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炳煌【题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集封面】是三行先生翰墨因缘作品欣赏

 是志成 2016-04-12
 作品一:是三行书法作品集

作品二: 
 
父亲是三行先生於民国八十一年(1992)十月,发行第一本个人书法作品集,由张炳煌先生题字封面。 
 
并序:
 


中国文化之能渊源流传,广被与中外,主要是我们有着优美的文字,它不但具有形、音、义的特质,而且由于长时间文字书写应用演进的变化,发展成了各种深具艺术美感的书体,更由于历代书法家们巧妙的运用了文房四宝,而使得中国文字的书写,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进而衍生了书法之学。


书法并不只是写好字而已,在教育、艺术及实用的领域上,都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书法家并不仅是在写字的造诣和成就而已,他还应具有相当的学识和涵养来衬托。


是三行先生,号兴尧,江苏武进人士,是较我年长的书友,早岁从商,经营于印刷文化事业,而有所成。书法乃其毕生兴趣,在还历之年,将事业交棒之后,终能专注悠游于翰墨。虽然年幼时已有相当的学习基础,又有数十年浸淫其中的心得。但仍以初入门的态度,由最基本的楷书,扎实的下功夫,一步步的学习,丝毫不苟且,谨慎向前,不敢稍懈,这样的精神,不但是年青学子的表率,更可证诸先生之成功,绝不是侥幸,更充分显露了书法家的精神涵养和累积学识的苦心。

 

先生在精练各体书法之后,找到了自己所爱,充分的发挥,终为篆书开辟了新径,把原来排列工整的篆文书体,透过巧妙的构思,在不违其篆文字形的原则下,予以生动的布局。这种书写形式,在古今尚不多见,而先生以雄练的篆书功力,赋予新的生命力,其构思之巧、用水之工实在令人折服。

 

传统书法必须具有时代的意义,书法家也得有自我的意境,才能传之久远,这是每一位学习者所身自体会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慧根去开创,先生除了展现篆书的功力,同时也在本集中看到其它书体,以及篆刻。篆刻的精巧才华,从各种书作中,已然见到书法家创造风格的本色。

 

发扬中华固有文化,是一这一代中国人的共有责任,促成全民热爱书法,也是当前亟待推广的课题。先生享有既成的事业,而能热衷于书法的研究和创作,且又将累积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向外传播,受其指导者日益增多,对于书学的传扬,贡献殊多。

 

书法家不仅只是写好字,还得有其学识和涵养,先生诚当之无愧,时值作品付梓之际,敢缀数言,敬为之序。

张炳煌

八十一年十


书者:

张炳煌先生,男,1949年生,字子靖,为台湾知名书法家。精研书法旁及诗词古文,1980年开始主持台湾电视三台联播中国书法,曾获海内外奖赏无数。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锱艺术中心副主任暨书法研究室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