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汤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这是气候、地理、风俗、文化、营养观等因素所形成的。和广东文化一样,广东汤水渗透着中医食疗的文化,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养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小编为你介绍五款不同功效的汤,大家可以回家试试哦。 ★1芡实薏仁陈皮煲老鸭材料: 老鸭 300克,芡实30克,薏仁30克,陈皮一瓣、生姜5片。 制法: 芡实、薏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以上 陈皮用温开水泡15分钟(5年一10年以上为佳) 将老鸭内脏洗净后焯水 汤锅内加水煮开,把事先准备好的药材一起放入锅里,大火滚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本汤为祛湿健脾佳品,适合回南天服用。《食疗本草》上说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祛湿之余还能清补五脏;薏米含有丰富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的赘生物、粗糙不光滑有一定作用。其祛湿又可健脾、清热;芡实有补中益气,提神强志的功效。配合陈皮,共同达到有益脾养胃、健脾利水、解春困的功效,可谓消中有补、补中有消。孕晚期出现脾虚水肿的孕妇尤其适宜。 禁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胃炎患者不适宜选择。 2紫苏薄荷鱼头汤材料: 大鱼头一个,鲜紫苏30g,薄荷10g,葱段适量,生姜30一50克,胡椒粉适量。 制法: 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去掉里面黑膜,切两半 在锅中加油和生姜,将鱼头两面煎香至金黄色,再加入开水,煮至鱼汤成乳白色 加入鲜紫苏、鲜薄荷、葱段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 此汤中紫苏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芳香化湿的功效,且能去鱼腥味,薄荷味辛性凉,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疏肝解郁的作用,配合鱼头的丰富营养,生姜、胡椒粉温中散寒,补中有散,凉辛并用,可谓性味调和,美食享受的同时又有预防外邪入侵的作用。 注意: 紫苏叶与薄荷叶不能煮久,取其辛散之性。 3黑豆煲牛尾材料: 黑豆50--100g,牛尾1条,陈皮(10年以上)一瓣。 制法: 用一个高压锅把牛尾先煮10一15分钟(这样可以让牛尾容易变软),转到汤煲中 放入上述数味中药材,加入开水,煲1-1.5小时,调味即可 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150克的胡萝卜味道更好,也去油腻。 功效: 现代营养学认为牛尾,黑豆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系绝佳的营养补充食材。在中医看来,黑豆色黑,形态如“腰子”,可入肾,入血分,故可补肾补血与化湿。陈皮运脾胃,化湿浊,和百药,年份越久者良,更有助于消化与吸收。特别适用于肾虚血虚,有形体消瘦,手足冰冷,夜尿频多,腰酸背痛等表现之人。 禁忌: 体重指数超标,形体肥胖,湿热体质者慎食。 4青榄炖螺头瑶柱汤材料: 青榄5颗,海螺头2个,干瑶柱1一2粒,瘦肉250克,生姜数片。 制法: 将青榄洗净拍开 瘦肉洗净切片飞水 炖盅放入所有食材与开水,慢炖一个半小时,出锅前撒盐调味即可。 功效: 海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品,具有清热明目、利膈益胃的功效。青橄榄味甘、酸、涩,性凉,同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的功效。再配以瑶柱、瘦肉增鲜,生姜去除海鲜之寒性。此汤可谓营养丰富,味道极鲜,最是适合加班熬夜、口干舌燥、咽喉不适之人服用,是上班族必喝的养生靓汤。一般人群多可服用。 禁忌: 对海鲜过敏的人禁用;体质偏寒者少服。 5枸杞叶猪肝汤材料: 枸杞叶250g,枸杞子20g,猪肝100g,生姜3片。 制法: 把猪肝洗净切块用生粉、盐、胡椒粉、少许糖腌制一下 枸杞叶洗净 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生姜片,煮沸后先加入生油,再放入枸杞叶煮1-2分钟。 把猪肝、枸杞子放上,小火浸熟,调味即可。 功效: 现代营养学认为,猪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夜视力,防止眼睛干涩及疲劳。且猪肝含铁量丰富且容易吸收,是补血常用的食物。枸杞叶味甘苦、性凉,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生津补肝的功效,且现代营养学表明其含有甜菜碱和枸杞叶蛋白素,对肝脏内毛细血管所积存毒素清理有着特殊的作用。枸杞子补血养肝明目,生姜温中和胃,中和枸杞叶凉性,本汤品适合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经量过多,经常熬夜之人食用。一般人群亦可食用。 禁忌: 内脏内含胆固醇较高,高脂血症的人慎重选择。 来源:广东头条(ID:xinhuagd) 编辑:赵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