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第45篇:【教研有味】之品读黄厚江老师的《猫》课例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9年第45篇:【教研有味】之品读黄厚江老师的《猫》课例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9年第1-2期刊登了黄厚江老师的一篇教学课例,即《从猫的关系出发,走向小说的深处——<猫>课堂实录及点评》,我反复阅读这个课例,试图从大师的课堂中捕捉一些教学的灵感。只可惜,读完之后所获得的只是一些浅显的感觉。

我听过几节老师讲《猫》的课,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环节就是比较文中的三只猫,当然这个环节是从课后的“思考探究”第一题移植过来的。这道题是一个表格,请学生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填写表格。应该说,直接把这个表格拿到课堂上,或者对其进行变化改造,都是语文课堂常见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有错吗?当然没有。这也是理解文本、概括文本、提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都认为很正常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学生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活动。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并不高。按道理说,语文本是最灵活、最有弹性的一门课,结果我们的学生并不买账。我就在想,学生的“语文冷淡”跟我们上课设计的这些所谓的“教学环节”有没有关系呢?这个表格表面上看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形式,但又何尝不是一道考试题呢?直接拿考试题作为教学活动,学生只是在功利的、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他们又怎么可能有浓厚的兴趣呢?

那么,黄厚江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黄老师上课没有绚丽的导入,而是直接入题,问学生课文写了几只猫,学生回答是三只。老师又问三只猫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大猫二猫三猫。老师说这样的命名太幼稚了,你家里要是有一只猫,你是不是会给它取一个又可爱又有特点的名字?于是第一个教学活动开始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家的三只猫分别取个名字?教师板书提示要从色彩、形状、性格等方面取名。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随便取一个名字不是难事,但如何结合每只猫的特点取名,这就需要回到文本,甄别三只猫的差异。例如学生给第二只猫取名“黄皮皮”,这个名字虽然符合小猫的特点,但是名字太普通,黄老师将其更名为“皮皮黄”,这个名字立刻有点意思了。

黄老师这个环节和课本上填写表格的题目,虽然在信息提取方面有些差异,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目标一致,但达到目标的方式完全不同,而效果自然就会有差异了。黄老师上课的秘诀就在于:千方百计把学习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语言活动等。那我们上课呢?总是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兜圈子,如果是一首诗,就问学生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如果是一篇散文,就问学生这篇散文的“神”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所收获的就只是这些所谓的意象、形散神不散之类的“语文知识”了。双基时代,我们教学生这些知识并没有错,但在核心素养时代,还去用过去的手段教这些知识,那就有偏差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教学的趋势就是将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任务化”“活动化”,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其精髓就在于知识产生的方式与任务式、情境式的解决实际问题挂钩。给小猫取名字,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任务,而省略了真实的情境,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老师会说,我们哪有那么多的灵感,那么高的水平将课本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实话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新课程改革在带来知识产生方式的转变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办?只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向名师学习,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方式。

这节课除了这个环节外,其他一些环节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三只小猫的关系后,还分析了小说中的“我”、三妹、妻子、张妈、李妈等人物的形象与作用,这两个内容也是通过学习活动实现的,不过特点不是鲜明。再往后,教师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生活本身,问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类似于哪只猫?这个环节没有展开,毕竟与文本关系不大。略微展开之后立刻进入到了另一个语言活动中: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只猫,以它的口气跟主人说几句话。这个环节对应的就是教材课后的第二题和第三题,只不过处理方式更为巧妙。教材当然可以设置类似于试卷题目的“思考探究”题目,但转化成教学活动后,就要有一个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变形。学生该如何以猫的口吻跟主人说话呢?要说的话肯定离不开学生对猫的处境、遭遇以及小说人物的理解与看法。这个问题还有一般巧妙之处,那就是开放性。以“猫的口吻”是固定的,无非是大猫二猫三猫;“跟主人说话也是固定的”,无非就是“我”、妻子、三妹,当然张妈也是“猫的主人”。这两者一搭配,那就会产生很多种组合,不过最后的焦点一定会落在三猫身上。慢慢地,教师又逐渐带出了“黑猫”,带出了课文的插图,最终和学生一起领会小说的主题。

这样的语言活动,就是学生理解文本、学习语文的载体。理解文本的成果用一定的语言呈现出来,参与活动的过程无形之中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活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应该说,这不仅是共生语文教学的精髓,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黄厚江老师深谙这一教学之道、学习之道,他教《季氏将伐颛臾》,设计了一个在“曰”前加上修饰语的语言活动,点燃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他教《阿房宫赋》,又依据赋的特点设计了语段填空的活动。形形色色的活动,既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也暗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好好领会、理解和学习。其实,像肖培东老师、王君老师等等,都是设置“语言学习活动”的高手,我们应多研读名师的课例,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