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一座舌尖上的城市 香香美食觅食小分队来到武汉 逛玩逛吃间江城的味道就融进了心头 让我们一起见证它的文艺浪漫与豪放热情吧! ▼ - 过早 - 提起“过早”一词 它与武汉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也就是“吃早饭”的意思 觅食小分队为大家打探下地道湖北佬过早吃什么~ 第一站 胖婆炸饺 ◣鸡冠饺◥ 鸡冠饺因为外形像“鸡冠”而得名 传说中和蔼的“胖婆”介绍道 来这里品尝的不仅有武汉三镇 还有慕名而来的歪果仁 揉好的面团裹上馅料 放入油锅炸熟就噢啦 金黄的面皮搭配着美美的馅料 吃起来外焦里软
- 武汉人民热情淳朴 - 耶~ 耶~ 耶~ 在这位老大爷的热情带领下 觅食小分队继续探索联合村的“过早”美食 第二站 花子牛肉粉 ◣花子牛肉粉◥ 在一栋普通居民楼后 隐藏着这家连门面都没有的神秘小店 不过老板“花子”可是响当当的活招牌 筋道的米粉浇上卤好的浇头 撒上香葱、辣子就好啦! 弹弹QQ的米粉吃起来倍儿爽~ 花子牛肉粉与胖婆炸饺搭配起来 怎么吃怎么过瘾
第三站 赵师傅热干面 ◣油饼包 烧麦◥ 越过绵延不绝的队伍和人墙 呈现在觅食小分队面前的竟然不是热干面 这货竟然叫“油饼包烧麦”! 把热油饼切开后放入大烧麦 这就组成了传说中的“油饼包烧麦” ◣热干面◥ 热腾腾的面淋上香浓的芝麻酱 舀一勺甜中带咸的萝卜丁 撒一把五香粉浇一勺红油 抓一把细细的香葱 拿起筷子充分搅拌 就可以开吃啦 滑溜爽口 味浓面香 地道的吃货还要加上一个卤制的虎皮蛋 热干面三个字很好的诠释了武汉人的性格 热是“热情”、干是“干练”、面则是“爱面子” 热干面搭配着油饼包烧麦 也就成为这家店独有的“标配”
第四站 三镇民生甜食馆 低调的门面 朴实的装修 丝毫掩盖不了它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 武汉当地所有好吃的几乎都能在这里吃得到 实为“过早”的好地方 ◣豆皮◥ 豆皮是武汉的传统名点之一 在大铁锅后煎熟 色泽金黄馅料软糯 也成为武汉人必吃的早点 ◣桂花糊◥ 桂花糊是由米酒和桂花糖一起煮成的 晶莹透明甜而不腻 香滑利口花香四溢 是爱美女孩的最爱~
在逛完联合村“过早”后 我们的觅食小分队一行来到 武汉最著名的小吃街“户部巷”! 第五站 徐嫂糊汤粉 ◣糊汤粉◥ 小小的店子里挤满了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挤满了一桌 用小鱼整夜熬制成汤 再撒上胡椒和生粉 配上三节刚出锅的油条就成了湖北佬最爱的过早标配
第六站 华美汤包 ◣五色汤包◥ 出了徐嫂糊汤粉店 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华美汤包 这里的五色汤包 几乎是桌桌必点 短短3分钟五色汤包即可出笼 五色汤包分为“绿、红、黄、紫、白” 汤包皮薄馅足 味色兼备 饱眼福的同时也饱了口福
第七站 万哈子红油面粉馆 ◣面窝◥ 面窝作为武汉特有的小吃 超级酥脆 可以搭配米粉热干面吃 用豆子面粉大米磨出浆 加入香葱芝麻放入锅中油炸 因为四周厚中间薄 所以形成了一个小洞 是不是有点萌萌哒呢~
- 武汉的夜 - 湖北佬的爱吃懂吃全国有名 一早一晚是最重视的两餐 作为鱼米之乡的武汉 宵夜和大郑州有啥不一样 快来跟着觅食小分队瞅一瞅 第八站 妙语悠香 这家店就坐落在东湖景区的大门旁边 有一半的空间都坐落在东湖景区内 老板是一位热爱旅行的女子 ◣糍粑鱼◥ 鱼块先腌制一下再用细火慢炕 和糍粑的做法倒是有点相似 鱼肉紧实后味辣的痛快正如武汉人泼辣爽快的性格
第九站 铁桶海味 ◣海鲜烧烤◥ 武汉人都是夜猫子 平时工作比较忙 晚上出来放松一下 聊一聊很开心 区别于武汉人宵夜常吃的烧烤 这家店主打韩式的海鲜烧烤 整个店里弥漫着海鲜独有的香味 烤肉在炉子上滋滋作响 身上每个细胞每个毛孔都被馋虫附身了 嗯~ 开动吧!
第十站 一棠龙虾 ◣赤焰芝士龙虾◥ 用新鲜的龙虾先烤制八分熟 再铺上厚厚的芝士酱与奶酪条 等浓香的芝士开始融化就可以吃了 ◣酒醉龙虾◥ 将龙虾放在一个盛满干冰的容器里 红红的龙虾周围烟雾弥漫 虾仿佛置身在仙境中的神仙虾 吃货的你想不想尝尝呢?
在汉阳门码头坐轮渡 看滔滔江水 听悠悠船鸣 乘电梯抵达长江大桥的最高层 感受“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 导演 | 崔小美 摄像 | 河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