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漢字的革命:繁體字通俗演義序(四)學習繁體字

 舟客 2016-04-12

漢字的革命

繁體字通俗演義

                 

             (繁體字版)

   播客視頻《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四部分

              學習繁體字

     爲了便於我以後的講述,首先我們先來熟悉一下,如何通過“四種造字法”來解釋和記憶我們的繁體漢字。那麼我們以什麼爲例呢?既然我們講的是漢字,漢字又是中華民族的文字。那我們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這些字開始講起吧。

 

象形字

(华)

這個繁體的“華”原本是個象形字。它在很多地方與花相通(花是很晚才產生一個字,是形聲字,與華的意思一樣)。本義就是花。正所謂“華而不實”。上半部分的艸是後人添加的,爲了強調它是一種植物。下半部分就是描繪花的形狀,有花柄,還有花瓣。因爲花開放以後非常美麗,所以這個“華”就引申爲“像花一樣美麗”也就是我們說的“華美”。但是後來人們又造了一個“花”字,所以“花”就專指花朵,而“華”就專指“像花朵一樣美麗漂亮”。有人覺得這個繁體的華太麻煩,可是如果你看到了“垂”這個字就不覺得它麻煩了。大家看,“華”和“垂”非常接近。其實“垂”最早的意思就是指花朵。由於花朵盛開之後體積非常大,很重,往往都會往下彎,因此由花朵的這種姿態就引申爲“下垂”的意思。所以你要是忘記了“華”,就想一想“垂”。這也就是說,繁體字很多字之間都是相通的,都是有聯繫的。可是簡化“华”的呢?是現代人改造。首先“華”已經有一個所謂“簡單”的寫法“花”了,你非要再造一個簡體字,有必要嗎?這樣一來,如何能夠使人明白“華”的本義是花朵呢?如何又能很清楚的去理解“華而不實”“華美”這些詞語呢?只能是通過強行記憶,老師反復強調“就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靠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死記硬背,死記住“华等於花”。

    但是我們大家一定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中華民族”的這個“華”是否也和花有關呢?的確。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先叫做“夏族人”。順便說說夏,“夏”是由“頁”和“夂”(讀‘止’)會意。這兩個字我們以後都會細講。“頁”表示人的頭,“夂”表示人的腿。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而且和“人”這個字相比,“夏”可謂是面方耳闊,腿腳強健。因此“夏“的本義就是指強壯雄偉的武士。我們的老祖先當時就是以一個強壯武士的圖畫作爲圖騰,作爲“偶像”。由這種圖騰,就逐漸產生了“夏”這個字,而且就以“夏”作爲我們老祖先的名稱,即“夏族”,也就是“威武雄壯的民族”。那麼還會有人問,我們說的“夏天”的“夏”又是怎麼回事呢?剛才我們說,夏的本義是強壯的武士,因此由這麼一個意思“夏”就引申爲強大,盛大,巨大的意思。而我們知道農曆四月到六月之間天氣非常炎熱,是世間萬物生長最旺盛的時節,就體現出一種“盛大”的樣子,正所謂“盛夏”,所以用“夏”來指代這個季節。而且我們看繁體字“高樓大廈”的“廈”。裏面也是一個“夏”,就是形容“巨大的房屋”,而且,最早“大廈”就寫作“大夏”。上面的偏旁是广(讀作‘眼’),這個字我們以後也會細講,它表示房屋。你看,如果我們理解了夏這個字的字形,明白了它爲什麼要這樣寫,所有和“夏”有關的字,詞,成語,典故等等都能很容易的理解了,還用死記硬背嗎?

    那麼我們就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華夏”。《左傳》上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曰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思就是說,夏族人是個非常講究禮儀的民族,他們的行爲舉止都顯得很有修養,而且穿衣服也非常整潔美觀,夏族人的服飾看起來就像鮮花一樣非常漂亮。所以後來在“夏族”的前面加了一個“華”,稱爲“華夏族”。所以大家想一想啊,我們的老祖先以“華”和“夏”作爲我們這個民族的名稱,其寓意何在啊。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這個民族對花也有着一種非常特殊的感情,爲什麽我們中國人那麼喜歡花,那麼喜歡“花鳥畫”,其實我們這個“中華”就和花朵密不可分。因此,這一個小小的“華”字,我們通過解釋它的字形就可以引申出這麼多“傳統文化”,可想而知,弘揚“傳統文化”其核心難道就不是弘揚繁體字嗎?

 

指示字

    傳統上我們認爲,中是一個指示字,就是在一個物體的中央畫上劃一豎,表示物體的中間部分。當然,有些學者根據甲骨文金文認爲,中是一個象形字,它是指原始氏族社會的一種旗幟,是用來召集大家集中起來的旗幟。因此“中”最初的意思是“集中”,後來引申爲“中間”之類的意思。

 

 

會意字

(国)

   組成。同時繁體的“國”也是一個形聲字。從“囗”“或”聲。所以我們就來詳細講一講什麼是“或”。是由囗,一,戈組成。請大家注意,囗讀作“圍”并不是“口”, “囗”就是範圍,它最早是表示一座城池。我們知道古代的時候一座城池就代表一個城邦,就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一”表示地平線,也就是地域,土地;戈我們大家都知道是一種兵器,因此整個一個“或”的意思是士兵手持武器守衛一座城市以及這座城市周圍的領地。士兵就意味着邊界,邊疆,這麼一片範圍也就是一個國家。也就是說國家的“國”在甲骨文金文當中就寫作“或”,“或”最初的意思就是“國”。如果大家一時半會兒想不過來,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玩過的一些電腦遊戲,比如說有一款很著名的遊戲叫做《信長之野望》,織田信長的領地叫做“尾張國”,它是以一座城堡“清洲城”爲中心,以及這座城堡周圍的土地構成。當然,必須派重兵守衛,否則很快就被滅了,也就是說想建立一個國家必須有兵。這就是“或”,也就是“國”。後來“或”被人們借用來指代這片地域中的人和事,也就引申爲我們通常說的“或者”的意思,就是指其它的人和事。所以到了小篆當中,人們把“或”外面加了一個“囗”,也是指範圍。畢竟人秦始皇統一了天下,所有七七八八的“或”都成了他一個人的,所以這個後來造的“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似乎比原來的“或”範圍還大。但不管怎麼說,“國”與“或”意思非常接近,密不可分。由於人們新造了一個“國”來表示國家,因此“或”就用來表示“或者”之類的意思了。二者有了分工。解釋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以後再看到繁體的“國”就能夠明白爲什麽它裏面是一個“或”了。

    反觀簡化的“国”把裏面改爲了玉,難道是指傳國玉嗎?當初改這個字的時候還有一些個人爲這個簡化的“国”裏面有個“王”,就認爲有“封建”之嫌,爭得面紅脖子粗。因此許多人只好這樣“歪解”,因爲中國是個喜歡玉的國家,所以玉就是中國的意思,這個簡化的“国”就表明我們中國人喜愛玉。你看我們的奧運會不就有“金鑲玉”嗎?的確,中國人是非常喜歡玉,可是玉就能代表中國嗎?要知道瓷器才是中國的象徵,CHINA。當然如果扯到這個問題,恐怕熊貓,龍,還有福娃都有資格說自己是“中國”的象徵。但就算玉能夠象徵中國,那又怎麼樣呢?我們討論的是這個字,而不是討論“中國”。這個簡化的“国”它也只能表示中國啊,它能表示美國,英國,日本國嗎?難道這些國家都喜歡玉嗎?然而如果我們使用繁體的“國”,就很恰當了。因爲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在歷史上都和中國一樣,都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或”構成一個更大的“國”。剛才我們講的日本,還有古希臘,中世紀的歐洲,美國都是如此,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對歷史稍有瞭解的朋友都能很容易想通。再補充一句,“國”也是形聲字,從囗,或聲。好寫好記,何樂而不爲?

 

 

形聲字

(汉

   “漢”就是一個純粹的形聲字,它的本義是“漢水”,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漢江。所以它以“氵”爲形旁,表示它是一條河流,以“難”(簡化爲‘难)的左半部爲聲旁。我們知道,當年高皇帝劉邦被項羽分封爲漢王,因爲他的封地是漢中,而漢中之所以被稱爲“漢”,是因爲那裏有一條河叫漢水。由此,劉邦就把國名稱爲“漢”。由於漢帝國是世界強國,所以很多事物都被稱爲“漢”。我們華夏族被稱爲“漢族”,漢族人穿的衣服被稱爲“漢服”,漢族所使用的文字也就被稱爲“漢字”。

    雖然“漢”是一個純粹的形聲字。但是由這個“漢”字,我們可以聯想起一大串和這個字相近的字。我們剛才說,“漢”是以“難”(簡化爲‘难)的左半部爲聲旁。那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難”,爲什麼繁體字“難”要寫成這樣一個形狀。要解釋這個字,我們就必須聯繫起“堇,艱,謹,勤”這些字,它們都是以“堇”這個字發展而來的。“堇”的意思就是說,原始社會的時候,一旦發生大旱,人們就要去求雨。這個時侯,就會把一個人用繩子捆起來,然後拿去燒死,用他來祭天。因此,堇這個字的字形就表示把一個人捆起來這樣一種樣子。說到這裏,我們就能明白什麽是“艱難”了吧,而且我們看,“堇”作爲這個兩個字的偏旁的時候,略有變形,但更明顯地表達出一個人被捆起來的樣子,下面還有人的兩條腿。就表示很痛苦的意思。同樣,什麼叫“勤”啊,所謂“勤”就是不但要出很多力,而且會很痛苦。當然,再痛苦的事情,再艱難的事情,畢竟是爲了給大家求雨,是在和“神”對話,所以必須恭恭敬敬,非常虔誠,非常認真地去做。所以謹慎的“謹”就是這麼一個意思。於是,我們看

 

堇艱難謹勤

 

    這些字都是有規律的,都有共同的含義。可是我們一簡化之後,變成了

 

堇艰难谨勤

 

    簡化的“艰难”就被排除出去了,就無法看出它“堇”之間的聯繫了,打亂了漢字之間的規律。我們就無法從字形上告訴大家,爲什麼“艰难”二字就表示痛苦,無法解釋。

當然,我們說,“漢”這個字就是一個純粹的形聲字,它是以“難”爲聲旁。這裏我要告訴大家,在繁體漢字當中,名詞,比方說很多樹木的名字,很多魚類的名字往往出現 “純粹的形聲字”幾率比較高。而像動詞,還有形容詞,使用“會意字”或者“形聲兼會意字”的頻率較高。比方說“漢水”,就是一條河,你要說它與其它的河流,比方說“涇水”“渭水”有什麼差別,好像看不出來。所以“漢”“經”“渭”這些表示河流的字就統統是“純粹的形聲字”,不含有會意的成分。但是剛才我們講的“艱”“難”“謹”“勤”都是形容詞,所以要麼是“會意字”要麼是“形聲兼會意字”。

    以上,我通過這幾個字,就是想先給大家熱熱身,熟悉一下我的這種講述方式。也許大家已經體會到了,我解釋漢字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用“拆字法”。就是把一個繁體漢字拆成幾個簡單的字,化整爲零,分別解釋這些簡單字的字形與字義,然後再把這幾個簡單字組合起來化零爲整,你就明白了整個一個字它的字形和字義了。

    當然,有人會問了,你這樣拆字或者你這樣解釋漢字有什麼可靠的依據嗎?

    我最主要的一個依據就是《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纂。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解釋字義,辨識字音的一部大型的字書。說白了這部書就是告訴人們每一個字爲什麼要這樣寫,它的每個筆每一書表示什麼意思。因爲漢代時隸書已經取代了小篆,而小篆使用的時間太短,所以當時很多人都搞不懂我們漢字每筆每一畫表示什麼意思,這就根我們現代人差不多。於是許慎就以小篆爲基準,結合一些金文大篆解釋了當時所有文字的字形與字義。此書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任何一個想瞭解中國漢字的人,特別是想學習繁體字的人,《說文解字》必看無疑。不過有聰明的朋友人會說,許慎那個時代,楷書還沒出現啊,《說文解字》講的是小篆,根你要講的繁體楷書,也就是繁體字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因爲大部分繁體字雖然形體與小篆不同,但大部分繁體字與小篆它們二者的基本結構是差不多的,字形字義是一致的。因此歷朝歷代都不斷出版刊印此書,由《說文解字》來學習繁體楷書。以至於古代有人甚至拿許慎和孔子相提并論。可惜由於我們今天使用簡化字,《說文解字》可以說從此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很多人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就使我們現代人無法明白漢字的含義,只能去死記。我們今天有一部《說文解字今釋》是湯可敬先生在原著的基礎上加以注釋、補充而且還有白話文的翻釋。不過我倒是認爲這本書到可以成爲學習繁體字的很好教材。但是如果有朋友有興趣像閱讀學習一番,請作好心理準備,《說文解字今釋》全是繁體字。有人說就不能用簡化字嗎?其實如果我們把它都改成簡化字,反而更累,作者累,讀者也累。簡化字是沒法解釋通的,你必須在腦海中把它再重新轉化成繁體字,才能理解。不過我個人考慮到,畢竟目前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看簡體字,所以不得已我還是在我每一回博文之後,都會推出一個“簡體字版”方便大家閱讀。不過對於熟悉繁體字的朋友來說,看那種一會兒“繁體”一會兒“簡體”的“簡體字版”實在費勁,而且我寫起來也覺得麻煩,這麼一轉化,很多字就解釋不通了。

    當然,《說文解字》畢竟是許慎的一家之言,有些字他解釋的也不夠準確,或者解釋不了,他空在那兒留給後人幫他解決。而且還有許多常用字比如藝、爸、懺等等。這些字在許慎那個時代還沒有造出來,《說文解字》中不存在。因此,像南朝顧野王的《玉篇》、清朝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以及許多現代文字專家的著作也我是研究繁體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都是我繁體字講述的依據。不過我參考這些書的時候也深刻地感覺到。我們今天的書市上真的很難看見到有一部完整的像《說文解字》一樣解釋我們中國每個漢字字形的工具書。我們大家常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都只能解釋漢字的字義,但都解釋不了漢字的字形,解釋不了這個字爲什麼要這麼寫,爲什麽這麼寫就能表達這種意思。因爲我們使用的是簡化字,簡化字沒法解釋,只能死記。要知道就連《康熙字典》當中都對每個漢字的字形加以詳細分析的,想一想我們的漢字教育真的進步了嗎?因此我整個繁體字通俗演義的目的就是一、破除大家對繁體漢字的種種誤解和偏見,不要再說它是“古代字”,也不要認爲它“難學”,更不要狹隘地認爲學繁體字就是“復古倒退”。二、我要通過繁簡兩種字體的比較來證明繁字漢字更有利於人們學習中文,更有利於漢字的推廣和傳承。三、我也是希望我們廣大中國人一定要充分重視繁體漢字,特別是那些喜愛繁體字甚至有志於弘揚繁體字的朋友們今後一定要把重點放在解釋每個繁體字形字上,而不要總是花精力去寫文章去很空泛地強調繁體字是傳統文化,一定要繼承等等。說了半天,人們還是沒有學會一個繁體字,這就沒有意義了。四、同時我也是希望能有一本以綜合了前人對繁體漢字的所有成果,以繁體漢字爲正體,解釋漢字每一筆每一劃的含義,使大家明白一個字爲什麼要這樣寫。希望這樣一種字典能夠問世,成爲我們大家學習漢字的必備工具書。說到底,這麼做還是爲我們的漢字着想,爲全世界人民學習漢字着想。因爲如今大量的書寫任務已經被電腦代替了,簡化字即使有再大的功勞,也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未來簡化字已經沒有太大價值了,繁體字必將重新成爲東亞地區的通行文字,我們可以斷言,繁體字崛起的那一天,才是中國文化真正崛起的時刻。

    不過仍有人表示擔憂,如果我們要恢復繁體字,那需要重新學習多少繁體字啊,簡直是“工程浩大,不可想象”。真是這樣嗎。真的不可想象嗎?我們今天就來算一筆賬,看看我們究竟需要重新學習多少繁體字。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並非所有的繁體字都被簡化了。如今使用的簡化字主要是針對那些筆劃多的,而且是按過去人們的知識水平所謂的“常用漢字”進行簡化。過去甚至有人提出要把所有漢字簡化到十筆之內,真要這麼搞,中文大概會成爲日文的片假名了。像一、二、三就不可能再簡化了。有人說人民幣上的壹、貳、叄不就是是繁體字嗎?非也,那是大寫字,是在特殊場合使用的大寫字,不是繁體字。

    《新華字典》中收錄了一萬二千多個漢字。那麼這一萬二千字中有多少是簡化字呢?按一九八六年新版《簡化字總表》中三個字表共計二千二百三十五個。也就是說,繁體楷書(不包括異體字)總共被簡化了二千二百三十五個。繼續看,在這些簡化字中有一千七百五十三個,即第三個表中的簡化字是由一、二表中類推而來的。比方說,“言”在《簡化字總表》第二表中被簡化爲“讠”,由“讠”的簡化類推而來的“语”“说”“话”等等都在列在第三表中,依此類推,由於一二表中的“鳥”和“馬”被簡化爲“鸟”和“马”,那麼所有以“鳥”和“馬”作爲偏旁的漢字都跟着簡化,都列在第三表中。所以第三表中的繁體字我們不必花時間去學。我們大家要學的就剩下一、二表中的四百九十六個繁體字以及偏旁。但是,還沒完,根據我的觀察,一、二兩表中仍有一些可以省略不學的地方。比如壯(簡化爲‘壮’)和(簡化爲‘状’),惱(簡化爲‘恼’)和腦(簡化爲‘脑’)等等,記往了一個另一個也記住了。還有像“東”“門”“見”“貝”這些字恐怕是連小學生都認識。你把這些字再排除,就只剩下大約四百五十個了。我們考英語四級都要背前上千個單詞,這不到五百個繁體字就真的很難嗎?特別是我們八零後們,已經有很高的認字水平了,英文、德文都不怕,還怕這不到五百個繁體字嗎?不可能。就是因爲大家平時沒有關心過我們的繁體字,總是憑主觀想象或受一些輿論的影響,總認爲繁體字很難,其實你要是稍微留意一下,就發現它絕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難。

    因此,我就以《簡化字總表》一二表中的這大約五百個被簡化的繁體字爲內容,將它們分爲象形、會意、形聲三個大的篇章。其中,指事字由於數量太少,我們就將其穿插在一些相關字中,不單獨列出。《簡化字總表》附錄部分的十多個字我們也會穿插在其中,不單獨列出。那麼當我講到一個字的簡化字的時候,我會指出,這個簡化字的來歷,告訴大家這個字究竟是現代人改造的,還是模仿草書改造的等等。如果我沒有明確指出,說明這個簡化字“來歷不明”,不知道是什麼人,按照什麼道理簡化的,頂多也就是能在古代的某些書籍當中偶爾看到與這個簡化字的寫法比較接近的俗體字。

    但是我在這裏還是要請大家注意。我個人一直認爲,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并不是說簡化字就一無是處。客觀的來講,有個別一些簡化字簡化的還是很有道理,很可取的,只可惜這些簡漢化的比較好的字實在是太少了,真可謂是“鳳毛麟角”,大量的簡化字是很沒有道理的。同樣,繁體字也并非完美無缺,也有一些字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訛變,字形與字義變得不怎麼匹配了。不過總體而言,這些訛變的字數量還是比較少,可謂“瑕不掩瑜”。而且請大家注意,我剛才講過中國漢字的四種造字法,無論是那種造字法,都離不開象形,也就是說中國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的。正是因爲如此,我們中國漢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就存在一個缺憾。因爲我們知道,世界上的很多事物看起來長的都比較接近,都比較像。所以在漢字當中,有可能同一個符號能夠代表很多種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并不相同的事物。比方說“一”,前面我們講過,它表示地平線,表示土地。“土”下面的一橫就表示土地。但是它也可以表示一根木棍啊。比方說“夫”它上面的一橫就表示古人頭發上插的一根木棍,也就是木簪子。所以說“一”在漢字中的意思太豐富了。還有第二種情況,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位去觀察,形狀會不一樣。比方說我們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畫楊桃》,那個學生正面對準楊桃的時候,楊桃看起來就像五角星一樣。反映到我們漢字當中,就是說可能同一個事物,用許多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比如我們以後會詳細講人的“手”,中國漢字中很多不同的符號都表示手的意思。因此,中國漢字以象形字作爲基礎,肯定會出現上述兩種現象,這地確實給我們學習漢字造成了一些小小的麻煩。不過大家完全沒有必要過分苛求什麼,只要我們從漢字的字形入手,講明了這個字爲什麼要這樣造,爲什麼要這樣寫,就不會因爲這個小缺點妨礙我們學習繁體字。當然我之所以要強調這個問題,最根本的目的是爲了事先提醒大家,在我以後的講解中,如果遇到某個字或某個符號,在第一回是這個意思,到了第二回意思又不一樣了,大家不要覺得奇怪。

    好了,以上所有的這些話我本不想多說,我真的很想一上來就講我們的繁體字。可是總需要一個序言來引入我要講的話題吧,而且有些該強調的事情還是有必要事先說明。那麼從下一次開始我們就正式翻看《繁體字通俗演義》的第一回,象形字部分,詳細分析和講述每一個繁體字它爲什麼要寫成這樣一個形狀,也和簡化字做一個比較,看看那個更有道理,那個更好學。

    無論您是支持繁體字也好,還是反對繁體字也罷。還是那句老話,要評價一個事物首先要認識它,瞭解它。在會寫和弄懂了繁體字的基礎之上再來對它進行評價。所以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來學習我們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內容——繁體漢字,去領略它的無窮魅力。也請大家帶着一份輕鬆地心情來學習我們的繁體字,因爲學習繁體字不需要死記硬背,它是生動有趣而又快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