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文化——吮 感 知 而 款 行 当代书画名家弘成 文◆ 雪 峰 五代时期,荆浩曾语:“夫画有六要:一日气,二日韵,三日思,四日景,五日笔,六日墨。(中略)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弘成师承吴冠中先生,张仃先生,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和理论修养,尤其在诗词方面更是显著,其作品大量融入中西元素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弘成先生经常赴世界各地大量写生采风及创作。著作有画集、书法集、诗集、散文集、艺术论、演讲集等, 《逸公书画集》《逸空画集》《春山草舍吟》《亲临古法》《逸公百首》《琴外闲音》《春草堂印存》。 主要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师鉴古代著名画家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诸多名家。细心临摹研究近代及当代书画前辈精作,其山水作品融入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刘海粟诸大家精道之法有机结合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书法亦从传统碑帖人手,汲取“二王”,颜真卿,董其昌,米芾,王铎等精华运用到其书法创作中,除书画方面以外还在散文,诗词等领域有一定影响。 他致力于水墨作品的创作,并进行作品灵性化民族化的探索和研究。他力图把西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更加体现出非凡的艺术境界。他擅长表现大自然景色,如初春新绿、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众多美术评论家称“弘成的作品蕴涵着无形无尽的震撼力,看了会让人们在心底深深烙下印记”。 弘成在中国画创作中,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具有特别的美感,他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呈现在大家面前。他喜欢并且善于简单描写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美妙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灵感悟。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与众不同,令观者耳目一新。 自古以来,以儒、释、道对于中国绘画哲学的影响,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古人云:识画之决,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 对于绘画之道,弘成自有心得。似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弘成的画中,笔、墨、气韵如天然生成,妙不可言。古人用笔用墨,皆法度严谨,然后得气韵生动。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邱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笔法要古,墨气要厚,邱壑要稳,气韵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邱壑要奇,气韵要雅。气韵犹言风致也。笔中锋自西;墨气不可以岁月计,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出拙者得之,功深也。 茫茫声息足林烟,犹似闻经意未眠。 我与涛松俱一处,不知身在白湖边。 斋阁值三更,写得春山影。 微云点缀之,天月偶然净。 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 浑无斧凿痕,不是惊神鬼? 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 判官把不定,金马赋谁家? 为爱清秋夜,帘垂五漏时。 山虚吞小月,云重压高枝。 露冷蛩吟急,风惊鹤睡迟。 旅魂无着处,惟有少陵诗。 昨日寻君长寿庵,闻君策足南山南。 高眠定借道人榻,独往每宿开士龛。 天地此时亦逼侧,官槎文章人不识。 洪崖虽好非安宅,不如归到九峰巅。 置个茶铛煮涧泉。 洪崖老夫煨榾柮,拨尽寒灰手加额。 是谁敲破雪中门,愿举蹲鸱以奉客。 到此偏怜憔悴人,缘何花下两三旬。 定昆明在鱼儿放,木勺药开金马春。 东畔荷花高出头,西家荷叶比轻舟。 妾心如叶花如叶,怪底银河不肯流。 天下艳花王,图中推贵客. 不遇老花师,安得花顷刻。 问香楼 十二风流曲曲新,闻香谁是问香人。 若从此处寻花悟,缘起无端堕六尘。 弘 成 原名张逸空,当代最具实力派的青年画家之一,东京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天津美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美术教育家、评论家。 【编辑:柳紫胭 本文、图与开平文化微信公众平台、“云端外“微博同步】 開平文化藝術顧問(排名按姓氏筆畫) 王澤起 任慶萍 宋大勇(台灣旅美華僑) 恒 智(書畫僧) 馬培童 晏本立 高勁松 徐繼偉 黄風東 湯清海 湯德新(美籍華人) 趙曼荻 劉 旭 劉運君 劉達之 範 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