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已有之的一个爱情节日,最早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每年的三月初三日。
《周礼·地官》中记载:"以仲春之月,令合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这个约会日是法律规定的,没有重大缘由必须要执行,不约会要受罚,私奔了也不禁止,所以,在这个法定约会日,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杜甫写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这个节日。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记载了上巳这个约会日盛大的快乐: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是农历的三月间,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春心荡漾,去河边参加欢会,男男女女,往来如织。
周代国家规定在春季男女约会,一方面是人性化,因为春天万物萌发,少女春心也开始荡漾;另外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人口的繁衍;还有一方面是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征,因为那时候的人们认为通过男女的阴阳结合,这种野性的生命力能够唤醒沉睡了一冬的大地,带来粮食的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