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5.8

 晨曦微露505 2016-04-11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呀。”又问。孔子说:“子路呀,千乘之国,可使治兵赋呀,不觉得他是个仁者呀。”“问冉求何如?”孔子说:“冉求呀,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他当个总管呀。不觉得他是个仁者呀。”“问公西赤何如?”孔子说:“公西赤呀,束带立于朝,熟悉宾主交聘之事,不觉得他是个仁者呀。”
    这章,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了孔门三个弟子的情况。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门真是人才济济!仲由有军事才能,冉求有政治才能,公西赤有外交才能。然而,孔子对于这三个各有专长的弟子,都说“不知其仁也”,可见孔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仁”,而孔子从不轻易许人以“仁”。君子不器,虽然孔门也传授具体的技能——六艺,但这些具体的技能,应该是要在高尚的道德境界——仁——之下发挥其作用的。整部《论语》中,我们看不到颜回有什么具体的才能,然而他却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在孔子心目中,颜回应该是最接近于“仁”了。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这章的第一句是这样断句的:孟武伯问子路仁乎。杨书把孟武伯的问话作为间接引语处理,这个细节有点意思。仔细看一下,孟武伯问孔门三弟子,“求”、“赤”称名,而“子路”称字。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大概杨伯峻先生认为大夫对孔子的弟子不会称字,所以首句变为间接引语,这样“子路”就是记录《论语》的人所称而非孟武伯所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