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 科学的走路“方法 姿势”好处太大,99%的人还不知道!

 收纳者 2016-04-11


引导语:出门乘汽车、上楼坐电梯。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不仅仅是运动,甚至连步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然而,正确的步行却是一种最为理想的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别以为走路谁都会,走路方法不正确不但会让你显得衰老,尤其是常坐办公室的白领女性更容易造成实质性的身体病变。所以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就很有必要了。

 

正确的走路方法


1、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树

步行的最好地点是公园,实在没时间去,也要找道路两边有树或绿化带的地方走。专家指出,走路虽然是种低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但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离马路越远越好。


2、穿的鞋越轻越好

走路时最好穿宽松一些的衣服,袜子也以棉质较厚的为好,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尤其鞋子非常重要,越轻越好。

 可以选择慢跑鞋,因为这样的鞋后跟比较牢固,能使脚踵稳定,不易倾斜。后跟的上方有适当突起的衬舌,能起到保护跟腱的作用。鞋头最好又高又圆,才不会夹住脚趾,或造成趾甲充血。


3、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步行时身体太放松,是没什么效果的。抬头、挺胸、目要平视,躯干自然伸直;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才是正确的走路姿势。

  此外,美国《预防》杂志有文章指出,走路时把意念放在脚上,感觉脚跟到脚尖逐一踩踏到地面,能起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精神的作用。如果想瘦身,最好走坡路或爬楼梯;如果是走平路,要把注意力放在收缩小腹上,走路时臀部适当地向前扭动,让腹部肌肉承担更多的力量。


4、每天至少走1个小时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称,每天的走路时间加起来最好不要低于1个小时。以中等速度(每分钟90—120步)来算,走1个多小时,路程在1万步左右、5—10公里之间比较合适。

  此外,晚饭后一小时再去走路比较适宜。“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观点并不科学,因为刚进食后,血液主要分配在消化系统,若立即运动,会使消化系统血液流往肢体,不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5、走路后最好微微出汗

步行运动并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最好是锻炼完微微出汗。


正确的走路姿势


1.头部应该是垂直的:

不要盯着脚下看,而是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至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根绳子连接头顶,头部往上提拉,这样可以让颈椎合理支撑头部的重量,舒缓颈部肌肉的压力,而且颈部线条也能更流畅。


2.挺胸收腹:

不要含胸,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能让全身线条收紧,有助肺部呼吸。


3.手臂别插兜:

走路时不要把手插在兜里,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


4.侧面四点一线:

让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拉。如果想要检测一下效果,可以让家人从侧面看,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身姿才显挺拔、自信。


5.三步一吸气:

走路时要注意呼吸的调整,因为呼吸会影响人的体态。当你的呼吸急促或比较浅时,上半身就会比较紧张,容易造成驼背和耸肩,所以走路时可以根据步调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


正确走路的好处


1.预防心脏病: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提出,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久前,美国一项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


2.防大脑萎缩:
要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途径之一就是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因为步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3.远离糖尿病: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研究表明,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4.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

走路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此外,据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不仅对关节的压力小,而且还能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


5.减轻体重:

散步每30分钟消耗75千卡的热量。减肥要靠长期、规律的运动,偶尔一次剧烈运动的效果只能持续48个小时。而且过量运动有时会造成猝死,很危险,只有步行最合适。


6.长寿:

许多长寿的人都有爱走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