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王大爷在家突然出现口角歪斜,右侧肢体稍有活动不灵,家人及时把他送往我院,经过住院治疗后,还好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只是嘴角有一点歪,不影响正常生活。王大爷很好奇的对我们说:“我有高血压病10来年了,家里就有血压计,每天按时吃药按时测血压,都挺好的,怎么会还会中风呢”。但当我们问道他血糖控制如何,王大爷却完全答不上来,不禁困惑的问道:“这中风不就是和高血压有关系,怎么还和血糖有关系?我的血糖一直是临界水平,我就没管过啊”。 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脑卒中(俗称中风)到底是什么?脑卒中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就是俗称的“脑梗”,另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俗称的“脑出血”。有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脑卒中主要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大概占70%左右。大部分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经抢救治疗都能够存活,但大部分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言语含糊或失语,记忆力减退等等。像王大爷这样的发现比较及时,病情不重的,后遗症也会比较轻。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脑卒中一旦复发,病情更为凶险,致残率极高,会导致大多数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且致死率非常高,多次反复发作最终会导致死亡,得了脑卒中,预防再次发作是重点。 很多人都和王大爷想法一样。认为脑卒中的发生和血压直接相关,认为控制好血压就可以了。确实,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对降低复发风险很重要。但也要注意,血压不可控制过低。 除了血压,血糖同样也是引起脑卒中和卒中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高血糖可以加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约有1/3患有糖尿病,且9.1%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是因为糖尿病。因此,为预防脑卒中的复发,仅仅控制血压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好血糖同样重要。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指出:对于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缺血性卒中发作患者,应尽快尽早筛查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空腹血糖小于7mmol/l的患者,应行OGTT试验,以保证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尽早发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5.6-6.9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0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一旦到达糖尿病前期,就应该积极饮食运动干预,并定期监测血糖。而王大爷所说的血糖在“临界水平”,根据我们检测的指标显示: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立即进行饮食和运动上的干预,并开始使用降糖药物积极控制血糖。在此我们要强调一下,仅查空腹血糖会导致漏诊很大一部分部分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的2型糖尿病。 最后我们要提醒发生过中风的患者,不要只盯着血压,控制好血糖也是同样重要的,尤其对于初次中风的患者更为重要。无论中风前是否存在血糖异常或血糖临界,在初发中风后都应该尽快进行血糖监测,尽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陕西省友谊医院内分泌科 边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