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文人自杀之美:川端康成

 昵称535749 2016-04-10

2016-04-09 14:06 | 豆瓣:木由

终于说到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文人自杀之美》系列的压轴,我特意准备出一整篇来写川端康成不是没有道理的。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一生创作百余篇小说,风格清淡含蓄,自成一派。作为日本新感觉派的重要中心人物之一,川端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的日本文坛。川端自少年成名,文笔惊艳文坛,直到1972年仍未辍笔。这样一位文坛骄子却在其73岁时含煤气管自杀身亡,实在颇令人唏嘘。


日本文人自杀之美 | 川端康成

古语有云:人过七十古来稀。早已不应有惑,知天命的川端康成为何在这样的年纪选择自杀呢?在我看来这也是他对自身信仰的一种殉道。他的信仰又是什么呢?“从其青年时期直至现在,川端氏那为之向往的主题始终如一。人的本源性孤独,与爱的闪烁的瞬间被窥见的不灭的美这种对比性主题。”抛开川端康成的复杂性,这句摘自三岛由纪夫1961年为川端撰写的诺贝尔文学奖推荐文的评语或可做参考。孤独与爱本就是川端康成始终追求的道,而佛教无疑为川端提供了求道的途径。

若想知其人,必先了解其生平。川端康成实在算不上一个幸运的人。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父母相继病死,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上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怖。”更不幸的是体弱的川端六岁时一直照顾他的老祖母故去,十岁时唯一的姐姐因心脏麻痹死亡。川端十五岁时,祖父——川端在世上最后一位至亲,过世。相对于频繁出入殡仪馆为亲人披麻戴孝,表亲们“参加葬礼的名人”,“殡仪馆先生”,“衣服净是坟墓味儿”的嘲讽,无疑更加深了川端的不幸。“我孑然一身,在世上无依无靠,过着寂寥的生活,有时也嗅到死亡的气息。”孤独,使川端迅速成熟起来,也比旁人多了审视人间的能力。

好在邻里乡亲对孤儿川端多有怜爱,使川端可以“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再者,川端生长在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中学时好友清野少年也执信佛教。受到佛道熏陶的川端直面死亡,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豁达的生死观。“人生虚妄,生命本无所谓生灭”的佛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川端,并表现在他的多数作品里。《雪国》中写叶子:“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镜中与灯火重叠的叶子对照她最后坠于火海的命运,有一种生死如一的美感,“内在生命在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抒情歌》中直接借助龙枝口说出:“万物一如,轮回转生。”

生死这一命题在川端眼中早已没有界限。但他的生死观和芥川龙之介的生死观又有区别。在川端三十余岁时曾写《临终的眼睛》评价芥川之死,在川端看来“临终的眼睛”固然可以参透一切艺术的奥秘,但究其消极影响,还是不及古贺画中的童心符合佛法。那么川端眼中的佛法又是怎样的呢?“以终极点来说,大凡目标指向真善美的艺术家,魔界难入的希冀、恐惧与通往祈念的思维不是表现于外,就是潜藏于内,这想必是命运的必然。没有魔界就不会有佛界。而入魔界比较困难。内心懦弱者就不能进入。”川端的魔界大抵就是《千鹤》《睡美人》《美丽与悲哀》《湖》中因爱而生的痴惘。而川端观点中的魔界和佛界又是对立统一的,唯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从魔界参悟通透而入佛界。是为佛界易入,魔界难入。

川端的作品中也经常提及死亡。但川端康成笔下的死亡不是终结,却是开始。“据统计,第一次全集中有34篇作品在开头五行里含有死或与死直接相关的话,占全集作品的三成。”而给我少女时代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睡美人》里的死亡了。一家神秘的店为耄耋老人每晚提供昏睡的貌美处女,“与死一般睡着的姑娘一起,死一般地睡下去,老人感到这是一种诱惑。”一边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老者,一边是“又柔软又美丽”的少女。生命在这里残忍地对比着生机与衰败,而川端却借江口老人之口感慨:“耄耋之年的死总是丑陋的呀,唉,也许是接近幸福的极乐净土。”在篇末,生机勃勃的黑姑娘一夜猝死,江口老人却依然存活于世。这样生死如一,辩证看待衰老的观点形成时,川端康成已经62岁。我始终认为,如果川端可以保持这种观点,他决不会自杀。可惜,一件重大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川端的生死观。那就是1970年三岛由纪夫自杀。

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的关系亦师亦友。看过两人的往来书简,会感觉三岛是个崇拜川端康成又会撒娇的小孩子,而“不太健谈”的川端康成在三岛面前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喜爱。两人从简单的讨论文学,到生活琐事,事无巨细,畅谈无阻。三岛甚至在川端的影响下,“对佛教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这样的忘年交会让人会心一笑,想到黄药师和杨过。两人间的亲密关系转变在于1968年10月,在这以后三岛只给川端发过两封信。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是“楯会”成立。“楯会”就是三岛密谋兵变自戕的组织,最后协助三切腹自尽。很多人认定三岛自杀是因为川端获奖,自尊心受了打击。我却不以为然。三岛以身殉道的念头久而有之,期待获诺贝尔奖只是将自杀日期推远。川端康成有预测诺贝尔文学奖“或许还要拖延到你的时代吧“,但是川端得奖,使得下一位日本作家获诺贝尔奖的日期无限延后,这让三岛由纪夫等不下去了。有人说三岛最后的两封信言语冷漠,我没看出来。我相信三岛是因为忙于策划兵变而无暇写信,我也相信三岛到最后都是敬爱川端的。“活着时自己受到嘲弄也并不是不介意,但却不能忍受死后孩子们遭到嘲笑。能够庇护他们的,惟有川端先生,谨请允许从现在起就仰仗先生的庇护。“毕竟这种死前托孤的语气,除非挚友,绝对说不出来。甚至三岛自尽时也要强调自己是作为“武士”而非“文人”,难说没有安慰川端康成的念头。

但是敏感细腻如川端会不会看得开就难说了。“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 。”川端康成进入三岛自戕现场时想了什么呢?这我们就无从得知了。但是正值壮年前途大好的挚友之死对已经71岁川端康成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透着森森的孤独。十八个月后,川端含煤气管自尽,结束了近73岁的人生。

在川端身上也许最能体现“不是我在渡世,而是世在让我渡。”也许川端就是“未知生,焉知死”的最好践行者。也许什么都不是。毕竟川端说了——“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另:纵然为写《日本文人自杀之美》查阅了大量资料,努力通过其文探究其精神,本人也不敢妄称全然了解作家自杀时心情。以上三篇仅为小女子一家之拙见,不足挂齿。诸君若想深入了解,还请钻研作家其文,想必会有更大收获。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