,二是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归宿。


1.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

黄厚江老师认为,优秀的教师不是把学生正确答案、老师预设的答案哄出来,而是把学生错误的答案哄出来,惟如此,才能暴露学生认识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从这节课的课堂反馈来看,学生起先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欠缺:女生范读中的回读与误断、男生所讲故事缺乏想像、认为驴很强大、对“庞然大物”一词的理解以及学生提出“老虎知道自己很强大”等课堂反馈,都存在商榷,按照一般人看来,这些不完美的回答,是公开课的瑕疵,是公开课欠美伤美的败笔,然而黄老师如获至宝——因为这些是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是真实的思维状态。正是基于学生现有发展区,黄老师通过教学活动加以矫正、引导,使学生认识有了发展。男生声情并茂的朗读,除却良好的朗读基本功外,从女生朗读失误中汲取教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女生富有想像的故事,正是建立在同学们认为前面一位男生讲故事中缺少想像……所有学生原认知中出现的不足,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修缮,而这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笔者认为,这也是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观的核心思想所在。


2.通过学生活动完成思维提升

这节课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实现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具体的学生活动达成的。


从学生范读到学生纠错再到学生领读,学生“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这一环节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读;听故事、讲故事是每一名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体验,让学生讲故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讲故事、评故事也是完全由学生完成;对形象理解中出现的偏差,对“庞然大物”的理解不到位,黄老师在学生尝试、揣摩未果的情况下,才采用迂回之术,通过在文本的寻找信息与示范造句等方法,让学生自我矫正、辨伪去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学生认知的不足在活动中展现,又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完成了思维的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都是身处幕后,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这种生成是在学生活动中完成的,尊重学生这一生本的核心思想,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整理自黄厚江的文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听课记录《文本与生本:本色语文的两个着力点——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江苏省溧水中学初中部 诸定国)

本文编辑:熊安迪、方艺芬

责任编辑:方艺芬

感谢黄厚江老师提供帮助




聊聊教师生活,品味教师职业,聆听名师微课!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输入验证信息“好老师”,添加后入群交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