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的做法有很多种, 本文介绍的做法在保持主料猪五花肉基本不变的风格下,针对不同地区的口味和选料特色演变出5款狮子头菜。制法简单,值得小厨师了解各地狮子头的演变。
传统的狮子头菜肴,其形应该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石狮子的头,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那是因为肥肉丁和瘦肉丁在汤里炖久了以后变形程度不同的缘故。如果把它盛在小碗里,仔细摇一摇再放在桌子上,这狮子头应该在碗里出现一阵轻微抖动,那身形如狮头甩水一般。
做成功的狮子头,应该是肉香醇厚与清鲜怡人,两者兼备的。狮子头入口虽说是猪肉咸鲜,但吃下去能从舌根返回绵长的余味。当然,做狮子头的选料和做工也是非常讲究的,应取黑皮土猪的五花肉,选肥六瘦四。但如今市场上的猪肉都是饲料猪,五花肉一定要取肋排之上的硬五花肉,而且五花层数应达到六层以上,五层以下不能叫五花,肉香也不足。肉取好后还得肥瘦分开成片,粗切成丝,细切成丁,大小如同石榴米一般,这其中的关键是不可以用绞肉机绞,不可用排刀剁,只能是饭店里的市肆之食,真正意义上的狮子头乃是一刀不剁的美味。
做狮子头不仅对刀法、刀功讲究,而
且上劲和下锅也很有学问,因为肉全是切出来的,所以没有绞肉机绞出来的有粘性,以次达到入口后一抿就化的口感,这里不可以放鸡蛋、生粉之类,要想这堆不团结的肉粒抱成团,还需要下点真功夫,在加好调味品及高汤后,这团肉粒如同皮球一样从左手摔到右手,从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反复直到不会散开。这里千万要用温柔的小火,汤面要始终呈现似开非开的状态,否则火一大,狮子头就成米粒汤了,加热4小时以上,千万不要着急。狮子头真正让人佩服的功夫还在调味上,必须加高汤上劲。高汤,即猪腿骨、老母鸡、老鹅、火腿等料经8小时以上文火吊出来的汤,是狮子头的鲜味来源。骨为汤底、鸡为清鲜、鹅为浓香,三者皆为高汤灵魂,且味型有别,自然鲜得有层次。
经典做法:蟹粉狮子头

原料:去皮精五花肉1千克,蟹粉50克,白菜叶6片,青菜芯12棵。
调料:葱、姜各5克,胡椒粉3克,盐10克,味精5克,鸡粉10克,高汤300克,鸡汤750克,料酒5克。
制作:1、五花肉斩成石榴米粒状,加葱、姜米、胡椒粉、料酒、味精、盐、高汤搅匀上劲。2、取沙锅装入菜心,放鸡汤调好味,上火烧开,把肉馅做成鸡蛋大的丸子,下入沙锅,缀上蟹粉,盖上白菜叶,炖3小时即可。
注 蟹粉狮子头是镇江名菜。其主要原料是蟹肉和用猪肉斩成细末做成的肉丸,(镇江人俗称“斩肉”)。其做法很多,有清炖,有水氽的,有先油煎后红烧的,有先油炸后与其他食物烩制的,也有用糯米滚蒸的。镇江斩肉,配料因季节而异。初春,河蚌上市,有河蚌斩肉;清明前后,春笋、芽笋上市,做笋焖斩肉;夏天,有斩肉;秋天蟹肥了做清炖或红烧 蟹粉狮子头;冬天用冬笋、风鸡做笋焖狮子头或风鸡炖斩肉。冬天的小青菜、豌豆苗甚好,亦可做陪衬。春、秋两季,还可以做鱼回鱼烧斩肉。斩肉如不加蟹,可多放些虾籽。做斩肉讲究刀功,要细切粗斩。必须选用猪硬肋五花肉,精肥搭配,以达到鲜嫩、肉香的效果。
清炖蟹粉狮子头宜用沙锅炖制,成熟后,趁热上桌,还未取盖,醇香便已经散满席间。取开煲盖,仅见菜叶覆盖煲内,揭去菜叶,就见只只大肉圆如同玉嵌珊瑚,腾腾热气中散发出阵阵肉香、蟹香、菜香。
5种变异做法
东乡狮子头(东乡即镇江城东地区、扬中周边地区)

原料:五花肉泥750克,馒头250克,菜心6棵。
调料:味精、鸡精、白糖、胡椒粉各5克,盐、料酒、酱油各10克,鸡蛋3个,色拉油1500克(实耗70克),高汤750克。
制作:1、将馒头揉成末,加肉泥、盐、味精、鸡精、白糖、料酒、胡椒粉、鸡蛋搅匀上劲。2、取锅放色拉油,五成热将调制好的肉馅做成鸡蛋大的丸子,炸成金黄色捞起。3、取沙锅放高汤、酱油,调味烧开,下入炸好的狮子头炖1.5小时,点缀菜芯即可。
特点:口感软糯、酥香,味咸鲜适中,馒头吸油跟五花肉成互补。
演变:东乡狮子头源自市井民间,为了适应当地人口味,去除油腻的口感,在原有菜式的基础上,五花肉的肥瘦比例不变,揉进馒头,加入鸡蛋,增加搅打上劲的时间,使肉吃起来不油腻,且有嚼劲。
徽州狮子头

原料:精五花肉要偏瘦的600克,糯米500克。
调料:姜、葱、味精、鸡精、白糖各5克,盐、酱油、老抽、料酒各10克,胡椒粉3克,色拉油1500克(实耗50克),高汤600克。
制作:1、糯米浸泡2小时,洗净蒸成饭;五花肉切成肉米,糯米饭加肉米放葱、姜、盐、味精、鸡精、白糖、料酒、胡椒粉搅匀,做成苹果大的丸子。一般每份4个所以称四喜丸子。2、取锅放油,五成热油温下入丸子炸成外起硬壳捞起。3、取沙锅放高汤加老抽、酱油,放入炸好的狮子头烧开小火炖2小时即好。
特点:型似狮子头,口感糯香,徽州地方风味。
演变:传统狮子头在选料上一定要选择肥六瘦四的五花肉,徽州狮子头在五花肉的肥瘦比例上有所差异,它要求肥四瘦六,瘦肉多一些,并与糯米揉起来蒸熟,这样揉出的狮子头不易散。但相较于盐城的“糯米狮子头”还有区别,主要就在于猪五花肉的肥瘦比例,盐城的狮子头还是要求肥肉占的比例多一些。
山西酸汤狮子头

原料:青鱼肉500克,内脂豆腐2盒。
调料:山西陈醋10克,盐20克,味精20克,白糖2克,白酒3克,鲜奶100克,葱姜汁400克,胡椒粉、香油各5克。
制作:1、青鱼和内脂豆腐分别用粉碎机打成蓉,青鱼和豆腐蓉放在一起加鲜奶、姜、葱汁、盐、味精、白糖、香油、白酒搅拌上劲。2、将调好的馅挤成乒乓球大的丸子煮熟,放入清水中,加陈醋、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烧开,将汆好的鱼狮子头放入锅中烧香即成。
特点:滑嫩爽口,汤微酸开胃。
演变:此菜主要靠醋酸提味,一般酸汤不与肉类搭配,而选用青鱼肉和豆腐,鱼丸与水的比例要恰到好处,500克青鱼肉加400克葱姜水,再加入鲜奶。用鲜奶代替清水,能使鱼丸更好地吸收汤汁养分,口味鲜香、醇厚,同时用胡椒粉提辣味,适合当地人嗜吃酸辣的口感。
湘味狮子头

原料:猪肉泥750克,虾蓉300克,时蔬300克(夏季多用苋菜),菜芯5棵。
调料:葱姜汁400克,白糖、鸡精、胡椒粉、干辣椒节各5克,料酒、盐各15克,味精、酱油各10克,高汤750克,鸡蛋3个,色拉油1500克(实耗50克)。
制作:1、时蔬切碎末,加虾蓉调味成馅。2、肉泥加姜葱汁、料酒、白糖、盐、味精、鸡精、胡椒粉、鸡蛋制成肉馅。3、虾蓉馅做成蛋黄大的圆球,外面裹上肉馅,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起。4、取沙锅放高汤加酱油、干辣椒节调味放入狮子头炖2小时,菜芯点缀其中即可。
特点:双层馅料,双重口味,微辣鲜香,营养搭配合理。
演变:此菜的五花肉也可用肥四瘦六的比例,关键在于调馅的营养搭配,双层馅料,以虾蓉作馅,五花肉裹外,在适应当地人喜食麻辣口味的基础上,以干辣椒调味,加入素料,荤素搭配,风味独特。
清宫狮子头(淮安清宫地方特色)

原料:猪里脊肉1千克,菜芯5棵。
辅料:盐、葱、姜各10克,胡椒粉3克,味精、鸡精、料酒各5克,高汤300克,鸡汤600克,白糖3克。
制作:1、里脊肉切块洗净,用铁棒敲捶成肉糊状,再用排刀法剁成肉蓉;葱姜搅打成葱姜汁。2、肉蓉加高汤、葱姜汁、料酒、胡椒粉、盐、味精、白糖搅上劲。3、取沙锅放入鸡汤,烧开调入鸡精,将上好劲的肉蓉做成鸡蛋大的丸子炖2小时,点缀菜芯即可。
特点:口感细腻,鲜嫩有弹性,回味悠长。
演变:传统狮子头中肉泥的制作一般要用刀背拍成,肉质细腻,吃起来像鱼丸,而淮安清宫狮子头选用猪里脊肉,用铁棒敲,捶成肉糊状,用刀剁会因破坏里脊肉的纤维组织而不细腻,改用铁棒敲捶,而且捶的力度要缓而慢,能使肉质细嫩而营养成分不流失。